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挥师北下(第1/1页)痞子江山
公元879年.金秋十月.广州府.这会儿.黄巢正躺在广州府衙内.
最近黄巢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他刚刚发了一笔横财.现在广州这个唐朝海上丝绸之都是他的了.
攻进广州后.黄巢发现了东方的威尼斯.这里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都有.包括红眼睛绿头发的外国人.当然.更有黄巢喜欢的数不尽的金银珠宝.进口洋物.
为了得到这些东西.黄巢在广州搞了一次大屠杀.仅一次.就屠杀了十二万人.这里面还有不少來中国经商的外国商人.传教的教士.
罪行.是不容抵赖的.因为在后來的记录里.不但有中国官方的资料.还有外国友人的描述.
对于这些.黄巢一点也不否认.他只是被否认过.后來有很多人出书为他辩解.指出广州之屠纯属造谣.是诋毁起义军领袖.
其实.黄巢才不在乎呢.此刻.黄巢正在想着另一个问題:起义军的去处.
起义军已转战各地多年.这次占领广州.黄巢本想“欲据南海之地.永为巢穴”.以此作为反抗唐朝统治的根据地.
但是事与愿违.在这半年里.从春至夏.疫病开始大肆传播.不少义军将士都已经染上了瘟疫.
后世有位文人叫苏东坡,曾经做了一首诗來形容岭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首诗估计苏东坡流离岭南.穷困僚倒.为了生计.不得不接了当地政府的推广费.为岭南做的软性广告语.
但苏东坡是大才子.岂是为钱财所能屈的.所以.他明着夸岭南.暗地里.他用这首诗告诉大家.岭南除了荔枝之外.实无可留恋之处.
其实.就是荔枝也沒苏东坡所说的留世妙用.首先日啖荔枝三百颗就不现实.那东西虽好.却上火.吃个十來颗.已经火气上升.
三百颗.估计都能吃出个人体火灶來了.况且.荔枝一年上市就一个月.你要靠荔枝支撑着长做岭南人.那剩下的十一个月怎么办.靠思念与期盼而活吗.
现在.反正黄巢是不想呆了.他想念中原.那里虽然敌人众多.人文环境极端残酷.恶人横行.
可是.他不怕恶人.他本人就是个大恶人. 碰到恶的.他眉头一皱.大刀一挥.就能砍下他们的鸟头.
可是.黄巢拿岭南却是沒有一点办法.岭南不同.它用气候杀人.它有动物兵.
在广州的这段日子里.他的军队减员实在历害.士兵们沒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茅房(得了痢疾).死在野外(不是被蛇咬.就是碰到大虫).或者莫名其妙的就死了(他乡的水土不养人啊).
情况很严重.十去其三四(士卒罹瘴疫死者十三四).
所以.现在的黄巢半躺在椅子上.他看上去很淡定.其实内心纠结的很.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在后面靠过來.这个人轻轻的问黄巢:“将军.难道我们要老死于岭南吗.”
黄巢张开眼.他看到了尚让.这个自从王仙芝死之后就跟随他的大将.现在已经成为了他的心腹和首席顾问.
黄巢沒有说话.但黑瘦的脸上竖毅如初.深陷的眼窝精光四射.他知道尚让要说什么.
尚让小心的整理思绪.他从來沒有怀疑过黄巢.无论在江西.还是在淮南.或是从福州到广州.他一直相信黄巢会领着他们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可问題是.他们离家乡越來越远了.
难不成将军要安心当个岭南大王.
尚让又用低沉的声音轻声提醒:“将军难道忘了我们在北方还有大事要干吗.”
黄巢沒有忘记.他无时不在关注着北方的一举一动.那里.是他的家乡.那里.是群雄的舞台.那里.有他年轻时就要立志重返的长安城.他的梦想.他的壮志.属于北方那硝烟弥漫的天空.
许久.黄巢猛的起立.用有些沙哑的的声音大吼道:“传我将令.三日后.三军北下.”
连绵的秋雨.是在两天后淅淅沥沥下起來的.一连数天.阴雨绵绵.可是.黄巢并沒有感到郁闷.相反.有些暗自庆幸.
灵渠.是一颗伟大的水利明珠.人称北有长城.南有灵渠.长城.因兵戈而起.灵渠也是军事工程.
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就修建此渠连接湘江与漓水, 以从中原运输兵马粮草征服岭南.现在.黄巢要用它从岭南发兵征服中原.
傍晚.苍穹依旧如墨.细雨如毛.灵渠岸边.黄巢迎风而立.风雨.不时拍打着他的脸颊.
当他领兵到达这里时.发现天助我也.天气预报云:现在湘南桂北局部地区.也已经接连下了数天酣畅淋漓的大雨.河水暴涨.水位上升.河面加宽.
事实证明.黄巢的办事能力.的确算得上雷厉风行了.当晚.黄巢下令.就地取材.经过一天一夜.终于打造好了船只.
于是.经漓水过灵渠.至湘江.这条水动脉上出现了一只庞大的舰队.当然.船只品种单一了然.全是运输舰.做工也差了点.是大圆木加工成的木排.可是.这些木排取材方便.组装便捷.况且顺江而下.不需动力.真正是低炭环保.绿色出行.
尚让终于知道了黄巢的计划.他并不想从來广州的原路返回.那一路.他们吃尽了苦头.福州的土豪们相当凶悍.经常组成地主武装偷袭他们.
黄巢也不想走仙霞岭了.爬山是个体力活.当然.最主要的是.越过仙霞岭.到了江浙一带.那里是高骈的地盘.他可是在此人手下吃了很多亏.
而黄巢现在取的这一条路要好多了.先到桂州.沿水路经永州.衡州.谭州.最后直达江陵.然后.再攻襄州.进而拿下汝州.攻取东都洛阳.
剩下的.当然是最终目的地长安.那里有黄巢要面对的终极对手李俨.
十多年前.造反前辈庞勋在桂北驻防.因为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从这条路杀向了中原.前辈们都说:走前辈走过的路.会少一些弯路.
现在这条路.确实沒有弯路.从地图上看.这接近于笔直的一条线.两点之间.直线最近.从数学上讲.这绝对是最佳的进攻路线.
至少.立于木排上的黄巢是这样断定的.而且他还有更好的理由來支持自己取这条路.要知道.前面等着他的是王铎.当年曾经为他死去的战友王仙芝争取过官位的大唐宰相.
而王铎现在的职位是荆南节度使兼剿匪总司令.曾经让草军吃过大苦头的剿匪总司令曾元裕已经功成身退.他成功取代了宋威.当上了平卢节度使.到青州享福去了.
现在换上了王铎.黄巢觉得不从这里过.都对不起李俨的精心安排了.
王铎.宰相.儒生也.能识兵吗.打仗肯定就半桶水的水平吧.这明摆着是唐朝长江封锁线上的薄弱环节.
所以.从战争学上讲.黄巢不愧是个杰出的军事家.
在黄巢坐在顺江而下的木排上.期盼着千里江陵一日夺时.王绎王司令却准备开溜了.
王铎一开始并不是胆小鬼.甚至.还是有些胆气和忧国忧民之心的.
当初他自己放着好好的宰相不做.非要主动请将.要求到战争第一线去.防守黄巢的进攻.
他等待的就是与黄巢一决雌雄.可是.为什么黄巢千里迢迢來相会时.他却叶公好龙.要逃了呢.其实.王铎是上了自己副官的当.
副官叫李系.是堂堂西平王李晟的孙子.李晟何等牛叉.人称万人敌. 战吐蕃.敌南诏.平内敌.是与郭子仪齐名的唐朝名将.
所谓将门虎子.其子李晟亦是响当当大将一名.到了第三代.李系好像继承了家庭优秀的血统.谈起兵法來是纸上灰飞烟灭.赵括为之色变.史记辩善言兵.
但其实.史书有一笔概之:然中无有.外面天花乱坠.内心空空无一物.
当然.你知.我知.王铎不知.他完全被将门之后如悬河般的演说给打动了.尤其是听到李系在沙盘上演算怎么攻打草寇时.王铎更是激动万分.自己就是需要这样的助手.有了他.自己建功立业的志向何怕不能如愿.
文武双全.封候拜将.跨领域的伟大业绩.不是每个人都能抵挡得了的诱惑.
所以.他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要求下乡锻炼.当然.他沒忘记提要求:皇上.你可以不给我兵.不给我粮.但是.您必须要把李系派给我.
王铎相信.凭这位将门之后.他肯定可以立下不世之功.
到了江陵.他将李系放在自己的前面.守在潭州.而他自己却镇守江陵.这是湘江与长江的强强联合.两镇锋火相联之要塞.文武互补.别说黄巢.就是黄帝來了.也别想从这里溜过去.
可是.李系只起了一天的作用.让王铎的美梦成了南柯一梦.彻底的击碎了他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