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回 袁世凯钓鱼掌兵权(第2/2页)清王朝的覆灭

已催促各协火速进击.到底应该怎么办.请您指示.”

    袁世凯嘿嘿一阵子冷笑:“这个荫昌.顶着个陆军大臣的帽子满天飞.他懂得军事么.他和北洋军的将士什么关系.一点儿渊源也沒有.纨绔子弟.乳臭未干.就想统率我北洋铁军.沒那么容易.告诉混成第三协.混成第十一协的弟兄们.该推就推.该拖就拖.按兵不动.叫荫昌那小子瞎折腾吧.我看看是他的腿快.还是我的屁股沉.”

    管家答应一声.赶紧发电报去了.

    刘斜眼心中大吃一惊.沒想到袁世凯虽然被贬在家.却遥控着湖北前线的军事指挥大权.而荫昌白白为陆军大臣.第一军军长.竟被袁世凯架空.不一会儿.又送來了几封电报.全是北洋军的重要头目冯国璋、段祺瑞等來向袁世凯请示、商量军务的重要内容.

    袁世凯处理完了这些电报.又对刘斜眼说:“雅内兄弟.不知道你对武汉革命有什么看法.”

    刘斜眼说:“此也正是我來投奔你的原因.依我看.革命已成燎原之势.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冈起义.武昌起义.越闹越厉害.并且向全国扩展.而清王朝.政治失败.军事外交失利.经济崩溃.我看已是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现在的中国.已经处在了乱世.乱世出英雄.沒有一个大英雄出世不能救中国.清朝军队与革命军在武昌激战.而前线的北洋军又不听陆军大臣荫昌的调遣.恭喜您.袁大人.臥薪尝胆三年.您出头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袁世凯默默地点了点头.眼睛半闭着.就和在池塘边钓鱼一样.稳稳地坐在椅子上.心静如水.他还略微地摇着头.咏出了一首诗:“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不一会儿.管家突然高兴地拿着一封电报进來.对袁世凯兴奋地说:“摄政王和内阁來电.决定让大人为湖广总督.立即亲赴前线.协助荫昌处理军事事宜.进攻武汉革命军.大人.您出头的日子到了.”

    袁世凯听到了这些话.就和沒听到一样.一动也不动.

    刘斜眼对袁世凯说:“就凭您的见识、气魄.能力.凭什么当荫昌的副手.这不是拿着馒头不当干粮吗.不知摄政王和内阁是怎么想的.又想打败革命军.又想把军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

    管家请示说:“怎么给摄政王和内阁回电.”

    袁世凯就像拉家常一样.说:“你就说足疾未痊.不能担此重任.”管家点了点头.给朝廷回电去了.

    袁世凯又静静地坐在了椅子上.不一会儿.竟打起了瞌睡.

    过了不长时间.管家又高兴的满脸涨红.拿着一封电报进來.极其兴奋地对袁世凯说:“恭喜.恭喜.内阁來电.”袁世凯半闭着眼睛说:“说吧.”

    管家激动地念道:“所有湖北军队和各路援军均归袁大人调遣、节制.就连荫昌、萨镇冰所带的水陆大军也并归袁大人调遣.电报上还说.武昌汉口军事紧迫.希望袁大人胸揣对朝廷忠勇之心.勇于任事.迅速调理病情.赶往前线.力克顽敌.不辜负朝廷倚重之意.”

    刘斜眼高兴地对袁世凯说:“朝廷几乎在求您了.我看袁大人可以出山了.”

    袁世凯仍然稳如泰山.沒有一点儿高兴的样子.对刘斜眼说:“看着我钓鱼.那是白看了.”

    刘斜眼心想.这就是袁世凯.城府太深了.

    管家又请示说:“怎么给内阁回电.”

    袁世凯说:“你拟封电报.意思是革命军势力太大了.凭我的能力和政府的军队.恐怕一时剿灭不了.况且革命军起事.事出有因.我水陆各军又存在着种种弊端.军费又紧缺.解决不了这些问題.我军形势危矣.”

    管家匆匆回电去了.袁世凯仍坐在椅子上.像什么事儿也沒有一样.刘斜眼安静了一会儿.又沉不住气了.对袁世凯说:“袁大人.你这样给朝廷回电.朝廷会不会震怒啊.也可能失去这次机会.就永远沒有出山的机会了.”

    袁世凯微微一笑说:“你光看到了小鱼、半大鱼.沒有看到更大的鱼.既有兵又有钱.还怕什么.什么也不用怕.”

    沒有过了多长时间.管家又拿來了一封电报.扬着手说道:“朝廷又來电报.说袁大人的一切条件皆可以答应.并派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亲赴河南彰德.敦促袁大人走马上任.”

    袁世凯猛一下子离开椅子站了起來.大声说道:“出山的时候到了.你给朝廷内阁提出六个条件:一是明年即开国会.二是组织责任内阁.三是宽容参与此次事变诸人.四是解除党禁.五是授予我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的全权.六是须予以十分充足的军费.”

    管家去发电报后.袁世凯看了看刘斜眼.微微一笑说:“你既为我的高参.我所提出的六个出山的条件.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刘斜眼想了想说:“我想.这一、二、三、四条.主要是从政治上分化瓦解革命党人.这五、六两条呢.主要是掌握军权、财权.便于打击革命党人.袁大人.从今以后.您就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实权人物了.”

    袁世凯听了哈哈大笑.说:“这都得益于钓鱼的体会啊.”袁世凯高兴了一阵子.又问起刘雅内:“我听着刘贤弟像是广东一带的人.请问.兄弟到底是哪里人.”

    “我是广东香山人.”刘斜眼答道.

    袁世凯听了心里一喜.又问:“听沒听说香山三宝的事儿.”

    刘斜眼说:“听说点.就是一堆财宝.一本兵书和一个人物的传说.”

    袁世凯更高兴了.说道:“看來这香山三宝的传说并不是沒有根据.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送來的财宝.就是香山的财宝啊.”

    刘斜眼点了点头说:“可以这样理解.”

    袁世凯微微笑了笑说:“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一个人物孙中山就不用解释了.他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灵魂人物.真可以说振臂一挥.就能唤醒一个民族.那么.香山三宝的事.只是兵书的事还沒有解……”

    刘斜眼说:“我也在寻找这本兵书.只要找到了这本兵书.我一定献给袁大人.”

    袁世凯看着刘斜眼的眼睛说:“我是个带兵的人.在我的心里.只有这本兵书最让我挂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