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九十三章 给孩子安全稳定的关爱(第1/2页)异能人的前世今生
童年决定人格,人格决定命运。儿童需要安全稳定的关爱。频繁更换保姆、将孩子送到老家、寄宿制幼儿园或保姆处、躲藏超生、隐匿私生子女,在孩子的解读里,都是遗弃,成年后在亲密关系、身份认同、稳定的客体关系、安全感、信任感方面会产生诸多心理健康问题,会发展出特别多自我欺骗的方式,甚至可能导致自毁或攻击行为。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也是塑造人格的基地,而人格又决定了人的命运。关于家庭与个人的关系,本体心理学认为:家庭需要每个健全的个体所组成,只有个体发展了,健康了,整个家庭才能健全。然而,家庭中的问题是最多的,误区也最多,最难解决的是人格冲突,尤其是关于两价人格(依赖人格)。
心理的解放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需要人格的改变、修复,要冲出“家庭人格”的桎梏(以及社会面具人格的束缚,参考电影《面具人》)。人生要想达到成功,头等重要的是从所有那些属于家庭规条化的东西中解脱出来,从而得到心灵的自由与净化。
在家庭中,最令人痛心的重大误区和悲剧是——隔代寄养造成的严重心理问题。本来,有老人相助带幼儿是正常的事,但这只是表面的人之常情,很难把握分寸,往往是父母把孩子推给老人,自己不负责任。这也许是父母本人的依赖,或是过分注重自我发展,而忽略了孩子的心身需要和成长的关键期的任务。
一位老医生,有两个儿子。长子生了一个女儿,自出生那天,妈妈以剖腹产为理由就没有带孩子,没有喂奶,一直是奶奶日日夜夜当自己的“亲生女儿”带大的,直到孩子六、七岁。六年日日夜夜培养的感情可想而知。孩子对奶奶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都非常的熟悉和适应,奶奶对孙女的嬉笑怒骂、一声一息更是心有灵犀。这样形成了一种更强的、变异的“恋母”情结,即“恋奶奶”情结。这种心理扭曲很难纠正。一个幼年的孩子,在心灵上无法整合自己人格模式的冲突。她只能选择亲近熟悉的、安全的,对她有利的一种,这似乎是不可抗拒的,不可教化的自然选择。她与奶奶结成了坚不可摧的“联盟”,逆反抗拒着父母。虽然父母都是老师辅导,孩子学习是专长,可是孩子也不愿听家长辅导。试想这个孩子长大后将是什么样子?她将如何选择学业、职业、恋人、朋友?
一、隔代寄养对孩子成人后心理上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情扭曲:有70%~80%的人可能仍然沿用幼年的方式,甚至去寻找“爷爷、奶奶”一样的恋人,一样的公公、婆婆。一个年轻女子,可能爱上比自己大十几岁。几十岁的男人。
2.人格扭曲:她的人格可能永远保持幼稚的、过分渴望关爱和赞赏的自恋的状态。不愿意长大,不愿意承担个人应有的责任,自我中心,懒惰,仍会幻想周围充满了众星捧月般的关爱。他们会充满浪漫幻想。脱离实际生活,似乎一切都可以得到满足。
3.角色错位:有时他们似乎很懂事,懂得关爱老人,这仅限于他们特别依赖的人:而去关爱更多的人,他们会感到是负担,反而更需要别人来关爱自己。实际上,他们会在“无私奉献”与“极端自私”的两极中挣扎。他们可能在爷爷奶奶面前扮演一个儿子、女儿的角色。替代了父母,凌驾于父母之上。所以他们会排斥父母,总认为父母不孝顺老人,不如他们能陪伴老人。他们也的确更能理解、满足隔代寄养老人的需要。
4.人际冲突:个性的偏激与角色的错位,使他们有恃无恐,如果老一辈人是单亲的会更糟糕。这个孩子会替代了老爷爷、老奶奶的位置,居高临下的对待所有人。当然,他们有小大人一样懂事的一面,有共情的能力,较重亲情。在人际交往中了解老少双方的需要。
家庭关系中到处充满着这样的陷阱:父母和孩子都可能陷入自欺状态。信誓旦旦地说着谎而自己却不知;孩子认真的扮演自己心中的角色,扮演着“爱的天使”去孝敬祖父母,却伤害着自己的父母及更多的人;父母苦苦地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傻傻地期盼着建立一种亲密感情,却不知早已错过了最佳时机了;这一切付出与收获不能成正比的悲剧究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格的偏差,是幼年母子、亲子关系的失衡所造成的。
5.行为偏差:还有一些既依赖又逆反的人,(被动-攻击人格)他们在生活上处处需要家长照顾,可是又处处不满意,挑剔,发脾气。他们可能会过度迷恋一些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嗜好,如烟、酒、毒品、网络游戏等。一旦形成双重的被动-攻击人格,他们需要紧紧抓住一个可以依赖的人,依赖的事,然后又陷入矛盾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去排斥攻击别人、伤害别人。极端者,在他们失望之后,可以把失去爱的创伤,失去心爱之物的挫折,发泄到亲人身上,甚至虐待家长及亲人。他们遇到严厉老人时会多了更多的禁忌,失去孩子的天真,自由与创造力。
6.心身障碍:因他们人格和心理的极度依赖,可能会患各种心身疾病、神经症等等。如头痛、胸痛、哮喘、鼻炎、甚至血液病;以及抑郁、焦虑、恐惧、疑病、神经衰弱、强迫症等精神心理疾病。长大之后,女性可能会患妇科疾病,如痛经、不孕、卵巢肿物等。(例,某位女教师:恋父——晚婚——卵巢囊肿,童年母女关系很不好)
7.终极关怀失衡:他们会对生命担心、厌倦,甚至轻生、自杀,因为他们有与亲人“共生共死”的感觉,想去殉道,尤其是当他们尚未成年。祖父母就较早离开人世时。有一个中专生,由姥姥,姥爷带大,每天下学回家一进楼道就会喊:姥爷。我回来了/。十三岁时姥爷去世,后来她时常发作呕吐,且有三、四年从来不叫妈妈,闭口无言,陷入忧郁。
这时需要让她宣泄情感和悲伤,继续缅怀和祭奠姥爷。为什么母亲反而没事?因为已经独立了,尽了孝心,在生理上已经分化了。还有一些人虽然不是隔代寄养,但有严重“恋父”或“恋母”情结,也会出现相似的心理问题。例如:王某。女性,某院设计师,抑郁症。小时和父亲很好,十岁时父亲突然去世,悲痛无法宣泄和面对。十几年来一直否认父亲的去世,在心里幻想着他的重生,填表时从不填写父亲死去,也不能充分体会善良母亲的爱。她往往爱得很偏执,而排斥其他人。
8.心理基因的变异:幼年时,当一个孩子选择了某个亲近人的感情,便同时模仿、认同了这个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他会排斥其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方式。比如,一旦认同了奶奶,就会排斥父母,一旦认同了父亲,就可能排斥母亲。因为青少年在感性发展时期还不会进行理性的整合,他们喜欢并且习惯用自动化的、安全的思维模式。(似乎跟隔代的老人是最安全的、舒适的)。
更具深意的是:当孩子遗传了父亲、母亲的两种人格基因后。如果在平衡完整的关爱和教养方式中,本来是可以渐渐向双向发展的。但在偏爱的关系中,孩子往往选择了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无条件关注自己的人,那么他与之相适应的那部分基因人格也被激活、被打开、并促使这部分过度发展;而另一部分陌生的、有距离的、没有足够条件去打开、去发展的心理基因及人格特质。就会被压抑、埋没、阻抗了;渐渐的,这部分心理基因和能量只能用病态的方式去表达、释放,从而引起自己和自己做对,不接受自己的另一面,并且投射到父母身上,拼命反抗,所有人过分逆反时,有时反而会反掉了自己的特性和需要。鉴于以上原因,在偏爱的教养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成年后可能会出现过激的人格偏差和不良行为,也会出现奇怪的难治之症。一些癌症患者,多是早年失去过父母或过早成为单亲家庭者。这些人忽略了自己一部分潜能,内心充满矛盾冲突,自我抗拒、自我伤害、甚至不接受自己,要么自卑,要么求完美,理想化,总想做另外一个自己,甚至想做变性手术。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连环杀手,就属于“恋母”情节过重,过分认同了女性形象,过分激发了女性的那部分基因,不能接受自己是男人的现实。幻想被自己杀死的女人会变成自己的母亲,穿上她们的皮肤做成的衣服后,自己可以变成女人;还幻想自己死后可以变成蝴蝶去追寻母亲的灵魂。在他身上,男人个性的那部分基因被压抑,不能完全打开,使他无法享受一个男人的自信和快乐。当然,也有“恋父”而不过分或升华后正常发展的,如《沉默的羔羊》中的女侦探,所依恋的父亲是警察,她长大后也选择了同一行业。
二、调试方法
1.及早让孩子与隔代老人分开,但要保持适当的联系及情感的沟通。
2.父母要多尽些职责,多关心体贴孩子,给他们安全感、信任感。
3.父母要尽量与隔代老人搞好关系,以减少与孩子的对立冲突。在孩子面前不要过多指责老人的教育方法,私下里可以与老人商讨、建议,请老人理解与孩子分离以及转变教养方式的重要性。
4.充分认识到老人与孩子分离的困难性。因为双方均投注了过多的感情,彼此会产生过度的相互依恋,这种情感脐带很难剪断。
5.了解三代人各自的心理需要,感情需要。每一代人都要承担好自己的责任,避免角色混乱,避免替代他人的角色,同时还要防止自己应有的角色感缺失及角色累赘。
6.请专业心理医生协助做心理分析、人格分析、角色分析,做系统的家庭治疗,以促进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共同成长。
7.积极寻找家庭中有利于成长的资源,把关爱当成动力,接受特定成长环境的现实与问题,积极去解决。
三、个案分析
某女,28岁,教师,恐惧婚姻十年。表现在三个方面:
(1)谈恋爱七年,同居五年,无法结婚,害怕婚姻,害怕生活负担,怕生小孩负担不起,怕丈夫不可靠。
(2)与父母关系不好,从小被父母嫌弃,恨父亲,又讨厌母亲。
(3)与爷爷关系很好,老人今年已去世。小时候跟爷爷长大,没有奶奶,祖孙俩相依为命。
诊断:角色混乱,人格偏差。
背景:画家谱图时发现了家族中的许多问题——爷爷: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小儿子28岁时意外死亡);父亲:早年丧母,中年离异,后来又与前妻同居但不复婚。母亲:生下来时就有分离焦虑,因孪生姐姐出生后去世。母亲也体弱多病,依赖;咨客:早年跟父母和爷爷一起长大,备受爷爷疼爱。后父母离异对其打击很大,开始恨怨父母,从此扮演了奶奶的角色,关照爷爷,训斥父母,也照顾父母。
分析:三代人的生活都不完整,角色都有混乱,人格都有偏差,家庭序位不对,造成一代一代的恶性循环。每个人都强烈的渴望家庭温暖,可每个人都在相互伤害,相互抱怨,每个人都已失去自我,扭曲了人性。
通过对第三代人——大女儿的咨询治疗,使她认清了自己,认清了爷爷和父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究竟在渴求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于其他家庭的问题和特殊表现?使她从角色混乱、心灵扭曲中走出来,在爷爷临终前与之做了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