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亲历腹地(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隔了三五日功夫.
“主公.邺城那边王越那老小子來消息了.”营帐外.周仓风风火火的进了帐中.递给文远一张信封.
文远展开信件仔细看了一遍.眉梢上一抹喜色流露.此刻终于等來的王越的消息.文远之前盘算良久的计划终于有机会施行了.
一念及此.文远冲周仓道:“去请沮授、郭嘉两位先生前來议事……”
不一会二人都到了帐中.三人在一起商量至深夜.收在帐外的周仓只听见帐中不时传來沮授和郭嘉激烈的争辩声.直到最后.二人才垂头丧气的出帐离开了.
第二日.文远擂鼓聚将.接着一系列的命令下达.刘备、田楷、孔融、孙瑾领本部兵围斥丘.管亥、郭祖领五万黄巾围阴安.两路兵马克日拔营起寨.分别北上南下.
而就在当夜.文远也全副武装的站在大营当中.他的面前.两万两千八百名巨鹿军士整装待发.
两万多军士排成整齐方正的阵列.所有人一动不动.表情庄重严肃.宛如一尊尊雕像肃立.自有一股肃杀的气势凝聚当空.
尤其是每一块方阵中的每一个军士.前后左右的距离都间隔相同.两万多军士保持一样的动作.如此雄壮的场面委实令人动容.
巨鹿军.经过这些年的征战.已经愈发成熟了啊.瘿陶之败并沒有把巨鹿军击垮.他们很快的舔舐完流血的伤口.再一次的投入到最激烈的战斗中去了.
望着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排成整齐队列的巨鹿军士.文远心中无比骄傲.高声喝道:“兄弟们.你们准备好了么.”
两万军士齐声吼道:“时刻准备着.”声音整齐划一.震彻苍穹.
“我巨鹿军的口号是……”
“敌兵在前……一往无前.有我无敌.”
“敌兵在后……以我鲜血.护我兄弟.”
文远慨然大喝.两万余人用尽全身的力气回答.
文远满意的点头.这才是真正的军人.勇敢的.顽强的.跟他们相比.那些青州黄巾、那些诸侯兵马就是一盘散沙.
身边.骑在马上的郭嘉乖乖的闭着嘴.一直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文远的他此时也明白了文远的信心源自何处.这样的军队.确实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
文远回头看了看坚决要与自己一同出征的郭嘉.不由的.文远想起了昨夜与沮授、郭嘉意见上的争执……
“计划大致就是这样的了……”沮授和郭嘉二人來到文远帐中.文远和盘托出了自己考虑良久的计划.
“主公要亲自领兵前往邺城.不行.这样做太冒险了.”沮授立即表示了激烈的反对.
郭嘉也劝谏道:“主公三思啊.可是邺城有守军五万余人.魏县有守军七万余人.主公绕道攻打邺城.主公只带两万兵马前去.若到时候突围为不出.又被袁绍切断粮道.主公和这两万巨鹿军就全军覆沒了.”
“是啊.何况主公何必亲自置自己于险地呢.只需派一员大将去就行了吧.”
“……”
二人你一眼我一语的说个不停.文远一直默默的听着.文远本來有好多话回答.可是一直沒有插话.待沮授郭嘉说完.文远只说了两句话.
“只有我亲自去.才能吸引到袁绍足够的注意力.”
“而且我相信我的军队.就像相信我自己一样.”
最后沮授、郭嘉无奈的败下阵來.他们知道主公的性子.只要是文远认定的事情.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來.抗议无效之后.他们只能完善文远制定下來的这个冒险计划.
首先.分出一部分兵力拦阻阴安和斥丘的的袁兵.接着.就是文远精心挑选两万兵马.绕过魏县县城深入敌境.径直向邺城进发.
看到所有人已经准备就绪.文远手臂一挥.两万巨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军营.在夜色之中向西行去.
此次孤军深入.文远挑选了两万巨鹿精锐战兵.八百玄缨卫也追随在文远左右.这两万多巨鹿兵都是文远巨鹿的老班底.是十几万联军中的精华.可即便如此仍让沮授、郭嘉激烈反对.可想而知文远此行的艰难了.
两万军马静悄悄的在黑夜中行进着.除了身上甲叶行走之中碰撞发出的轻微剩下.沒有人多说一句话.
赵云、徐晃领着两千骁骑营走在前面.文远的八百骁骑营和两万军士随后出发.随行的还有张颌、高览、周仓、杨义等几员大将.魏县只留下郝昭的上党军和一些降兵、辅兵.计三万余众.此次作战.文远可算得上精英尽出了.
值得一提的是.太史慈似乎和赵云最近走的挺近.主动要求留在文远军中听用.他本是孔融的客将.并沒有拜孔融为主.孔融已经暗地里答应接受文远调度.所以并沒有在此事上阻挠太史慈.
只是太史慈同样暂时未拜文远为主.文远只将他调到赵云身边.反正军中的气氛摆在那儿.只要你太史慈肯來.就不怕你日后不被这支军队融化.得到这员大将的效忠.在文远看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此外.文远此次出兵.还跟随有千余辆辎车.这些辎车上满载着粮草军械.足够两万大军一月之用.
由于全部是精锐的巨鹿兵.一路之上行进神速.从魏县向南沿着漳水划了一道弧线.到第二日黄昏的时候.文远的兵马已经出现在魏县正西百余里里的地方了.
行军一日一夜.文远令稍显疲惫的部卒停下埋锅造饭.趁着天色未黑.自己和张颌等几员大将去寻赵云.
赵云之前在头前开路.见文远赶到.立即领着文远去看一处那处早已选好的地形.
赵云指着眼前一片平旷的土地道:“主公.此处南邻漳水.河水宽阔.足够供全军引用.沿河二十里内.只有此处地势略高.不必担心袁绍水攻.我军可在此安营扎寨.竖立坚城.凭着一月之粮.又背水而战.定能顶住袁绍大军來攻.到时大军从后袭至.两下夹攻.胜算极大.”
文远仔细看去.点了点头.只见一条宽阔的河水横贯西东.举目望去.两万尽是地势平旷的土地.除了一些树木和极目所至看到的一些残破村落外.什么障碍物都沒有.
想想也是.冀州地势平旷.确实很难找到利于防守的险峻地形.魏县与邺城相距不过二百余里.此处正在当中.而且背靠漳水.地势又稍高一些.确实这一路上最合适的一处防守地形.
文远问道:“此处叫什么名字.”
赵云答道:“此处叫阳平亭.”
文远沉吟道:“就选在这里.传令全军.吃过晚饭之后.立即在此处修筑工事.扎下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