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回 乞丐国征兵敢死队(第1/2页)清王朝的覆灭
武昌起义以后.湖北军政府面临着清军可能随时來进攻的军事威胁之中.为了应付战争.军政府极需扩编军队.10月14日.军务部以都督府的名义.在《中华民国公报》上和武汉各处的重要街道上刊登和张贴了募兵告示.
公韧和唐青盈在武昌大朝街、小朝街、王府口一带察看.只见各个征兵站前挤满了人.既有工农学商也有退伍军人.既有老秀才、老裁缝也有父子、兄弟同时來的.既有十四五的少年也有沿街乞讨才扔掉打狗棍的乞丐.
唐青盈又问公韧说:“你看这些人要是训练的话.什么时候才能打仗.”公韧笑了一下说:“最快也得两个月才能上战场.这些哪是军人呀.不过就是一些老百姓.武昌城里能打仗的兵.原來不过6000人.现在一下子扩编了好几倍.素质太差.岂不是愁煞人.昨天.我已给广东王达延发了电报.叫他火速來武昌参加大战.不知他们几时才能來到.”
唐青盈看到那些乞丐们放下了要饭的破碗.换上了新军装.这里拽拽.那里拉拉.就和浑身着了虱子一样.实在是不适应.唐青盈一声嗤笑.对公韧说:“热闹啊.热闹.乞丐们也要上阵杀敌……”
公韧对唐青盈说:“不要小看了乞丐.乞丐组织起來.也是一支非常可怕的军事力量.当年的时候.乞丐国的3000兵.也打败了哥老会的10万之众.咱俩也不要忘了那段历史.滴水之恩.应当涌泉以报.是乞丐国救活了咱们.就在跟前了.也到那里看一看.他们到底过得怎么样了.”唐青盈也说:“我也想师傅了.正好到那里看一看.看看师傅到底怎样了.”
两个人渡过了长江.过了汉口不远.就到了乞丐国里.
一进入了乞丐国.公韧感到.这时的情况确实和原來离开时有些不一样了.首先是乞丐国里开垦了许多农田.一些人正在田地里忙活着.此时正是收获季节.打下的稻谷小山似地堆放在打谷场上.正在等待着脱粒.乞丐们穿的衣服也不是过去的百家衣了.而是一些粗布衣裳.一看就是自己织的布.乞丐国里还有许多工厂.这里是服装厂.那里是制造厂.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好可以安排乞丐国的人到工厂里做工.
公韧和唐青盈正在饶有兴趣地观看着.忽然过來了一个30來岁的年轻人.上下打量着公韧.突然高兴地说:“你是不是我们过去的国王.公韧啊.”
公韧突然认出了.这就是过去追求婚姻幸福的李仙啊.急忙高兴地拉住他的手说:“你是李仙吧.挺好吧.红娘子也挺好吧.”
李仙高兴得蹦了起來.两只手成喇叭状.大喊道:“我们过去的国王.公韧回來了我们过去的国王公韧回來了”
这一喊不要紧.周围的人都往这边跑.不一会儿.已经围了几百人.人们兴高采烈地围在公韧和唐青盈的身边.问寒问暖.问这问那.
红娘子也领着两个孩子过來了.一个有10岁左右.一个有5岁左右.那也是小子精神.闺女可爱.她抢着对公韧说:“你的气球皮可管事了.我们女人少生了不少孩子.少受了许多的累.”
李仙害羞地对红娘子说:“国王刚來.说这些干什么.说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红娘子抢白了李仙一句说:“给国王说怕什么.这都是人家国王的功劳啊.要不是气球皮少生了孩子.要不是实行了一夫一妻制.要不是允许了私有制.我们能有今天吗.还有让有钱人在这里开了这么些工厂.我们这些沒有地的.也可以到工厂里做工呀.总算有了点儿收入呀.”
公韧借着大家的高兴劲儿.趁机站在高处鼓动大家说:“勤劳善良的国民们.现在还有更大的好事在等着我们哩.”
“都有什么好事啊.”“快给我们说说.”“我们也愿意听听外面的稀罕事.”乞丐们七嘴八舌地说.
公韧说:“经济上经过这些年的改革.我们是有了些保障.可是光有这些还不行.我们政治上还要有更大的改革.这不.革命军已经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我们汉人自己的共和国家.以后的国家不但经济上要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还要人人享有更大的政治自由.确切地來说.就是有更大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啊.”红娘子禁不住问.李仙赶快推了她一把说:“别乱插话.让国王公韧说.”
公韧说:“那就是我们以后可以有权利选举我们的共和国总统.也有被选举为总统的权利.”
底下一时有些混乱了.乞丐们弄不明白.又七嘴八舌地问:“人人都可以当总统.那不乱了套了.”“不让宣统当皇帝了.那宣统愿意吗.”“要是让我当了总统.是不是愿意要几个老婆就有几个老婆呀.”
公韧鼓动大家说:“建立共和是个好事呀.清政府当然不愿意.它就要派出大军和革命军打仗.我们要我们的好事.而清政府却不愿意有我们的好事.所以两方面就开仗了.现在革命军正在召集人马.农民去了.工人去了.商人也去了.学生也去了.不知道我们乞丐能不能上阵啊.”
唐青盈挥舞着双手说:“当了兵管吃.管穿.每个月还有津贴……”
两个人正在给乞丐们宣传着.忽然听到一个人大喊:“谁说乞丐不能上阵啊.”
两个人回头一看.在一大群流动的乞丐中.云中游和田中草领着几千人朝着这边慢慢走來.唐青盈见了师傅.高兴地迎上去.拉着师傅的手说:“师傅.师傅.你好啊.你终于回來了.”
云中游鼻子哼了一声.说:“普天之下是我们乞丐的家.平民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怎么不能到这儿來.乞丐国这是我的家啊.你师傅平生三大志向.游遍天下美景.偷遍天下富豪.吃遍天下美味.这一圈转下來10年多了.也倒长了许多人生经验.归根到底只有一条.那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也沒有穷人的活路.多少乞丐饿死在高楼大厦之下.病死在荒郊野村之外.不过现在看起來.乞丐国里倒是另一番光景.在你的一些改革措施下.这10多年來.乞丐国里真是换了一番天地.这几天到了武汉.沒想到武汉换了政府了.军政府给我们开了救命饭.救了我们不少人.另外还叫我们乞丐当兵.不知这又救了多少乞丐的性命.”
田中草也说:“军政府也给了我们一些钱.叫我们买些草药.救济那些得病的乞丐.这真是救命的活菩萨啊.”
公韧和唐青盈看到.这些流亡的乞丐.已有一些人支起了锅灶.锅里下了米.使许多乞丐吃上了饭.也有一些人在支起砂锅熬药.使许多乞丐病人得到了治疗.
云中游又对公韧说:“只要能救活这些乞丐.就是叫我把这条老命献上.我也愿意啊.公韧啊.革命有什么地方用得着我.你尽管说声.”
公韧心想.原來云中游并不赞成革命.这一会儿又支持革命.这也说明了革命在人们心目中的向背.公韧说:“国王啊.此时我正好有一事相求.”
云中游说:“什么事你就说吧.”
公韧说:“为了保卫我们的胜利果实.现在的军政府马上就要和清军开战.开战就需要兵员.除了动员一般的乞丐参加正规军以外.你看看.能不能再挑选一些精干的人参加由我们乞丐国组织的敢死队.”
云中游问:“你需要多少人.”公韧说:“敢死队不需要人多而需要兵精.我看300人也就够了.”
云中游一口答应说:“沒问題.想当年.你领着3000乞丐兵打败了哥老会的10万人.从这3000人里.还挑不出300人吗.你什么时候要.”
公韧说:“明天就到武昌的集贤馆里集合.怎么样.”云中游说:“好啊.”
“那就一言为定.”公韧高兴地对云中游施了一礼说:“我就代表革命军.谢谢国王了.”
俩人忙完了这件事.急忙向云中游和田中草告别.抓紧回武昌.回去的路上.唐青盈又问道:“兵是有了.可是骨干呢.如果今天清兵就來.我们怎么办.”公韧想了想说:“那也只好到集贤馆走一趟了.看一看那里有沒有可用的军事人才.”
武昌起义后.各地來投效的人员很多.军政府于10月12日晚间设立了招纳处.并成立了集贤馆.凡有一技之长的文武人员都可以到集贤馆來报名.听候招用.集贤馆就设在离咨议局不远的一所大院内.两人到了集贤馆.看到这里熙熙攘攘的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
这些來报名的人员.不但有旧军官、旧文官、举人、进士.还有不少外国留学生.考试时说着叽哩咕噜的洋话.唐青盈听了一阵子感到好笑.说:“就凭这些洋学生.就能打清狗子.”公韧批评她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军政府需要的人才太多了.如果和外国使馆打交道.这些洋学生正好派上用场.”唐青盈想了想说:“也是啊.这也是缺者为贵.”
集贤馆里条件优越.不但管饭.而且还提供住宿.公韧和唐青盈走累了.坐在一条板凳上喝着水.静静地注视着來往的人群.看看是否有看上眼的军事人才.公韧看着看着.突然有两个人映入了他的眼帘.
头一个人黄褂子配上黑坎肩.头戴黑缎子瓜皮小帽.气宇轩昂.两眼深邃.正在这里转那里看.紧跟着他的一个人.中等身材.身穿黑色长袍.一双警惕的眼睛到处搜索着.虽然长袍肥大.但仍然掩饰不住他匀称的身材.矫健的步伐和浑身透着的利索劲儿.公韧的脑子一惊.这不是梁启超和韦金珊吗.他俩來这里干什么.
公韧慢慢走上前去.对梁启超一拱手说:“梁先生.别來无恙啊.”梁启超略为一惊.一看是公韧.也拱手施礼说:“公先生.近來可好啊.”公韧讥讽地说:“梁先生一向厌恶革命.不知今天到这里來.有何指教啊.”
梁启超叹了一口气.说:“实不相瞒啊.原來我是抱着变法图强为国为民的思想.把希望寄托在光绪身上.沒想到保过來保过去.光绪英年早逝.3岁宣统上台.拥立皇上变法图强已经沒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如今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为什么我们呕心沥血.惨淡经营.而总不能成功.而武昌起义.振臂一呼.竟有如此众多的人來响应.看來.这是顺应了天意、国情.符合了老百姓的心愿.我老了.决心脱离政治.著书立说.只可惜跟了我这么多年的韦金珊兄弟.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的大好光阴.我有我的思想.别人无法易辙.但是金珊兄弟.我也希望他顺应历史潮流.有个好的前程.”
公韧点了点头.对韦金珊问道:“金珊大哥.不知你现在有何想法.”
韦金珊颓丧地说:“原來我决心终身跟随梁先生.为国为民.变法图强.沒想到这条路走着走着走不通了.现在人人都向往革命.这些我也看到了.革命是救国救民的另一条道路.现在我也想通了.你们驱除鞑虏、建立合众政府.总比皇帝老子一个人说了算好得多.就是不知道.你们现在能不能收留我这个保皇党.”
公韧并沒有直接回答收留不收留他的事.而是又问:“原來我给你做了那么些工作.为什么不参加革命呢.”
韦金珊半天沒言语.停了一会儿才说:“咱们能一样吗.你出身贫寒.才要革命.为自己寻求一条出路.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