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振武卫(下)(第2/2页)裂明

兵,敌纵有数万也不可过。

    此地正面之路只能数骑并行,人数再多也是展不开,只需要数百得力之士,粮草物资充足,就可却数万雄师!

    出了雁门关便是进入了大同镇的豁地,地形也是豁然开朗。令易飞有些惊讶的是,大同镇此时也是有着无数的百姓正在耕种,说是百姓,其实是军户,不过百多年没摸过刀兵的军户,与百姓也是没什么分别。

    卢督师果然是有能力、有魄力之人,大同镇在他的整治之下,也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只看无数在田间地头忙碌的人群,就知道今年的收成一定是很可观。

    历史上卢象升督宣大,屯田百数十万亩,昱年得粮二十余石,当非虚言。卢象升有才干,有魄力,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可谓当时翘楚之一,若是崇祯能够放手让他经营数年宣大,估计大明的结局也许会并不一样。

    可惜了大明众多的能臣良将,往往都是不得善终。武将率军奋战之辈在明末也是比比皆是,能够领军打仗的文臣也是不在少数。可惜各种原因之下,这些人的奋战都是没有结果,赔上了性命,换来的却不一定是清名。

    而左良玉、贺人龙之辈则是更多,只关心于保住自己的兵马,遇敌则噪,遇强则哗变而逃。无论是左良玉,还是贺人龙,哗变累死友军、害死督师都不是一次两次了。更别说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关宁军了,这帮孙子根本就是一群祸害。

    当初崇祯根本就是自己为给自己添堵,这才轻信袁崇焕那一套狗屁的辽土养辽人,辽人守辽土的策略。结果耗尽大明十三省的物力却是建立起一帮军阀,还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不仅成功拖垮了大明,而且还成为了灭明急先锋!

    “嘿哟嘿,挖大井呐……”

    不知不觉间,易飞也是深入田间地头,一阵口号声也是让易飞的心神扯了回来。放眼一看,许多人也是好奇的看着自己,估计也是在猜想这是哪里来的官兵。

    但是易飞却没有在他们眼中看出对官兵的畏惧,可见卢象升在宣大等地治军也是十分的严格。一般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出现百姓见了官兵还不跑的情况,毕竟这个时代的兵比匪还要可怕,所过之地更是寸草不生。

    仔细一看,易飞也是有些好笑的看着这些挖井的军户们。这种打井方法很是熟悉,而且费用十分低廉,看来卢象升肯定是派人到过自己治下了解过,将这种方法取了去。

    开垦出来的田地若是没有灌井提供水,那种下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够收的回来。而这些不知卢象升用什么方法给他们分得田地的军户也是干劲十足,所有人都是明白在这种大旱气候下灌井的重要性。

    一路前行,易飞都有种恍悟,自己不是在大同镇,而是在自己治下。

    “出来的太久了,我们回去!”

    易飞舒了口气,调转马头,吩咐杨意如多多支持幕府的工作,更是一语双关的说道,过段日子会有一支镇西军坐镇振武,以卫卫所安全。

    杨意如唯唯诺诺的应了,对于驻军之事,他也是再次给自己敲响了警钟。易飞虽然说的客气,但是内中的意味也是让他不寒而栗,这支镇西军也可以为他护卫,也可以随时拿下了他,相信他自己麾下那一两百人的家丁队根本就不是对手。

    等到沿路返回代县,天色已经大黑,易飞等在代县城也是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一早,还未等易飞起身,郑科也是飞马遣人来报,张俊卿、魏志远二人来报,抓到了一条大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