第268章 振武卫(下)(第1/2页)裂明

    更新时间:2014-04-2023:43:58268.第268章振武卫(下)

    崇祯十年三月下旬,振武卫。

    闻知易飞轻骑百余前来振武卫,杨意如终于知道这一天也是到来了。在振武卫当了半辈子的土皇帝,却也是终于到头了。

    这一日,杨意如带着一干文武出代县而迎。易飞并不下马,只是冷冷的盯着杨意如。虽然已经大地回春,但是杨意如却也是衣衫尽湿,满身都是冷汗。如今的易飞的气势也是越来越森严,镇西军战无不胜的威势也是让人越来越不敢稍有无礼。

    但是预料中的处置并没有发生,在来的路上,易飞也是详细的看了振武卫的情况。虽然杨意如几番跋扈无礼,不将易飞派来的吏员放在眼中,但是对于易飞的分田令却是不敢于公然抵制,大部分田地也是分于了军户。

    而此时的振武卫也是一扫往日的良田荒芜之况,变得大地回春,绿意盎然,而这才是易飞最为关心的。如果杨意如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发展下去,那么留着杨意如在振武卫又如何?

    “起来吧!如今军户的田地分的如何了?”易飞冷冷的问道。

    “回军门,大小军官侵占的田地大部都已经归还,如今已经在贾令吏的安排下回到军户们手中。”杨意如悄悄松了口气,看来易飞并没有追究自己不敬的意思。

    “你说的大部是什么意思?还有谁霸着田地不还?”易飞眼中寒光大盛,虽然不介意杨意如占个虚名,但是对于挖自己根脚之辈却是绝对不会放过!

    “只有卫佥事官韩云伟,他还占着数百亩良田。卑职劝说过数次,但是他却是执迷不悟。”杨意如也是被易飞的气势压的喘不过气来,快速的说道,想了一想,又悄悄加了一句,“他是镇城粮草通判的侄儿,卑职也是一向管不到他身上。”

    “好大的官威啊!韩云伟何在?”易飞冷笑一声,韩颖睿与自己一向不对付,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对付他,那还等什么?

    “回军门,他今日说是身体抱恙,没能前来迎接。”杨意如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但是因为低头,并没有人发现。

    “杨指挥使,头前带路。既然韩佥事身体抱恙,那本帅就亲自去探望一下!”易飞被气笑了,早不病晚不病,偏偏今天这个时候病,来的真是时候啊!

    大队人马开始进城,杨意如落在易飞半个马身后,一路上不断的指着路。不多时,一个十分气派的大院也是出现在眼前,门庭上也是写着大大的两字,韩府!

    离的近时,易飞嘴角那抹冷笑也是越来越明显。韩云伟‘病’的还真是不轻啊,居然这个时候院子中还隐约传出来丝竹声,眼见不是在宴请宾客,就是在舒适的过着小日子。

    “军门,待卑职前去叫门。”杨意如恭敬的说道。

    “不用!叫门太浪费时间了!虎子!”易飞摆摆手,使了个眼色给虎子。

    虎子顿时默契的策马直直的向着大门冲去,似乎要一头撞上大门一般。但是却在门前猛的拉住缰绳,战马一个激灵,人立而起,碗大的蹄子便轰然砸在了大门之上。

    “轰隆!”

    一声巨响,原本就没有在里面插上的大门以不规则的形状向两边翻开,大门也顿时洞开!易飞根本没有下马,反而一夹马腹,一马当先带着亲卫便冲了进来。

    “好胆,竟敢强闯佥事府,作死么?”

    而院中也是立时大乱,数十个家丁便蜂拥而来。这帮人更是鼻子都差点气歪了,在代县之中,有哪个吃了神人胆了,敢如此强闯佥事府!

    要知道,连卫指挥大人也得卖面子给镇城的韩通判,何时有人竟然如此无视韩佥事?

    对于这些家仆恶奴,易飞根本就不正眼瞧上一眼,更没有任何回应,只是策马便直撞了上去。一片鬼哭狼嚎声中,易飞也是直接纵马来到了韩府大厅前。

    而此时韩云伟也是被惊动了,任谁都看的出来,来者根本无惧于他,这是赤果果来打脸的!

    “你是谁,为何无故闯我佥事府?”韩云伟真的有些怕,平时的他可不是这种嘴脸,但是面对着杀气腾腾的百余骑,他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死亡。

    “这就韩佥事?”易飞根本不理会于他,转头向身边的杨意如问道,嘴角有些讽刺的道,“杨指挥使不是说韩佥事身体抱恙吗?怎么还能如此神定气闲,甚至还能听听小曲。”

    “这个……卑职管教不严,麾下出现这等藐视上官之辈,委实有罪!”杨意如眼中露出一丝冷笑,看着大厅之内正惊惶而走的歌伎人等,脸上却是一脸诚惶诚恐。

    “杨意如!你休得张狂,别以为你就可以一手遮天了!要知镇城之中有的是能收拾你的人!”韩云伟再也沉默不下去了,两人一唱一合,自己的罪名还不知道会再加上多少。

    “韩云伟,你还真是大胆啊!当着本帅的面,直斥上官名讳,到底仗了谁的势?”易飞冷冷的道。

    “你是易飞?!”韩云伟腾腾的退了数步,这个煞星怎么突然出现在自己府中。

    “大胆!镇北将军的名讳岂是你这小小佥事能够直呼的?!不知尊卑的东西!”虎子顿时火了,策马直冲而来,凌空一个鞭子便抽了过来。

    “嗷呜……”韩云伟一生娇生惯养,那受过这种待遇,直接发出一声非人类般的嚎叫,在地上不断的翻滚着。

    “来人,拖下去!这厮不仅侵吞军田,更是不尊上官。着即立即解除官职,交由镇抚司详查其他罪行!”易飞平淡的说道。

    但是杨意如也是一阵发寒,如今的大明官场谁的屁股能够干净?若是真格的调查的话,没有人能够一身清白,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将人打倒在地,更是将之骨头踩碎,让其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

    “易飞你敢?!我叔叔不会放过你的!”韩云伟这下真是呆了,连脸上的痛楚也忘了,声嘶力竭的骂道。

    “咆哮上官,给我鞭二十!”

    话音刚落,人高马大的虎子便嘿嘿的笑着跳下了马,看着一脸惊惧的韩云伟。用力的挥舞着手臂,不似人声的声音顿时响遍整个韩府。

    易飞的心思根本不在于他的身上,之所以如此较真对付这么一个小人物。除了他叔父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易飞不能容忍有人破坏他的根基,振武卫是自己的根基所在,决不能有所闪失!宁可血腥清洗,也决不能出现任何隐患!

    对于韩云伟处置是杀鸡儆猴,让所有人都知道敢于打军田主意之人,下场都不会有好。而对于杨意如,易飞则是以安抚为主,只要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易飞也不会太过为难于他。

    杨意如此时也是完全收拾起了所有小心思,在强势的易飞面前,他觉得自己那些小动作简直是可笑。易飞今日可以直接拿下一个不听话的韩云伟,那下次拿下他保证也费不了太大力气。

    易飞在振武卫卫城并没有停留多长时间,便带着亲卫离城而出。他打算对于振武卫地方也视察一番,毕竟在卫城内根本得不到太多真实的情况,只有自己到处转一转才能对振武卫如今的情况有所了解。

    而杨意如也是带着数十个家丁相伴于侧,振武卫主要的作用是军事要塞,是抵挡草原民族南下的重要隘口。举世闻名的雁门关就是位于振武卫内,但是眼下的卫所也是完全没落下来,没有精锐的军马,再强的要塞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沿路而行,拖延北上。易飞满意的看着众多的军户在小吏的组织下,正在不断的开挖着灌井,修葺着年久失修的水渠等。

    振武卫不以产粮为主,相反振武卫的大部分粮食需要还是来自安东屯卫的供给。这里地形复杂,适合耕种的田地委实不多,且大多都是些贫田,就算是丰年也不见得能够收获多少粮食。

    而且,由于田地少,而二百多年来人口却是增加了许多倍,田地的开垦却是远远达不到人口的扩张。因此,在振武卫,就算杨意如等都将侵吞的田地吐了出来,户均也是无法达到三十亩。

    丰年每亩地也最多一石粮,而灾年就更不用说了,种下的东西能够收回来就已经不错了。而每年的赋税也是年重一年,粮食生产别说满足一家老小的口粮,全部作为赋税上交都还差的远,这也是造就了众多的军户大批逃亡。

    不过,有胆量外出逃荒的虽多,但是不愿外逃的却是更多。正是因为如此,在粮食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许多人也是深入各个大山、山谷之中,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人数不等的杆子群。

    而以如今明军卫所军的战力来说,他们能够明白击鼓则进,闻金则退就已经相当了不超了。指望他们入山剿匪,那也是开玩笑的事,他们不被匪剿了就已经不错了。

    易飞去年十一月份名义上接掌振武卫之后,也是狠狠的打击了一大批杆子。迫使他们要么下山再次当良民,要么就是潜向大山更深处。而易飞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更不愿花费巨大的代价去彻底剿灭这些杆子。

    而是将他们尽可能的赶向更深处之后,便只是派少量部队封锁各个出山路口,堵着他们不放他们出来祸害军户们就停止了军事行动。

    后来,杆子们发现镇西军大队人马已经离去,也是曾经试图重新出山,但是最大的一伙杆子足有二百余人在三番五次的大败于一小队三十人的镇西军面前之后。他们也是完全的停止了这种自杀性行为,老实的呆在山中。

    “军门,这是去年剿匪时留下的痕迹。当时,镇西军一排铳弹就打的黑老西数百人马完全溃散。卑职此时想来,还是觉得不敢相信。当初,雁门关游击孔将军带着数百战兵清剿黑老西可也是铩羽而归!”一路上,杨意如也是充当向导,不断的向着易飞介绍着风景典故,此时见到了镇西军留下的痕迹,顿时刻意恭维。

    “雁门关?还有多远,今日本帅也想登上关城看一看!”对于杨意如的恭维,易飞选择性的无视了,但是对于大名鼎鼎的雁门关,易飞却是来了兴趣。

    “回军门,距此已经很近了。过了这座太和岭,再行个十里就到了。”杨意如到底是在这里活了大半辈子,对于这里也是相当的熟悉。

    易飞一行人到达雁门关之时,也是只见到数百无精打采的战兵,他们是驻防游击孔亦宇的麾下,与此时的大明军队一般,老弱居多,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根本打不了什么仗。

    但是雁门之险也是让易飞为之咋舌,常听说一线天之说,在这里却是真实的见到了。路宽不过三四骑并行,两侧皆是陡峭的山壁,一行人穿梭其中,也是让人感觉似乎两壁的山壁都要倒下来一般。

    而雁门关就是位于两山尽头处,蘶峨而又饱经时间侵蚀的城关有一种苍茫的气息。那两侧处处箭孔、刀剑斧痕也是如此的清晰,似乎在述说着那一战战惨烈的战事。

    关墙虽然数度修葺,但是那上面的点点暗红还是隐约可见,自汉人居于这块地方起,这个关口就是少不了鲜血的浇灌,一代代英烈们也是在这里殊死的抵挡着外族的南下,保卫着这片祖辈生活着的地方。

    雁门关易守难攻,易飞登上关墙,心中突然有种感觉,据此地,但有数百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