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打陈州(第1/1页)痞子江山

    傍晚.陈州忠武军营地.一个约摸二十來岁.相貌俊朗的年轻人.正背手而立.望着天边最后一道残阳.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寒风.卷起了他的衣角.簌簌作响.此刻.年轻人满心惆怅.眼下元宵节刚过.却从附近的蔡州传來消息:“蔡州秦宗权.已经调兵遣将.不日.便要來攻打陈州.”

    自打太宗时起.陈州便一直太平至今.城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正因为如此.历任官员从未扩过军.到了赵犨这一任.城内城防军和忠武军加起來.也不过六千.

    以卵击石的道理.赵犨比任何人都清楚.早在元宵节前.便派了人到长安求援.可是已经五天了.依旧沒有任何消息.

    “哥哥.眼下秦宗权大军将至.求援之事.又无音讯.这可如何是好.”身后.弟弟赵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跟前.

    赵犨沒有作答.将思绪拉了回來.许久.毅然道:“传我军令.明日起加修城墙.囤积粮草.以备应战.”

    两天后.往长安送信的探子回來了.带回的.却是让所有人都无比失望的消息:各地籓镇忙于割据称雄.而京城的驻军.都已遣至中原平叛黄巢之乱.哪里还有可用之师.

    对于这样的结果.赵犨早有预料.如今朝廷宦官当道.把权弄势.一座小小的城池.有何可惜.反正叛军已经连克十几州.也不差一块巴掌大的陈州.

    割地称霸.驱逐官员的事.赵犨永远也学不來.毕竟.赵家在陈州的英名.不是一朝两夕的.如今.说什么也不能毁在自己手上.

    朝廷负我千百次.宁做冤鬼表吾心.忠臣.永远都是忠臣.谁也改变不了.即使千百年后.陈州人.也会永远记住赵家与城共存的事实.

    带着失望.赵犨率领着将士和全城的父老乡亲.日日夜夜的奋战在城墙.田间里.囤粮存水.修缮城墙.掘壕垒堡.同时也不忘加紧训练士兵.半个月后.一座坚如铜墙铁壁的城池俨然变得固若金汤.

    ※※※※※※※※※※※※※※※※※※※※※※※※※※※※※

    一场春雨.在春雷声中姗姗來迟.雨细如丝.拨弄着人们的每一根神经.

    北风.虽然已经沒有了冬日的刺骨.却仍旧有些春寒料峭.

    秦宗权率领着三军.在一个晴朗的早上.浩浩荡荡的出了蔡州城.向陈州方向行去.

    秦宗权自封为平原大将军兼招讨使.以自己的弟弟秦宗衡为前军兵马使.孙儒为决胜指挥使兼大都统.李师泰为后军兵马使.王浩为中军都虞侯.

    至于马殷和刘建锋.则被留在了城中驻防.以备不测之外.几乎倾巢而出.两万人马.在并不宽阔的官道上.足足拉了有几里地.

    春风拂面.旌旗招展.王浩骑着马.行在中军队伍里.无比蛋疼的从背上将那把满月弓卸了下來.横放于马上.捶了捶有些发酸的脊梁骨.

    弓.的确是把好弓.王浩用了嘿咻的劲儿.拉了三次.连带脸颊挨了一嘴锤.也沒有拉到一半.不禁嘀咕起了郭靖那二货.究竟是怎样把弓拉到了那么圆.

    箭壶.弓.长矛.横刀.四样加在一起.怎么也不下三十斤.可是王浩实在想不通.这些冰凉的冷兵器.究竟对自己能有什么用.

    最可恨的是.身上的那副铠甲.行走之间.就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整个身体.仿佛就像背了块巨石.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那是晋晖和张造.用了两个晚上.专门为王浩精心设计.量身打造的.要不是这.自己估计早卖废铁了.

    望着前面长龙般的队伍.王浩正在纠结着中军都虞侯是什么级别时.前面.孙儒从路旁策马逆行赶了过來.

    由于是刚学会骑马.一看到孙儒.王浩猛的一拽缰绳.那马顿时來了个急刹车.出于惯性.王浩整个身子一摇晃.差点跌了下去.

    看到马鞍.脚蹬.马脖子上.挂满了弓.箭壶.横刀.孙儒笑了.笑的无比灿烂.那笑容.绝对是王浩第一次看到那货笑的这么开心过.

    “呵呵.王兄弟.可是这畜生不听使唤.”孙儒不愧是老油条.将所有的过失.一句话.全推到了那匹马身上.

    “额.还可以啊.怎么了.孙大哥.有事吗.”王浩大手一挥.故作沒事的说道.

    “明日便要上阵杀敌了.王兄弟怕吗.”

    孙儒一句话.问到了王浩的痛处.要说不怕.那肯定是老年痴呆.刀枪不长眼.更何况.自己菜鸟一个.能跟关云长比么.想到这.王浩顿时感到了亚历山大.

    对于王浩的身手.孙儒一直很怀疑.现在.看到王浩这般表情.仿佛明白了什么.将马缰绳一提.和王浩并肩走在了一起.

    作为朋友.孙儒毫不保留.将厮杀时用于保命的小绝招娓娓道來.比如.陷阵时.如果是冲锋部队.尽量的插在两边.避开对方的锋芒.当然.如果你很不幸.被编在了攻城营.那提前准备好草席就可以了.

    再比如单挑时.切莫当心和敌手做近身搏斗.若真是力不能敌.拖刀便走.宁可落个败军之名.其次还有就是穷寇莫追.即使你有胜算的可能.也沒必要逞这个能.因为小人难养.暗箭难防.不知道回马枪就是枪法里面最卑鄙的招数吗.

    孙儒讲解的很详细.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完了.一往情深的盯着王浩.那眼神.瞬间让王浩感动的一塌糊涂.再抬眼时.却发现孙儒早已沒了踪影.

    低头.只见怀里的马背上.竟然多了个C罩杯.金光灿灿.质感更是非同一般.

    “孙大哥.你的罩罩……”

    晋晖笑呵呵的问道:“王大哥.你真不知道这是何物.”

    “不知道.”

    “呵呵.这乃护心镜.采铁母而铸.如此之大的护心镜.怕是军中沒有几个了.”

    “额……算我邪恶了……”举着那玩意儿.王浩心里.又涌起了一阵感动.

    三军行出蔡州地界时.已是傍晚.秦宗权不愧是块当领导的料.将营帐扎在了一处高地上.从那里.一眼可以看到陈州境内连绵起伏的群山.

    长枪和长矛.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了极致的作用.往泥土里一扎.便成了帐篷的支撑杆.一物多用.方便而又实用.

    晋晖又告诉王浩.其实长枪还有一个用处.就是渡河时.可以用來扎成木筏.只要有木板.完全不用担心沒有竹子而过不了河.这让王浩更加肯定了古人的智慧.

    更让王浩震精的是.原來大唐朝也是有电饼铛的.从伙头军手里接过热腾腾.酥软飘香的葱花饼.王浩再次石化了.

    晋晖告诉王浩.其实王浩所认为的电饼铛.只不过是头盔罢了.而这个伟大的发明.不是别人.正是那个被后人传颂的大唐女皇帝武则天.

    很快.负责打猎的充伙军回來了.从马上卸下了各自的战利品.在篝火旁堆成了一座小山.野兔.麋鹿.野鸡.山羊.……

    正当王浩感叹着古代军队野外生活的优越.晋晖又告诉王浩.其实在大唐.几乎每个军队里都有一支这样的特殊队伍.他们会在军队扎营之前.就出去开始狩猎.打來的猎物.用于士兵们充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节约粮食.

    肉.烤的很香.虽然沒有竹签.十八香.也沒有孜然.还有些味淡.但王浩还是自认为这是自己长这么大吃的最香的烤肉.

    肉香四起.篝火熊熊.不时发出噼啪的响声.伴随着士兵们的说笑.让王浩一时沉浸在了这种独特的气氛里.

    原來.古代的军队.也是带有文艺团的.酒足肉饱后.随着一阵五音不全的音乐响起.几个歌姬竟然围着篝火一边起舞.一边唱起了歌.

    王浩自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狂人.但还是被那忐忑式的风格吓尿了.

    不远处.孙儒正埋着头.盘膝做在篝火旁.狠劲的撕扯着肉往嘴里塞.并时不时的灌上一大口.一抹嘴.仰头对着夜空发起了呆.

    “呵呵.孙大哥怎么了.”

    孙儒回头.冲着王浩苦笑了一声.待王浩在旁边坐下.抓起酒壶扔了过來.许久.才重新将脸转向王浩问道:“王兄弟.你认为陈州之战.结局会如何.”

    “额……这个真不好说.你认为呢.”王浩自认为这个问題.跟自己压根儿就沒一毛钱的关系.看到孙儒那货的表情.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陈州赵犨一族.忠勇刚烈.深得地方百姓称赞.如今陈州虽是兵力薄弱.但那赵犨.自幼熟知兵法.十六岁便随父出征.平乱天井关之乱.依孙儒看.此仗只怕是败多胜少.”

    “额.那孙大哥怎么不去告诉秦宗权呢.”

    孙儒摇头.叹息道:“你认为将军此时会退兵吗.再说.军旗已祭.岂有收兵之说.事到如今.也只能拼死一战了.”孙儒起身.对着明月再次陷入了沉思当中.

    看着那货落寞的背影.王浩不禁为明天的战役感到了一丝担心.

    王浩是在熟睡中.被紧急的集结声惊醒的.慌忙的穿戴完毕.行军参谋已经驱马到了跟前.一身明晃晃的明甲.手持一把两米长的马槊.头盔下面.依稀露出一张刚毅的脸.

    “中军都虞侯王建听令.现命你率领本部兵马.为行军左前锋.攻取宛丘.明日天亮时.于陈州城外十里处的溵水同三军会合.”

    “擦.那货是谁.”望着那人远去.王浩无比蛋疼的问道.

    张造立刻上前答道:“呵呵.王八.我认得那厮.此人秦贤.据说是秦宗权的族弟.”

    琴弦.草.老子还吉他呢.想起那货刚才一副牛逼哄哄的样.王浩狠狠的骂了一句.

    怎奈军令如山倒.那边.李师泰.韩建.等人已经扑下了高地.直奔太康.项城.溵水而去.

    宛丘是什么东东.在什么地方.顷刻间.高地上只剩下了王浩一支队伍.望着山坡脚下.十几支队伍如狼似虎的消失在了黑暗中.王浩却一脸茫然.

    天边最后一颗启明星.悄然遁去.黎明时分的山坡上.一阵寒风刮过.更加显得有些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