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转战江南(第1/1页)痞子江山

    可是.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郓州的地方官员望穿了双眼.都沒有等到黄巢.

    长安城一片狐疑.难道是哪里出了问題.让黄巢嗅出了危险.

    等到四月桃花开的时候.一切疑问都解开了:黄巢是诈降.

    李俨完全低估了黄巢的智商.朝廷可以利用招安做为糖衣炮弹攻击义军.为什么义军就不能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呢.

    黄巢的确够脑子.利用请降这一招.成功延缓了唐军的围剿.不但顺利逃出了包围圈.还接下來打出了一连串令唐军眼花暸乱的组合拳.

    一路上.起义军声东击西.忽进忽退.迂回飘忽.使数十万唐军追兵昏头转向.不知对方所在.

    黄巢玩的很精彩.在利用许降成功忽悠了唐军.逃出包围圈后.剩下的问題就是甩掉尾巴.

    怎么甩.不是比谁跑的快.天下是大唐的天下.到处是大唐的军队.总有人在半路给你使点绊子.纯粹比快.肯定比不过唐军.

    再说.唐军换将.半路丢金子这招也不管用了.

    所以黄巢压根儿就沒跑.他直接渡过黄河.冲向了洛阳.

    黄巢的组合拳.在四月短短三十天的时间.从河南滑州出发.先是南下攻击宋州.打了两天以后.又主动撤走.转攻西边的汴州.然后又掉头向北回到滑州东边.攻打卫南县城.

    数天攻击后.半个中原闹得狼烟四起.天下皆知后.唐军慌乱四围而來.黄巢并不慌.又杀了个回马枪.转向南直奔叶县、阳翟等地.

    这一连串的攻击.将唐军搞的晕头转向.但最后.唐军终于发现了.黄巢所有攻击的地方连起來.是一个半圆.像极了一个武林高手在发招之前踱八卦步.步子是扇形的.目标却始终盯着一点.

    同时.唐军惊恐的发现.黄巢的终极目标.就是他们的东都洛阳.

    这怎了得.洛阳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上海.里面退体老干部.富二代.高干子弟多的是.要是东都被占了.等于被起义军割去了一半江山.

    唐军顾不上慌乱.将本來驻扎在荆州一带的总司令曾元裕直接调回洛阳防守.然后又连下数令.诏集河阳兵千人开赴东都.与宣武、昭义兵守卫宫阙.同时还征调义成军三千人守卫东都附近的伊阙、武牢等地.以增强东都的防御力量.

    黄巢笑了.这正是他的声东击西之计.在所有的兵马日夜急奔.要救洛阳之难时.黄巢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南下.利用曾元裕离开的空档.淡定飘过长江.

    至此.黄巢华丽转身.他已经成功甩掉尾巴.进入了唐朝军事力量薄弱的地带.长江之南的大片土地.不像中原兵马聚集.江南更像军事意义上的农村.从这点考虑.黄巢是在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终的目的是占领城市.黄巢急渡长江.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在敌我兵力发生变化.敌众多寡的情况下.当然要避实就虚.以获得喘息之机.

    黄巢需要静待时机转变的一天.确切的说.黄巢是在等一个人.

    盛夏.江南依旧如诗如画.黄巢却沒有一点心情关心这些.终于.几天后.尚让回來了.带回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王仙芝的旧部王重隐已经攻下洪州.

    王重隐这个名字.黄巢曾经也曾听说过.此人原本是个木匠.只因看不满官府.后來在当地聚集了数百人.揭竿而起.于王仙芝围攻宋州时投奔了起义军.

    提起此人.尚让满口称赞.早在南下时.尚让就曾告诉过黄巢.怎奈自王仙芝死后.王重隐便率领着残部在江南一带打游击战.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尚让苦苦寻觅了半月.终于在洪州找到了王重隐.

    此时.王重隐刚攻下洪州.准备转战湖南.见到昔日的战友尚让.两人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

    尚让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了來意.黄巢的大名.响彻大唐的大江南北.能投靠这样的大山.何乐而不为.

    王重隐几乎想都沒想.便答应了尚让.随即两人商议.八月初.两军于虔州回合.

    这样的结果.黄巢相当满意.随即稍作了休整.在七月下旬的一天.沿江而下.直扑湖南.

    八月.黄巢与王重隐成功回合.并且沒有给唐军任何喘息的机会.马不停蹄的攻下了虔州、吉州、饶州、信州等地.

    九月.黄巢与王重隐分道扬镳.率军进攻宣州.在南陵为官军所败.于是又进入了浙东.经婺州至衢州.然后披荆斩棘.开山路七百里.攻入了福建.

    黄巢不愧是块领兵的料.仅仅三个月.起义军便攻下了福州.

    大概是黄巢屡试进士不中.对儒者颇为同情.因此当农民军进入福建后烧官府、杀官吏.但凡自称为儒者的皆释而不问.当起义军经过崇文馆校书郎黄璞门前时即下令说:“此儒者.灭炬弗焚.”

    攻下了福州.黄巢终于睡了一个好觉.现在.总算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想起这半年.黄巢不禁惆怅万千.

    在刚渡江南下时.他在江西一带活动过.后來.又试图进军江浙.那里商业繁荣.兵力稍弱.正可谓钱多兵少.正是起义军乘凉的好地方.

    可是.当黄巢领兵抵达时.却发现.唐军也不是吃素的.早就做好了准备.荆南节度使.老将高骈调为镇海节度使.正在江浙那里等着他呢.

    狭路相逢.黄巢就地拉开战势.与高骈展开了殊死较量.连吃了数场败仗.损失是很严重的.倒不是死了许多兵.那些兵是随时随时可以补充的.而是一些从他起事时就跟着的骨干开始动摇了信心.向高骈投降了.

    这里面.有个毕师铎.是黄巢的老乡.老乡老乡.背后一枪.这次叛变只是毕老师向黄巢开的第一枪.

    大败的黄巢这才不得不展开了第二次转移.这次.就像红军翻越雪山一样.黄巢领着部队在浙江与福建之间的仙霞岭丛林里披荆斩棘.开七百里山路.直抵福州.

    那段日子.黄巢现在想來.都有些头昏脑胀.苦啊.简直比他当年贩私盐还要苦.

    眼下.总算可以喘上一口气了.

    其实.和黄巢一样.朝廷更是松了一口气.现在终于将草贼赶到南方去了.

    现在可不是山高皇帝远.而是山高强人远了.黄巢走的越远越好.最好跑到台湾去.要是黄巢肯到南洋去发展.李俨都愿意为他支付差旅费.

    于是.黄巢一南遁.朝廷连忙调集兵马.宰相王铎任为荆南节度使.驻守江陵.这下.长江中游有王铎.下游有高骈.朝廷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将黄巢挡在南方了.

    只要敌人离自己足够远.似乎就可以从精神上物质上忽略他.更何况.黄巢奔的还是岭南.

    要知道.岭南.是朝廷头头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他们沒事闲的慌时.就会将他们讨厌的人发配到那块鸟不拉屎的地皮.比如柳宗元.韩愈.

    所以.等黄巢进军岭南时.朝廷的头头们都笑了.盐贩就是盐贩啊.当个反贼还自己把自己给流放了.

    长安城的头头们甚至相信.南方多毒物.黑质而白章的异蛇.善于传播俐疾的斗大蚊子.杀人于无形的瘴气.它们会帮大唐好好招待那帮反贼的.

    其实.这的确是黄巢所困扰的.

    眼下.估计连黄巢自己.也差点认不出自己了.他已经不是以前刚入江湖时的那个拳上能站人.臂上能走马.胸口碎大石.阔嘴开瓶盖的大汉了.现在.他已经变得又黑又瘦.毫无疑问.南国的阳光毫不留情.岭南的水土又让他极不适应.

    黄巢还沉浸在悲愤与纠结中时.春节.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的來临了.

    这是黄巢平生第一次在外过春节.而且是在贫瘠荒凉的岭南.其实这些.黄巢都觉得无所谓.因为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百里之外的那个富饶之都:广州.

    879年.正月.黄巢和所有的南方子民一样.正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中时.高骈部将张璘、梁缵在一个夜晚.率领五千铁骑.袭向了毫无防备的起义军.

    仓促间.黄巢慌忙应战.一再失利.灰头土脸的逃进广南.包围了广州.

    在此期间.黄巢曾写书信给浙东观察使崔璆、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恳求为天平节度使.

    二人因惧怕黄巢的威势.极力向朝廷申奏.但朝廷不许.于是.黄巢自己上书.求为广州节度使.朝廷却只授予率府率.

    第一次求和失败.黄巢彻底的愤怒了一边大骂朝廷.一边调兵遣将.准备急攻广州.

    九月.黄巢经过大小十余次的浴血奋战.终于占领了广州.杀节度使李迢.并进而攻占了岭南一些州县.

    黄巢在广州自称“义军都统”.并发布四方檄文.斥责朝廷“宦竖柄朝.垢蠹纪纲.又指责大臣与中人赂遗交构状.铨贡失才”.提出“禁刺史殖财产.县令犯赃者族”.檄文所说.史称“皆当时极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