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悲催的郑畋(第1/1页)痞子江山

    881年十月初.高骈退兵的一个月后.凤翔.此时.郑畋正在喝酒.他的内心无比苦涩.他从來沒有如此迷茫过.

    离唐军大败已经过去了半年.郑畋当初的激情已经不在.曾经的他年少轻狂.天真的认为唐朝天恩犹存在人间.

    到了今天.他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眼下.唐军各自为战.只为利益.皇上呆在四川.乐不思归.高骈手握兵权.只为自重.

    他想过自己的过去.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悲伤.自己已尽人事.却仍不能挽救大势.

    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辛辣而痛心.

    这时.随从匆匆奔了进來.在他身边附耳低语:李昌言回來了.

    李昌言是郑畋的军师.郑畋不解.自己不是让他驻屯兴平吗.怎么跑回來了.他从随从焦虑的神情中知道出事了.

    他赶紧放下酒怀.步出帅府.登上楼头.看到了李昌言领着兵在下面起哄.

    这些兵在抱怨军饷太少.福利太薄.要郑畋给他们一个说法.

    他用眼光扫了一下李昌言.看到了自己的军师将眼光移开.郑畋明白了.自己这位高参怕是有了想法.

    他对随从吩咐了几句.然后.面对大军.轻轻的咳了一声.在乱哄哄的士兵静下來后.郑畋开始了一场演讲.

    武林高手可千里之外取上将首级.文坛辩手可以三寸之舌定抚三军.等郑畋说完.众将士纷纷下跪.表示心服口服.

    李昌言沒有跪.他在前方鼓动士兵.制造怨愤.然后引兵回凤翔.就是想学周岌搞一场政变,好驱逐郑畋.自己占据凤翔.

    当他看到这些大兵被郑畋三言二语就降服了时.他面如死灰.呆然木立.

    完了.这一下自己难逃死罪.李昌言的大脑一片空白.哪知道郑畋突然下令.打开了城门.

    不一会儿.郑畋步出城外.他慢慢走到李昌言的面前.又转身从刚跑來的随从手上拿出一件东西.交到李昌言手上说:李将军.这是官印,以后为国灭贼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说完这些.他轻轻拍拍李昌言的肩膀.然后转身骑上一匹马.与随从向西而去.

    李昌言惊诧不能语.他望着郑畋渐渐行远的背影.心里直犯迷糊.郑将军这是什么意思.他不做官了.他把凤翔送给了自己.做为一位目光短浅的武夫.他永远不知道郑畋心里所想.也从來不会明白什么叫富贵如浮云.也不知道一切以大局为重.

    郑畋走了.他可以据守城池.与李昌言决战.以他的威信.取胜的把握当在九成.可是.他不愿意同室操戈.因为敌人还在.如今这个风雨飘摇的大唐已经经不起内乱了.

    他走了.当年无人敢举军旗.他举了起來.到了今天.无数人想抢总司令这个位置.他又放下了.

    拿得起.放得下.可谓大丈夫也.

    半个月后.郑畋赶到了成都.在來到陪都之后.他竟然被定了一个纵束属下不力之罪.而李昌言反而受到了朝廷的表扬.

    这算什么事.功臣非功臣.贼子非贼子.韩非子曾曰:何以制臣: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做为皇帝.不过就是以这两种办法去控制臣子.可是.对功臣以刑.对奸臣以庆赏.这种完全颠倒黑白的御人之术只不过是向天下宣传.你们有兵的军官.赶紧驱逐你们的文官上司.

    武人横行.割剧称王的时代在这个时候悄悄的拉开了帷幕.

    当然.李俨只是个被扯线的公仔.背后不过是太监集团与文官集团的斗争罢了.

    李俨对处罚郑畋有些内疚.知道自己伤害了郑畋.但他却沒弄明白.自己最终伤害的是祖宗传下來的大唐基业.

    郑畋对处罚毫不在乎.他在成都闲了一段.四处逛逛.到处瞧瞧.度过了一段轻松的生活.

    不久.唐朝又把他召进皇宫.委以重任.当上了宰相.他不记恨.从容上任.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无论你对我怎么样.我只对我的内心负责,这种态度叫做荣辱不惊.

    在一年后.郑畋病死在了四川.

    他做到了当年郭子仪所做的.只是他面对的唐朝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唐朝了.在离开凤翔时.他就似乎明白了这一点.自己奔波呐喊.也不过是延缓一下大唐的死期罢了.

    根已经烂了.大唐这棵苍天大树也快要倒了.郑畋常在深夜与酒共叹.

    特别是到了成都.看到陪都小朝廷的乱象后.他的这种想法更加强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朝廷的地方就有帮派.二千多年皇朝的斗争方无非是四大帮.一是南帝(皇帝).二是东邪后党帮.三是西毒阉党.四是北丐文官集团.

    皇帝是最牛的.要你死你就死.要你活你不许死.可是.那也得皇帝懂得什么时候让人去死.什么时候让人去活.现在的南帝李俨只知道玩球斗鸡.根本不管事.

    后党派在大唐武则天时达到了顶峰.到了唐玄宗干掉韦皇后之后就沒起过大风大浪.李家怕了女人.李隆基爱杨玉环爱到骨子里.也不肯给她一个皇后的帽子.后党从此退出了江湖.

    后党的隐退.直接助长了阉党的兴起.现在阉党的帮主是田令孜和杨复光.这是连皇上都得叫阿父的主.当之无愧是朝中第一帮.

    再來看看文官集团.文官集团遭受了重创.李俨西奔时.他们许多堂主香主级的大人物被抛弃在了长安城.成了草军的刀下鬼.现在文官集团已经挑不出一个可以跟太监们叫板的人物了.

    更有向太监下跪的.

    一个叫乐朋龟的右拾遗.从八品的小官.当然这个官名声很好听.拾遗.谏官.不畏强权.仗义直言的就是这类人了.

    可是.这位本该有峥峥铁骨的人跑到四川.一看到田令孜.扑通一声就跪下了.然后以正仰45度角的方式瞻仰田公公.接着说出了让人狂吐不止的话:爹.收我做你的门徒吧.

    这一跪.将田令孜跪的心花怒放.直接将乐朋龟提拔为翰林学士.进入了中央参谋部.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文官.可能经不起提拔.满腹怨气.现在朝廷空缺很多.他为了自己的前途走男儿膝下有黄金这条捷径.也是情有可原的.

    鸟为食死.人为权跪.我们不必太过强求.人各有志嘛.

    可是下一位文官的背叛就不得不让人强烈鄙视了.

    文官集团第二位跪下的是张浚.官居谏议大夫.正四品.谏官的领导.当年那个牛逼一时的魏征就是干这个的.

    张浚是高干子弟.爷爷那辈给皇帝当过秘书(中书舍人).到了父亲这一代.开始走下坡路.再到张浚.因为读过些书.好谈些高调.沒有人能瞧得上眼.从此开始遁入山野.潜心学习鬼谷纵横之术.所谓鬼谷纵横之术就是说人长短.挑国事端.挑乱局势.从中获利.杰出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

    在田野山地间.张浚潜心修练.在混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得到了朝中一位要人的赏识.进了中央.踏上了仕途.推荐他的人叫杨复恭.大唐朝另一个有权势的太监.一山不容两虎.阉虎亦如此.所以田令孜与杨复恭.杨复恭也可以说是政敌.

    张浚是杨复恭的门生.又是文官.怎么说都应该跟田令孜保持距离.可张浚也是人.他在深山里寂寞的度过了那么长的岁月.好不容易才进入了中央为官.

    深山里的寂寞.猿咆虎啸.毒蛇巨蚊他再也不要去经受.

    他于深山密林里参透了鬼谷子的绝学.为了成功.手段的高下低劣又有什么关系.

    杨复恭日薄西山.田令孜如日中天.张浚想晒点阳光好灿烂.当然得换换主了.

    手下乐朋龟已经指明了道路.可是.张浚有点甩不开老脸.毕竟自己的官职已经不低.不能像那八品小子一样明目张胆的跑到田令孜面前就下跪吧.

    怎样巴结权贵.又保全面子.这是一个难題.用民间的话说是当了**又立牌坊是不可能的任务.

    鬼谷子的高才生张浚想到了办法.有一天.田令孜请吃饭.邀请的都是朝中官员.张浚也在列.这是一个好时机.张浚决定表态投诚.他看了看请帖.宴会时间是九点.

    到了七点多.张浚就出发了.到了田府.才八点不到.客人都沒來.

    门人报:张大人來了.田公公不解.敢情这位张大人沒吃过大餐啊.还有一个小时才开席呢.但客人來了也不能让人家等吧.田公公叫:请张大人进來说话.

    张浚跑到田公公的客厅.张浚的品阶不低.四品.更不用说文官素來是看不上太监的.当年李白无官无品还敢叫高力士给他脱鞋呢.按说.张大人抱个手.作个躬就算礼数尽了.

    谁知张浚走上前.两话不说.将衣服向前一撩.跪下了:田公公.以后我跟你混了.

    田公公一看这跪上了.起初吃了一惊.细想一下.明白了.连忙扶起张浚:好.好.张大人客气了.快请坐.

    张浚长出一口气.自己换了靠山.拜了太监.这事.只有我知.田公公知.面子保住了.实惠也许马上就要來了吧.

    张浚马上发现.他等來的并不是什么实惠.要是知道后面的事情.张浚打死也不会赴这个宴.

    张浚将田令孜想的太简单了.田令孜不是笨蛋.他知道张浚要投靠自己.可这种偷偷摸摸的投靠.无异于宣布:你有权.所以我向你臣服.可是.你毕竟是太监.所以我不能当众臣服.

    这多沒面子.田令孜不但沒有高兴起來.反而生起一股怒火.自己成功了吗.是的.成功了.皇上都在自己手里.可是.这些读书人为什么还是抓住自己当年的把柄.自己的生理缺陷不放呢.原來在他们的心里.始终还是看不起我啊.

    既然如此.又何苦來向我屈膝献媚.

    好吧.你们这些狂妄的读书人.我就让你们好看.

    过了一会儿.客人陆陆续续來了.这里面除了西毒阉党的内部人员.其余的多是北丐文官集团的.他们來时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张浚大人已经在了.而且跟今天的主人田公公靠的特别亲近.他们不解.这位张浚不是杨复恭的人吗.什么时候换主子了.

    迷底很快便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