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郑畋愤怒了(第1/1页)痞子江山
送走李俨后.郑畋回到了驻地.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希望.他相信.大唐气数仍存.只要四方响应.战士云集.一定可以重振大唐军威.夺回国都长安.
他马上将所有的将领召集到了一起.准备商量一下行动计划.所有的人都來了.这些军队将领已经听说长安失守.也知道节度使大人到外面去接皇上去了.
壮志在我心.郑畋咳嗽一声.使会场安静了下來.接着抛出了好消息.他有把握自己把这个消息说出來后.大家绝对会十分兴奋.
郑畋说:皇上已经把临机专断权交给了我.现在.我们可以召集关中兵马.号召天下藩镇.齐攻长安.到时.就是各位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了.想想看.到时候.你们便可永垂青史了.
郑畋高兴的看着手下的将领.他希望能听到三呼万岁的声音.然后群情激烈.大有立马出征之意.
可是.他听到了一片唏嘘声.
什么.皇上让我们去收复长安.这不是笑话吗.我们凤翔能有多少兵力去与草寇的六十万大军抵抗.
他们全部摇头.表示质疑.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草军现在气焰正盛.我们不要当出头鸟.等别的兵马动了再说.
还有的说:咱们得学个乌龟.得缩头时且缩头.
在众将士的怯懦里.郑畋的心一点点在变凉.他本來以为自己的这些将领可以倚重.在这些日子里.他领着这些人训练士兵.演练阵法.不就是为了今天能救国于将倾吗.可是现在到了用兵之时.所有的人都在打退堂鼓.
他一急之下.猛然站立.大声说道:难不成你们要我投降贼寇吗.(诸君劝畋臣贼乎.)
郑畋的愤怒如火山喷发.更是在说完这句后.发生了让大家措手不及的事情.
郑畋昏倒了.
大唐老了.郑畋也已经老了.在这一年.他已经将近六十.做为一位下过乡.流过放.受过刑的人來说已经是垂暮之年了.
愤怒和悲伤会同热血冲上脑门.他感觉头昏目眩.哄然倒地.倒地时.还砸在了栏杆上.将脸跌得血淋淋一片.
郑畋这一昏.错过了一场重要的宴会:在他昏了沒多久.凤翔來了一群客人.
这是从长安來的大齐政治工作团.他们给凤翔将领们带來了齐国皇帝黄巢的赦罪书.上面写着:朝廷无道.如今.天下是我黄巢的了.也是诸位的.我们可以齐心协力的共创一个属于大齐的新天地.
黄巢的圣旨打动了很多人.这些政治工作团所到之处.唐军无不纳款投降.现在.他们要來收服凤翔了.
这是一个关键的地点.占领凤翔.就等于堵住了李俨的回路.
所以.他们來了数百人.一來就把凤翔将领给镇住了.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凤翔军队立马同意.何苦呢.打打杀杀的破坏和平.影响和谐.
可还有一个问題.谈判方的最高将领郑畋已经昏倒在床.沒办法鉴署合同.
这难不倒他们.他们商量之后.找了一个善于模仿郑略笔迹的人.替郑畋在合同上签上了名字.
谈判取得圆满成功.接下來当然要举行庆功会.为了助兴.凤翔的军官们请來了音乐班子.
当音乐响起.欢乐的气氛弥漫了开來.最快乐的当是长安的來客.任务顺利完成.唐军都是软羊羊啊.
他们笑了.得意的笑了.
这笑声很刺耳,凤翔的军官很伤心.史书上记载他们是听着音乐开始悲伤起來.庆功的音乐应该是欢快的.可是.正是这欢快的音乐触动了这些军汉的心灵.
这些华丽的乐章是大唐盛世的见证.现在.他们却要用來取悦低劣的反贼.要用她來埋葬伟大的唐朝吗.
他们终于从内心深处唤醒了自己的羞耻心.
他们忍不住哭泣出声.低头挥袖抹泪.
大齐使者莫名其妙.这是干什么呢.刚刚气氛还那么好.怎么说变就变了呢.他们问这些流泪的大汉有什么不对.对方告诉他:我们的节度使大人突然得了重病瘫痪在床.不能参加如此盛会.所以想起來有些伤心罢了.
草军使者放心了.原來如此.
他们吃完饭又匆匆上路.天下.还有许多沒有臣服的地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二天中午.郑畋醒了过來.他摇了摇昏沉的头.步出了府邸.大脑里空白一片.茫然的不知所措.又似堵满了东西.说不出口.倒将不出.
这时.他的随从前來问候.顺便向他报告了昨天齐国使者前來招降的事情.
郑畋的内心无比绝望.我的将领们已经做了降兵.我还被投降了.悲呼.大唐的恩泽已经被人遗忘.再沒有人愿意为它流血奋斗了.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是不是该追随刘瞻前辈而去呢.
正当他在想是饮毒酒好还是上吊好时.他又听见随从无意加了一句:将领们都哭了.
郑畋奇怪.哭什么.这些懦弱而不知忠义的混蛋哭什么.难不成草寇在为难他们不成.
接下來.这位随从的每一个字都在拨动着郑畋的心弦.随从说:将领们听着当年李龟年做的曲乐都不禁哭了起來.
什么他们是因为这个哭泣吗.他们是因为想起了我大唐雄风而哭吗.郑畋紧紧抓住这位随从的手.
最后.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郑畋仰天长啸.尽宣胸中积蓄的闷气.随从不解.大人刚刚还是一个蒌靡不振.行将就木的迟暮老人.怎么突然间就如雄师初醒.气冲云宵呢.
随从不知道.自己的上司已经看到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
郑畋沒有理会随从面若呆鸟的惊诧样.他大叫.拿纸墨來.随从连忙去办.却是行至半路.郑畋就唤:慢.不用了.
随从回头.只见郑畋摆开衣角.扯住一撕.撕下一块长布來.紧接着.郑畋将手指伸进嘴里.牙关一闭.鲜血顿时涌出染红了那根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手指.
郑畋裂衣为纸.以指代笔.用血行墨.不过一会.他的才华.他的激情.他的忠义尽在那白如雪的衣绵上.
郑畋将血书交给随从.吩咐道:迅速送到皇上的行宫.
他给李俨送去了希望.他写道:人心尚在.大唐有望.
公元880年12月中旬.骆谷小道.
在郑畋写血书的时候.李俨正在骆谷狂奔.
骆谷.是进川数道中最难走的路之一.但它却是最近的.离长安只有一百公里.整个长度亦只有二百多里路.
逃亡之路.唯近不破.唯快不破.李俨在谷口应付了郑畋.就一头扎进了这条密林中的羊肠小道.他马不停蹄.食不厌粗.夜不安寝.现在时间对于他來说.就是生命.
可如果李俨知道死敌黄巢并沒有把他放在眼里.他就不会把自己搞得这么狼狈了.那位长安新皇帝正在忙着安排登基事宜.压根就沒有派兵前來追杀.
丧家之人素來可怜.现在的李俨头发零乱.面目被流下的汗水冲出黑一道白一道.如果把他身上那快被乱草荆刺割裂的衣服除下.大唐皇帝就活脱脱的像一四川猿人.
※※※※※※※※※※※※※※※※※※※※※※※
秋天走了.冬天又來临了.只是这个冬天.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就像黄巢的登基.來的那么突然.整个华夏大地.终于迎來了千百年來最最悲催的时代:盐商黄巢登基做了皇帝.而李家那个纯正血统的皇帝.却逃往了蜀地.
蔡州.忠武军营地.王浩刚从黄巢登基的消息中回过了神.
什么.黄巢那货竟然当皇帝了.尼玛.这也太变态了吧.操练场上.王浩彻底的凌乱了.
那个自负又自大.喜欢装逼的黄巢.竟然赶走了大唐的皇帝.在王浩看來.这太不现实了.
鹿三的失忆症.总算好了.这会儿.听说黄巢登基做了皇帝.又开始八卦了.
“嘿.真沒想到.二哥竟真做了皇帝.王八.咱们还等什么.不如咱们这便动身.去长安.好歹也是磕过头的.想必二哥定会重用于我们……”
“咻.鹿宴弘.你这撮鸟.老子待你不薄.为何生此贼心.”身后.一身暴喝打断了鹿三的话.
众人回头.只见秦宗权正一手叉腰.宛如恶神般死盯着鹿三.让王浩不禁为那货感到了揪心.
鹿三见状.立刻笑成了一坨屎.满脸堆笑道:“嘿嘿.将军.俺只是随便说说.莫要生气……”
看着那货毫无一点节操.王浩对那货仅有的一点好感.瞬间又烟消云散了.
秦宗权狠狠的啐了一口痰.白眼一翻.算是原谅了鹿三.一边感叹着世事无常.一边纠结起了忠武军的前途.
“将军准备怎么办.”王浩抬头.一脸平静的问道.
“哼.黄巢那厮.果然有些本事.如今.皇上已经逃往蜀川.这天下.怕是要热闹了.我们何不妨静观其变.等到天下英豪四起.再做抉择也不迟.”
秦宗权的话.并沒有让王浩感到多大的兴趣.望着阴霾的天空.王浩的思绪.早已飘到了那个从未谋面的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