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回 韦金珊诈降刘雅内(第1/1页)清王朝的覆灭

    刘斜眼和张伯烈被安排在武昌城内最好的旅馆内歇息.张伯烈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和谈任务.心里卸下了包袱.所以倒下头便睡.不一会儿便打起了高低不平的呼噜.

    刘斜眼可是翻來覆去睡不着.他來武昌还有着另外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刺探汉阳、武昌的军事、政治情报.这个任务可是有些棘手.要是自己出去瞎转悠.那只是走马观花.又能知道多少内在秘密呢.要是自己不多少弄点儿情报.又怎么给袁世凯交待呢.想來想去.最好能找个间谍.为自己搜集情报.可是这个间谍又上哪里去找呢.想着想着.不禁愁上眉梢.辗转反侧.这个觉哪里能睡得着.

    正在这时.门口突然有人敲门.刘斜眼急忙穿上睡衣.來到了门口.悄声问:“谁呀.”那人回答说:“我是韦金珊.”刘斜眼听了心中一愣.暗暗想到.这个时候.他來干什么.是不是帮着西品和公韧前來报仇啊.心里胆怯.赶紧小声说:“今天太晚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

    韦金珊小声说:“我找你.自然有事.打开门再说.”

    刘斜眼心里实在有些害怕.可是又一想.黎元洪都要热情招待我.韦金珊又敢把我怎么样.他要是真想杀我.这个小小的门坎也挡不住他呀.刘斜眼犹豫了一下.慢慢打开了门.他看到韦金珊满面笑容.不像行凶的样子.心里才稍微安定了些.

    韦金珊见了刘斜眼.对他拱了拱手说:“刘先生.别來无恙啊.”刘斜眼也马上对他拱了拱手说:“马马糊糊.混得还算可以.”韦金珊在屋里转了一圈.看到寝室中熟睡中的张伯烈.在客厅里慢慢地坐下了.

    刘斜眼也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他的一只眼睛不用倾斜.自然而然地就能打量到韦金珊.看看他究竟要干什么.

    韦金珊声音不大.笑了笑说:“刘先生到武昌來.除了谈判的事.一定还有别的事情吧.”

    刘斜眼掩饰道:“哪里.哪里.除了谈判.沒有别的事.沒有别的事.”韦金珊指着自己的脑袋.口齿清楚地说:“我这脑子里可是装着整个汉阳和武昌的军事情报.不知你有沒有兴趣.”

    刘斜眼的心中一阵狂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來全不费功夫.真是想什么有什么.有情报送上门來了.但是刘斜眼表面上仍是无动于衷.镇定自若地说:“金珊大哥不要开这样的玩笑.我俩只是和谈代表.咱不谈别的事.不谈别的事.”

    韦金珊不慌不忙地微笑着说:“要不要在你.对你们北洋军來说.可是大有用处哟.”

    刘斜眼心想.我拐个弯.试探一下他的思想.为什么要出卖民军的情报.先弄清他的虚实再说.于是刘斜眼笑了笑说:“我看金珊大哥的穿戴.是民军敢死队的服装.我想.敢死队员都是革命意志坚决的人.怎么会出卖民军的情报呢.这个事情我实在弄不明白.”

    韦金珊好半天才慢吞吞地说:“我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受的是忠君爱国的教育.立志为中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贡献出一生的力量.先上來我倾向于维新.认为只有维新变法才是挽救中国的唯一道路.以后光绪死去.我认为变法已经沒有什么希望.才渐渐灰心.参加了革命党.现在朝廷又是实行立宪.又是开赦党禁.又是皇族不问国政.实际上我们维新的目的已经达到.作为我來说.一辈子对朝廷忠心耿耿.现在既然朝廷已经出现了这样大的变化.我不愿意晚节不保.愿意继续为清朝尽忠出力.”

    刘斜眼心想.这真是个傻瓜.我都不愿意抱着清朝的大腿不放了.他还忠心耿耿地心里想着大清朝.不过听着韦金珊的话里也倒合情合理.刘斜眼又点拨道:“我看金珊大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果再对朝廷做些贡献的话.朝廷一定会既往不咎.重用大哥的.特别是袁宫保大人.更是惜才如命.大哥何不弃暗投明.投奔袁大人.一是好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二是自己一生也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你这个傻瓜哟.”

    韦金珊点了点头.

    刘斜眼心里十分高兴.带回了这个活情报.自己必然为袁世凯立下了一大奇功.

    韦金珊又说:“不过据我所知.虽然袁宫保指挥才能卓著.但是清军士气不高.兵力又少.战线又长.未必能成大事.而革命军士气高涨.有老百姓的支持.最近各省又纷纷独立.声援湖北的有.出兵支援的也有.湖北很可能成就大业.我要投效北洋军.心里不能沒有顾虑.”

    刘斜眼听了心里一惊.原來韦金珊并不傻.两军的大概情况.他也知道的差不多.于是假装知已地说:“这也正是宫保大人忧虑的事.清军虽然占领了汉口.但是兵力不足难以进攻汉阳、武昌.我们虽说有3万多人.但是战线太长.又苦战了七八日.以不到万人的队伍分守江岸20余里.也确有捉襟见肘之状……”

    韦金珊一声苦笑.点破说:“面对这种境况.袁世凯一面备战.一面和谈.这也是迷惑对方的一种缓兵之计吧.”

    刘斜眼听了心里一惊.一时无话可说.

    韦金珊说道:“不过我的心里是忠于朝廷的.如果我见了袁宫保.将有一份厚礼要呈上.”

    刘斜眼听了心中一愣.禁不住问道:“不知金珊大哥有什么厚礼将要呈上.能否点破.也让我心里高兴高兴.”

    韦金珊站起身來.到了寝室里看了一眼.看到张伯烈还在呼呼地大睡.他回到客厅里.悄悄地坐在了刘斜眼的身边.对他小声地说道:“此是一笔巨大财宝.如果袁大人得到了.一定能帮助他扩军备战.成就一番大事业.”

    刘斜眼一听说是财宝的事.心里不禁痒痒起來.催促着韦金珊说:“你就别卖关子了.透露点风声.也叫我心里痛快痛快.”

    韦金珊说道:“是这么回事.在乙未之年.广东附近的香山县西家庄路口.公韧去看望他的有情人西品.发现了一桩血案.11个人被杀死在西家庄路口……”

    刘斜眼惊奇地问道:“公韧发现了血案.你怎么知道.”

    韦金珊说:“我不是他的好朋友吗.他什么话都告诉我.公韧紧紧地跟着这11个作案的人.悄悄上了山.路过了一条小河.走过了一座木桥.又顺着一条荒凉的古道.看到这些人上了一个崖顶.进去的时候是11个人.出來的时候只剩下了1个人.这个人走到了木桥上.不巧又被一些盗贼截住.把他杀死扔进了河里.”

    刘斜眼又问:“以后怎么样了呢.”

    韦金珊说:“以后的事.不用说你也知道.公韧到了西家庄.看到了1个人正要拨开西品的房间.调戏西品.公韧上前相救.西老太爷也出來帮助.不料那个人却开枪打死了西老太爷.使公韧蒙冤进狱.”

    刘斜眼明知故问:“那个人是谁呢.”

    韦金珊说:“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你.奇怪的是.这个普通的命案.却又惊动了当时的两广总督李瀚章.这个事.公韧和我分析过來分析过去.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笔财宝是两广总督李瀚章的不义之财.我想把这个财宝献给袁宫保.当做见面礼.也好成就了他的一番霸业.”

    刘斜眼一只眼睛瞪着韦金珊.另一只眼睛却向旁边倾斜着.问:“那个山洞里的财宝.你们挖掘出來沒有.”

    韦金珊说:“还沒有.但是我知道它在什么地方.你说说.这个见面礼珍贵不珍贵啊.”

    刘斜眼听了哈哈大笑.说:“好.好.好得很.难得你对袁宫保一片忠心.只是这笔财宝恐怕只是竹篮打水一声空.你这个傻瓜哟.”

    韦金珊觉得他话里有话.不禁心中一惊.问道:“为什么竹篮打水一场空.我心中不明白.”

    刘斜眼说道:“有一句话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们好可怜哟.都被迷惑住了.不知道真正的布局人是谁.”

    韦金珊问:“依你说.真正的布局人是谁呢.”

    刘斜眼说:“那就是我呀.”

    韦金珊听罢大怒.说道:“不要胡说.你怎么会是布局人.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事.待这笔财宝献给了袁宫保.自然事情会有个了结.”

    刘斜眼说:“你还不信啊.听我慢慢给你说來.西家庄路口那笔劫案.原來是我巧妙布置.山洞里只出來一个人.也是我精心策划.不过我真沒有想到.从山洞里唯一走出來的人.竟被强盗所杀.不巧.我在西家庄的好事.又被公韧打乱.让我在西家庄出了命案.我想.干脆一不作.二不休.把此案嫁祸于公韧算了.于是我又设了圈套.就把这个事套在了公韧和三合会的头上.把公韧打入了死牢.谁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公韧竟被你劫走.以后的事不用再说了.你都知道了.”

    韦金珊说道:“只要那笔财宝还在洞里.我见了袁宫保大人自然就有了一份厚礼.”

    刘斜眼哈哈大笑说:“你是真可笑啊.可笑得有些可爱.我也怕公韧知道了这个秘密.时间不长.就把这些财宝挪了个地方.”

    “现在呢.这些财宝是不是还在你手里.”韦金珊又问.

    刘斜眼说:“你以为这些财宝藏在自己手里是个好事啊.实在是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日夜提心吊胆.唯恐消息一旦泄露.性命不保.现在.我早已把它伪装成茶叶.送给了袁大人.韦金珊呀.韦金珊.你这步棋不止晚了一步.而是晚了好几步.不过.你也是有用之才.把知道的情报献给北洋军.袁大人自然高兴.哪能不重用你.”

    韦金珊听了此话默默无语.

    停了一会儿.刘斜眼又像拉家常似地说:“你听沒听说过.香山三宝的事儿.”

    韦金珊说:“略微听说过.”

    “财宝与孙中山的事儿就不用说了.这两宝已成定局.只是有一本叫《太平韬略》的兵书.我还蒙在鼓里.不知在何人手里.”刘斜眼说.

    韦金珊笑了一笑说:“你算问对人了.这个事我知道.”

    “那你就说出來吧.到底在谁手里.”

    韦金珊淡淡一笑:“事关机密.哪能随便说出來呢.咱俩做个买卖怎么样.”

    “不知这买卖怎么个做法.”

    韦金珊说:“我说出《太平韬略》在谁手里.你也随便说出一些清军的事.互相交换一下.其实.清军不清军的.和咱们什么关系呀.也不过就是看看你的诚心.这也叫物有所值.”

    刘斜眼想了想.袁世凯说过.这部兵书比那一笔财宝都要值钱.可是自己连兵书在谁手里都不知道.以后还怎么下手.清军的一些秘密.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刘斜眼就说:“好吧.”就把清军的一些简单调动说了一下.然后又对韦金珊说:“该你了.”

    韦金珊说:“其实.这部兵书就在我的老朋友公韧手里.你再说.”

    刘斜眼又把近期清军的详细布置说了一下.又对韦金珊说:“你再说.”

    韦金珊说:“这部书原为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所作.被公韧的父亲保存在身边.该你了……”

    刘斜眼又把袁世凯和清朝内部的矛盾说了一遍.又看着韦金珊的眼睛.意思是该韦金珊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