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亲爱的,我们不必取悦别人(第1/1页)异能人的前世今生

    天力灵示:讨好取悦别人是内在无价值感的外在投射,在童年时,我们都是弱小的,无助的,需要强大的父母的保护和照顾,需要依附于父母而存在,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最大的营养。

    但是家庭不一定完全以这个孩子为中心,有时父母沉迷于个人爱好,有时父母忙于事业工作,家庭中有多个兄弟姐妹,父母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无形中,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采取了讨好的方式,迎合父母的喜好和需求,让父母满意和开心,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通过委屈自己做个好孩子来得到父母的关注。

    当这种机制第一次有效之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人格面具——好孩子。乖,听话,懂事,察言观色,做父母喜欢和期望的事情,成为父母想要的那个好孩子。当这种模式固着之后,慢慢的就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了一种习惯,在权威面前,在上司面前,在领导面前,在自己的伴侣和朋友面前。

    讨好的孩子内在潜意识中是恐惧的,愤怒的,压抑的,委屈的,因为要讨好,我们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却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因为每一个人都不会尊重一个跪在地上的人,认为这是你应该做的,你付出了却得不到相应的反馈和回报。

    所以讨好的孩子会伤心,蕴藏着巨大的愤怒和悲伤,一旦长期得不到尊重和认可,委屈和愤怒就会找个机会猛然而出,“我都这样了,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还这样对我,不尊重我,不爱我!”一旦愤怒爆发后。恐惧就会油然而生,因为愤怒会使得依附的对方远离,而讨好的孩子的人格又没有建立,恐惧对方的抛弃和离开自己。恐惧占据上风,立马悔过,又变成讨好的孩子跪倒在对方面前,重复原来的模式,呜呼悲哉!

    讨好的模式是与自己和世界的隔离,对内在的自己是不尊重的,拼命的压抑自己,伪装自己,让自己的感受委屈,让自己的灵魂在悲泣。远离自己心灵的家园,灵魂的居所,长期漂泊在灵魂之外;同时因为讨好的模式又隔离了与他人和世界的关联,只是一个虚假的面具在与世界交流,依赖在别人之上。与世界也没有建立良好的联接,无力的微笑和顺从却没有得到过他人真正的尊重。

    这种模式导致内外皆空虚,一个人时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不会照顾自己,渴望他人来照顾自己,努力往外求,与他人相处时。无法真实的呈现和表达自己,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最后伤人伤己。

    所以讨好的人在日常会出现许多的身心问题,因为长期的内在负面情绪的压抑,又无法表达真实,慢慢的由细小的问题累计成大病大灾。比如特别敏感。在乎他人的评价,渴望他人的夸奖和认同,喉咙容易出问题,偏头疼,胸闷。肩膀手臂酸麻,视力容易出问题,情绪低落等。

    如何从讨好的模式里出来,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痛苦往往能唤醒我们内在的灵魂。因为这个面具已经与你的血肉连在一起了,往往成长的契机在于现实关系的破碎,当讨好在婚姻,生活,朋友等各种关系中无法发生作用时,导致个体内在的崩溃,特别痛苦纠结挣扎时,我们才会去反思是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到底是怎么把这一切弄成这样的,我们开始反观自己,反思自己,由此开始自我内在的成长之旅。问题皆有起源,有其果必有其因。回归到原初的事件,才能正本清源。这个过程往往是漫长的,是痛苦的,却又是成长的必须,成长后得到的快乐和自由却是无可言说的。

    要打破讨好的模式,重建新的模式,我们需要先清理自己过去压抑的悲伤愤怒和痛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知的状态,睁开第三只眼,看着人际关系中的自己,当自己讨好的念头起来时,或者讨好的事情发生后,自己慢慢觉知,原来我采取了讨好的方式去面对这个世界。

    觉知是成长的开始,慢慢开始写生命成长日记,将自己过去所发生的类似的点点滴滴的事件都记录下来,深入的觉知自己的记忆,然后慢慢的回溯到自己的童年,回到原生家庭中,仔细的体会当时自己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会出现很多的记忆和场景,都将其记录下来,在做这些的过程中,你许多的尘封的记忆都会慢慢的浮现,许多的情绪都会呈现出来,你会发现那个可怜巴巴的,满含眼泪,瑟瑟发抖,战战兢兢,心存渴望,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的“内在孩子”。

    学会自己去陪伴自己,爱自己,然后慢慢的接纳自己,抚慰创伤性缺失,慢慢的建立新的人格模式,呵护它慢慢成长,然后与社会现实接轨,如果你缺乏这个能力,可以请你相信的专业人士来陪伴自己,陪着自己走过这条荆棘之路,这是一段漫长的过程,唯有爱,无条件的爱,大无畏的勇气,才能陪伴着自己走过这个过程,成为一个人。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我们无法消灭情结,只是我们不再让情结拥有我们,而是让我们拥有情结。”深深的呼吸,接纳自己的讨好,微笑的看着那个“伤心的孩子”,用温暖的心和爱包裹着ta,告诉ta:“不管你是怎样的,我都爱着你,我的宝贝,我永远在你身边,保护你,陪伴你”,然后挺起胸膛,带着ta一起同行,走上新的人生之路。

    讨好别人的人,通常温和友善、慷慨大方,喜欢帮助别人。他们对别人的需要非常敏锐,但却常常忽略自己的需要。对他们而言,满足别人的需要比满足自己的需要更重要。然而,对自己的事情,他们却很少向别人提出请求,也绝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意愿……永远为其他人着想,永不。但内心却为此矛盾煎熬、痛苦不堪……

    我们都有被人接纳的强烈渴望,也都有在他人面前留下美好印象的理想化追求。可是你知道吗?如果长期地过度取悦他人,一贯地表现出慷慨、热心、乐于助人,永远为他人着想。永不,但是内心却为此矛盾煎熬、痛苦不堪,不仅会形成心理病症,而且会助长他人的情感剥削。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助人型」的影子,就好像有这样一个古老的原型住在我们心底。差别在于,我们在迎合和帮助他人的同时是否能做到尊重自己的内在感受和原则?在悦纳他人和过度取悦、丧失自我之间,能不能把握好分寸拿捏的平衡?

    你是哪种取悦者?

    救世主情怀

    他们缺乏人和人之间应有的界限感,自我感薄弱,并且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他们认为自己对整个世界负有责任。因此,一旦有人向他们发出求助信号,他们就会本能地、忘我地展开行动。然而,当一再地卷入到他人的问题中,并且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之后。他们也会感到懊恼不已。

    分析:

    你的行为,让人既痛又恨。痛的是你的内在已经积累了太多的委屈和愤怒。恨的是,你是一个依靠别人的感激而活着的人。

    建议:

    第一步,请你制作一张清单,写下你内心完全无法拒绝的五个人。

    第二步,从最容易的那个人开始,使用「我-我-你」的方法给这五个人进行反馈。例如:「我发现你每次午饭时间都需要我下楼帮忙带买,我感觉不舒服,你能理解到这一点么?」

    第三步,写在纸上,大声读给一个朋友听,请他与你做角色扮演。并给你反馈。

    超有服务精神

    这个类型常常被赞为「超有服务精神」,而且他们确实能从服务他人中得到莫大的满足。在一个团体中,诸如沟通、跑腿、打杂之类的琐碎事宜,总是会被他们义不容辞地包揽下来。自然,当有人求助的时候。他们会很乐意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你向他提出某个邀请,他永远都会说「yes」!

    分析:

    只接受、不付出的人,内心充满了自私。只付出、不接受的人,内心充满了骄傲。

    建议:

    静心,练习付出与获取的平衡,感觉具有接受性。静静地坐着等待,使自己成为一个容器,成为接受的一端,就好像你在等一通电话,你只是等着。两三分钟之内你会感觉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力量包围着你,充满你的内在……

    快乐和谐的维护者

    他们喜欢置身于宁静和谐、波澜不惊的人际氛围中,如果周围有人不高兴,他们也会跟着紧张起来。因此,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他们害怕冲突、纷争、别扭和不快,以至于宁可委屈自己的感受和意愿,去迎合别人的需求,向别人做出妥协和迁就。

    分析:

    你的功课,更多是学习如何不被别人影响。你可能觉得把注意力放在身边的人和事上,让你有一种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让你觉得安全。你需要重新回归到自己的中心。

    建议:

    练习自我意识。在早晨进行预演,晚上回顾自己的进步。

    针对取悦者的练习

    一、练习自我意识

    每天用一分钟的时间想想以下问题:「我在别人的要求和感受上投入了多少注意力?为了别人的需要,我投入了多少时间?当看见某人或某事需要我帮忙的时候,我会做些什么?我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别人对我的期待?」

    清晨预演:早晨刚醒来时,通过几分钟的呼吸训练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对自己说:「今天,当我的需要和别人的需要都出现时,我要练习平等的付出和接受。而且我将以开放和慷慨的胸怀去做,我将发展内在的生命力,关注自己的幸福。」

    晚上回顾:晚上临睡前,花几分钟的时间回顾今天所取得的进步。坦诚地问自己,「今天我是如何平等的付出和接受的?对自己有多么慷慨和坦率?有没有达到对别人的那种程度?有没有花时间满足自己的兴趣和需要?」

    二、练习采取行动

    取悦者往往认为,想要获得别人的承认以及关爱,就必须满足别人的需求。因此,请你每天主动询问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而且有意识地将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另外,内疚感和罪恶感会妨碍你关心自己,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假如,你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开始紧张,可以将它视为一种信号,意味着你对自己的需求不够重视。

    三、练习反思

    反思练习至少每周一次,每次用几分钟时间,而且要在安静的地方进行。反思的内容是你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你所忽略和需要恢复的基本原则是,平等、自由地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你的最终目标是认识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和承认并不依赖于别人对自己的需要,也不依赖于自己为别人付出了多少。然后,请想一想,接受这些事实,对你的生活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