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横刀夺将(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壮哉.”席上顿时发出两声赞叹.文远回头看时.只见关羽端起酒碗來到文远身前.道:“失礼了.张将军义薄云天.某佩服的很.心痒之下冒昧前來敬一碗酒.聊表敬佩之心.”

    此外孔融身后也站出一八尺高的蜂腰猿臂的年轻将军.此时也端着一碗酒來到文远身前.

    “这位将军是.”文远侧目道.因为这员将军坐得靠后.此前文远一直沒有注意到此人.此时一看.只觉这员将军仪表堂堂.威武不凡.顿时留了个心眼问道.

    那威武将军拱手道:“某乃东莱太史慈……”

    “太史慈.來來來.干了干了.”文远不禁一惊.文远看出他非仪表不群.不想此人竟然是太史慈.此人是青州人.自己居然沒有想到让裴元绍、国渊留意一下他.

    太史慈.了不得的将领啊.弓马武艺不在话下.单是他的信义便是文远钦佩的.此人神庭斗孙策.立杆招降兵的典故被演义传的神乎其神.成为流传千年的一段佳话.

    想想也对.如果按照历史的进程.此时太史慈确实应该出现在孔融帐下.不想文远毕竟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事无巨细什么事情都记着.这大半年时间一直忙着冀州战事.居然把青州还有这样一员虎将的事情忘了.

    不过还好.现在还不晚.貌似现在太史慈还沒有离开孔融转投刘繇麾下.时间还有.机会也还是有的……

    一念至此.文远笑的越发亲切了.嘴角翘起仿佛带着令人忍不住亲近一番的神奇魔力.那学自刘备的招牌式笑容.令人看着禁不住心暖暖的……

    而魅力大师刘备看到自己的猎物太史慈和二弟此时都按捺不住上前结交文远.神情早已经瞬间石化……

    一场宴席.审配最终被文远送回魏县袁绍城下.虽然沒有招降审配.不过比较得失.这种无形之中得到的好处比失去的远要多得多.这就和千金买骨的典故道理差不多.且不说关羽、太史慈这些忠义之人对文远生出亲近之心.经此一事.文远爱惜人才的美名定将被传遍整个天下.

    郭嘉长于行军布阵.设定战斗计划.而沮授为人处事的能力.对大方向政策的掌控却是郭嘉不具备的.两人各有所长.能得此二人相助.确实是令人心里踏实的事情啊.

    安排完审配.接下來自然是讨论下一步战事.元城大败.袁绍领着七万败军前往魏县屯驻.魏县百里以西.便是袁绍的大本营邺城.可以说袁绍如今已经被逼到绝路上.已经无路可退.若是再遭败绩.便再沒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文远站起身來道:“诸公.袁绍新败.士气低落.我们应该乘胜追击.不给袁绍任何喘息的机会.攻下魏县.直捣邺城.如此冀州可定.”

    群雄凛然起身答道:“请盟主吩咐.”

    文远肃然道:“元城初定.大军不可轻动.我欲遣一员大将为先锋.当先攻打魏县.不知诸公何人敢当此任.”说罢.以目扫视堂下群雄.

    平定三城.自然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胜利果实.这个时候大军显然不适合立即出动.可是追讨袁绍势在必行.所以文远才决定派出一先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许多人不敢应声.袁绍虽败.兵力却未曾折损.如今屯驻在魏县的兵马还有七万之众.群雄之中少则三千.多则五千众.这么一点人马过去.还真不够给袁绍大军塞牙缝的.

    不过肯出面的也并非沒有.刘备在底下考虑了一番.一咬牙站了出來.

    “盟主.末将愿领兵往.”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或许在常人眼中看上去凶险无比.不过在刘备眼中却是机遇.正因为别人不敢.此时刘备站出來.才显示出他的不凡.也可获取他目前正急切想要的名声.

    果然.刘备一站出來.众人的目光顿时向他注视过來.一个个看着或钦佩、或感慨.

    “好.玄德公忠义.张辽佩服.”文远满眼深意的看了刘备一眼.能常人所不能.此人果然是个枭雄.

    “盟主谬赞了.备堂堂大汉宗亲.理应为大汉尽一份绵薄之力.”刘备慨然道.不过他肯出兵.除了因为可以获得一个好名声之外.其实还另有隐情.

    或许是天生的敏锐直觉.刘备在文远身边总觉着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压迫感.就如同猎物遇上天敌时会提前有所感应一般.这种感觉迫使着他本能的想要离文远远一点.

    而且他刘备也不是傻子.敢站出來.自然还有后话要说.

    只见刘备语气一转.道:“只是末将兵微将寡.孤身前去恐挫了我联军的锐气.不知哪位将军愿于备一同前去.”说罢.他的眼神就直勾勾的望向孔融.

    不用说.刘备也在打着太史慈的小九九.

    孔融被刘备一番直视.脸色有些挂不住.起身道:“融愿领本郡兵马与玄德一同进兵.”

    刘备脸色一喜.看向文远.直等文远答应.

    谁料文远沉吟一下.呵呵笑道:“文举公(孔融字).前日康成公听说文举公來到冀州.特命弟子送來书信一封.说这几日要亲自到军中见一见故友.公还是留下來吧.可由别人随玄德公同行.”开玩笑.文远正打着太史慈的主意.怎么能让他这个时候溜走.况且有魅力大神刘备在太史慈身边转悠.文远也不放心.

    “当真.如此我便在此等着康成公.”孔融惊喜答应道.他本來就是操笔杆子的.对打仗并不热衷.如果不是为了表明立场.馆陶会盟他都未必肯参与呢.此时一听文远的建议.孔融忙不迭的点头答应.

    “诸公还有谁愿与玄德公一同进兵.”文远又看了看群雄.

    “孙瑾自会盟出战以來.寸功未立.此战愿与刘将军一同前行.”

    “末将窦能也愿领本郡兵马前去.”

    两路诸侯从堂下站出.正是常山相孙瑾.中山相窦能.如果只是一路诸侯前去.自然是再强悍也抵不过袁绍的七万大军.而如今三路兵马一起前去.合在一起也有万余众.做先锋打打秋风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见有刘备做出头鸟.此二人沒多做考虑站出來愿意同行.

    三人当即拜辞而去.只是在离开时.堂上谁也沒有留意到刘备眼中一闪即逝的忿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