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七十五章 心灵环保1(第1/1页)异能人的前世今生
空净法师灵示:每一种幸福的获得,都与心灵净化或说心灵环保有关。
我们更需要心灵环保。
环保可以分外环保和内环保两种,外环保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内环保,则是对心灵环境的保护。
和之前的时代相比,今天的人们有了更多的环保意识,城市绿化也有了相当改善,不论在人们的生活区也好,在校园内外也好,都会有一种舒心悦意的感觉。由此人们开始了解,人居住在自然界中,就应该重视环保和绿化;而我们把绿化做好了,想破坏环境的人也会有所顾忌。
《阿凡达》是卡梅隆最成功的两部电影之一。这部片子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也倡导环保理念,认为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它甚至警告我们,如果再为某种利益肆无忌惮破坏自然,人类也终将进入一种悲惨的境地。
我不知道人类何时会面临这种外界的困境,但是我注意到,在心灵方面,我们已经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处境。所以我认为:和外环保相比,我们更需要心灵环保。
现在许多年轻人毕业后,不论本科生、研究生或是博士生,当他们穿过优雅的环境,步入整洁气派的办公单位时,却发现自己和这里格格不入。什么原因呢?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怎样学知识、怎样掌握科技,这些哪里都不缺,但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做个品性善良的人,却是缺失的。
了解到这些以后,不论我走进哪所学校、走进什么样的知识分子群体中,都会介绍佛教里的慈悲与智慧,以及传统文化中的感恩与仁爱。我认为这些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尤其对今天的学生来讲,比什么知识都重要。
欲望惯性让我们的心永不满足
贪、嗔、痴、慢、嫉是五毒,是心灵垃圾。清除了这些,再植入善心和美德,或许就是“心灵绿化”的意义了。
五毒的核心是贪欲,也就是欲望。一个有着太多欲望的人,是很难过得开心的。
当欲望在心里涌动时,我们会觉得必须要些什么。“我必须要买个手机”、“我必须要买部车”、“我必须要买栋房子”、“我必须要找个对象”、“我必须要有个美好家庭”、“我必须要什么什么”……有了一样还要一样,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就这样,欲望惯性让我们的心永不满足。
仔细想想,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吗?不一定。即使所有人都沿着这条欲望之路匆忙走着,有智慧的人也应观察一下心态,问问自己:我一定要这么走吗?这个方向对吗?
一个人生存于世,基本的衣食住行是要有的。缺了这些不行。但事实上,我们要的却不止这些,我们大多数的需要是一种攀比,“同事买房了,我也要买;同学买车了。我也要买……我们是一样的,他们有我没有,怎么行?这不就赶不上他们了吗?”
今天的大学生也在攀比。和过去不同,过去的大学生比读书,为吃饭穿衣发愁,但现在比名牌,“别人有名牌。我也要有;别人有两套,我要三套……”老师们肯定注意到这些了,但老师们想的也是赚钱、求高位,哪有时间引导学生?
当欲望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整个社会解不开的心结,每个人就只有不停地寻找。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进入社会。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里不停寻找;从小人物到大人物,人人都有自己想要寻找的东西。
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很多人说:“我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是大家看看:到死为止,有谁真正满足了?
因此,尽管这是潮流,我们不得不追随。但在你追随的过程中,如果能适时反观自己,也看看身边人的状态,或许你会有所醒悟:原来这些真不是我需要的,只是别人追求,我也跟着追求而已。现在是放下的时候了。
痛苦伴随每一种生活方式
假如我们执迷不悟,在习惯性的追逐中,可能品尝最多的就是痛苦。因为你即使得到了,也不满足,欲望会让你一再抱怨:“为什么别人命好,我却这么不幸?”
其实,你也不是不幸,因为痛苦伴随每一种生活方式。
有一位刚出家的比丘,每日坐在硬垫上,以苦行方式学习佛法和禅修。这时候他看到方丈和尚坐着舒适的坐垫,有地位有权力,做什么都能自行安排,非常羡慕,“能当上方丈多好,不用像现在这样受苦。”
等他真的坐上方丈位子,成了大和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来了,管寺院、带徒弟、弘扬佛法……太多的压力和责任又让他羡慕起小沙弥,“他们的日子多幸福啊,自由自在,哪里像我,这么多束缚!”
此时他明白了,一个人如果不会自得其乐,在这个位置上痛苦,换个位置也一样痛苦。
有些同学可能也羡慕老师的生活,“他们有工资、有待遇,有家、有车、有房,多享受,而我却要天天在这里苦读书,学习压力大不说,还要花家里的钱。”
但等你当了老师、成了家,要照顾上面的人、要照顾下面的人,要做好工作、要看人脸色,同时还要处理家里家外的琐事,那时候,你肯定会羡慕自己的学生,“他们多单纯、多开心、多自由啊,我再也不会有这种生活了。”
如果我们不喜欢眼前的处境,能逃避得了吗?逃避不了。到哪儿都一样。即使你出了家,像在我们学院,出家人也要自己做饭、洗衣、料理生活,而且要从早到晚闻思经论,比你们还忙。也有好吃懒做的,觉得在家生活苦,到那里出家,原本想的是过清闲生活,结果比以前还苦。
再说压力,出家人的压力不比你们小。真正的出家人不是要求什么、争什么,他是要看破、放下。但这个很不简单;而且他要肩负起弘扬佛法的重任,这个更不简单。因此,没有一股心力撑着,没有一定的修行力量。是走不下去的。
前后想想这些道理,其实快乐什么时候都是有的,只不过,你需要用知足的心态,才能体会到它。
舒展你的心灵
怎么才能知足呢?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教育,心灵教育。
心灵教育可以让我们的心态变得温和、调柔,甚至时常处于一种开心的状态。佛教认为,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对自我太执著了,而要化解这种执著。就要学习慈悲的观念,了解因果的道理,进而以前世后世的格局认识生命的真相,这样慢慢地,你的心灵就被舒展开了。
没什么想不开的。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我们的心灵有很多面向,学习理论或技术技能,可以让你对生存有把握,但如果缺失心灵教育,不论在学校读书还是到社会闯荡,都很难真正开心起来。一旦碰壁碰多了,说不定会越来越缺乏自信。以致内心失去韧性,走向绝路。很多学生自杀,就是因为少了这方面的教育,太脆弱。
“我找不到人生的答案”,这是一个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其实你把心态放开,多一些包容。也不至于那么想不开。
当然,逆境来了,谁都不好调整,所以提前有个准备是明智的。怎么准备呢?我们可以这样观察和思考:
如果你喜欢攀比,我建议你不要往上比。往上比。别人有房,你要有车;别人有奔驰,你要有宝马……这么比,你总有比不上的,总会痛苦。要经常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很多同学看过《1942》,看了以后,都觉得现在太幸福了,把自己扔进那样的场景里,可能连活的力气都没有。
如果你只在意眼前,我建议你看得远一点,不仅是物质层面,还有精神:要懂因果道理,要为心灵在这一世乃至来世的成长作些思考。
如果你只顾自己,我建议你多关爱他人。你可以学学儒家文化,孝顺父母,约束自己,学着与别人相处。你也可以学学基督教思想,以博爱胸怀为人类着想。我觉得,西方好多思想家及诺贝尔奖得主的影响力,就与这种信仰有关。毕竟,站得高才看得远。
当然,更广大的爱在佛教。在这里,你将被引导关爱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生命,有了这种慈悲境界,怨敌都可以成为最亲密的朋友,还有什么仇恨或看不惯的呢?
因此我认为,学校教育里最需要的就是爱和慈悲的课程。只有通过这种训练,我们才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人品,让他们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如何在将来工作时与他人合作等等,利益非常大。
人性本善
我们的心是可以训练的。
很多好运动员不是天生就完美,之前也有缺陷,他们的身体是在经历上千次、上万次的训练后,才变得柔韧有力、运用自如的。同样,当我们被惯坏的心态,经由爱和慈悲的训练,研究教理并进行禅修后,也可以进入一种善的、宽广的状态。长远看,这种心态的利益远胜于文凭的意义。
那是不是人人都可以进入这种状态?
是,因为人性本善。自从荀子提出“人性本恶”以来,至今有很多人认同这种说法,并对人性感到失望。不过,最近西方科学家却用实验证明了孔孟的说法:人性本善。
他们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一个“不幸的成年人”在一群十八个月大的幼儿面前试图完成各种任务,却不能成功。比如,他“不小心”掉落一顶帽子或什么东西,想捡起来却做不到,诸如此类。这时科学家看到,“幼儿们都伸出援手,帮助成年人完成了任务。”多次实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由于实验对象只有18个月大,科学家认为,“孩子们帮助他人的行为是天生的,而不是被教育或模仿得来的。”
这就是人性本善。如果进一步探究,佛教所谓“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佛性”的理念,应该更有说服力。佛性就是我们的善良本性,每一个众生都有,它犹如虚空一般清净无垢,并恒时散发善的光辉,有无穷功德。而一般人不能体现这种力用,是因为我们这个佛性,被无明障垢遮蔽了。
不过,障垢是暂时的、不真实的,可以去除。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明白所谓修行或说心理训练的意义了。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当我们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首先会明白一点,就是欲望的过患。欲望毁坏了太多人的正常生活,一旦正常的心态被它扭曲,人会变得躁动不宁,进而在无尽欲望的推动下,不断追求、攀比,陷入种种痛苦。
正因为如此,佛教会根据一个人知足与否,分判他是贫是富,而非简单依据他有多少财富。诚如《佛遗教经》里所说:“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