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 下一步规划(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被套上一条无形的枷锁.任何人恐怕都不能轻松.文远在众人面前当中宣布对王越的任命.就是把消息放出去.给巨鹿所有心存不轨的巨鹿豪族敲个敬重.不过一棍子打下去了.甜枣自然是少不了的.豪族也是人.而且还是是在汉末天下间势力极大的一群人.文远并不想彻底得罪他们.招致天下群雄的围攻.

    所以文远紧接着又道:“对我巨鹿心怀叵测的世家豪族.我是绝不会手软的.不过我并不是赶尽杀绝.而是给他们指明其他的出路.你们也看到了.甄家是中山国的豪族.有田亩数百顷.佃农徒附万余众.可是他为什么肯逐渐撤出在中山的产业來到巨鹿.他为什么肯对我巨鹿忠心耿耿.就是因为.他的产业比之前扩展了数倍.他的资财比以往更加殷富.”

    最后.文远斩钉截铁的道:“所以.只要是真心肯跟巨鹿合作的地方豪族.绝不会被我张辽逼得沒有活路.而会像甄家那样.和我巨鹿一同发展壮大.互利共赢.”

    “甄俨愿竭尽全力支持主公.”甄俨慷慨激昂的道.

    文远赞赏的看了一眼甄俨.自打将甄俨绑在巨鹿这座战车之上.甄俨对自己的称呼不断的改变.从起初的张老弟.到之后的太守.将军.再到现如今的主公.可以说如今的甄家的利益与整个巨鹿已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甄俨对自己已经无比的忠诚.他的立场在悄然不觉之中发生了蜕变.开始由商入政.

    是时候给甄俨加些担子了.文远思忖一阵道:“甄俨.自即日起我巨鹿鼓励工商.命你以甄家商会为基础.组建巨鹿商盟.欢迎各方世家豪族加入.我要让天下豪族知道.只要是诚心跟着我张辽的.我绝不会亏待了你等.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比起经商.获利何止天差地别.”

    甄俨恭声应道:“甄俨领命.”

    中国古代一向是重农抑商.经商之人一向地位低下.不受世人尊崇.不过身为现代人的文远自然知道商品经济对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巨大推动作用.所以他决定鼓励豪族放弃土地.发展工商业.

    虽然这一步一下子跨越了千年.文远自己也感觉迈的有些大很可能会扯着蛋.不过为了不使巨鹿成为世家豪族的公敌.为了将土地从豪族手中还给百姓.这一大步虽然有些风险.不过还是值得去做的.

    好在如今有中山甄家的成功事例摆在面前.相信会有不少豪族愿意加入到文远的阵营当中.虽然前面的艰难坎坷仍然会有不少.不过只要成功将天下豪族分化.拉拢一派.打压一排.文远自信有能力应付日后的变化.

    一个诛杀瘿陶胡氏和曲周夏氏的事情扯出那么多关联的利害变化.由不得文远不小心谨慎.结束了这个议題之后.今天议事的重头戏來了.下一步文远该怎么做.改走向哪.

    众谋士纷纷进言道.

    “主公.某以为瘿陶虽然失陷.然我军主力尚存.只需紧守城池.再调上党之兵來援.到那时谅他袁绍有何能为.”第一个进言的的是李历.此人曾是韩馥时代的冀州治中.也是个有才之士.日后的巨鹿郡丞之位.就交给他了.

    “上党援兵未到.眼下敌我兵力悬殊.坚守确为上策.只是如此一來下曲阳或可守住.只怕其他县邑……”崔琰手捻长须忧虑道.身为文远帐前主簿.他最知巨鹿兵事.如今巨鹿之兵除了南线有马延的五千正兵屯驻以外.其余军士几乎全数集中在下曲阳.若是袁绍真狠下心來攻打各处县邑.就凭各县城中的一千辅兵.怎么可能守得住.

    屯田校尉韩浩也进言道:“浩也有一点忧虑.眼下刚过秋收.各县百姓田租赋税还未上缴.瘿陶失陷.我方已经损失粮草数以百万计.若是其他县邑再被袁军攻下.那來年我军的钱粮恐怕就无以维系了.”

    文远沉吟点头.韩浩的话不无道理啊.本來今年因为大旱粮食减产.如今袁兵占据瘿陶.府库中烧毁的百余万斛军粮不说.只是瘿陶一地的损失的秋粮就在数百万斛以上.接下來一年赈济百姓.还要和袁兵作战.万一其他郡县再遭了兵灾.那文远刚刚开始有点放开的裤腰带就不得不再次勒紧了.

    文远目视身侧的郭嘉道:“奉孝以为该当如何.”

    郭嘉起身向文远行了一礼.深邃的眼神中闪过一抹睿智的光芒.微笑道:“主公.某以为如果让袁兵无暇分心攻打城池.最根本的办法还是给袁兵最大的压迫力.可是眼下我军兵力不足.野战处于弱势.只能等到一月之后上党的兵马來到.现在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援兵到來之前想办法把袁兵钉在瘿陶.”

    文远眼神为眯.喜道:“观奉孝神色.莫非已有成竹在胸了.”

    “某有一策.只需如此这般……必可让袁绍老老实实的呆在瘿陶.”郭嘉眼神中闪过一抹得意的微笑.

    文远大喜过望.道:“奉孝此计大妙.”

    有了应对之策.文远紧绷的心顿时轻松不少.下一步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目标都已经明确.接下來还有重要的一环外交.

    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既然已经和袁绍撕破脸了.就沒有什么可藏着掖着的.任何与袁绍敌对的势力.都是文远需要团结的力量.要么不动.一旦行动就要将袁绍彻底击倒.让其永无翻身之日.

    不过在展开外交行动之前.文远需要一个名正言顺.而且响亮的口号讨伐袁绍.

    檄文.在这个时候就排上了用场.

    文远当即令沮授、崔琰、李历三人草拟一份檄文.檄文拟就之后.即日送往各方.最后文远还刻意留下崔琰.交托给他一项重任.

    安排完这些之后.文武们相继散去.文远独自一人走入后堂.前面的政事暂时告一段落.后院的事情还有够他头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