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人事任免(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巨鹿的屯田模式并不是能在文远治下的所有郡县推行.屯田固然能迅速提高粮食产量.不过老百姓生活可不是只吃粮食的.不说商品.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一些琐碎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比如文远前世解体前的苏联.发展经济只抓重工业一头.工业实力是上去了.只是生活必需品供应严重匮乏.老百姓连维持基本的生活都必须靠从文远前世的国家进口.
以前文远只有巨鹿和上党两郡.这些必需品的缺口不大.依靠甄氏商会从邻近州郡购进就能补足.现在文远地盘一下子大了十数倍.只依靠商会有限的供应显然不够.
所以文远计划只在一部分郡县实行屯田.冀州九郡九十九个县.除了依照实际情况只在巨鹿、清河、安平三郡以及其他几郡的部分县邑实行屯田之外.仍有一半以上的县城仍依大汉旧例收取租赋.青州也是差不多的情形.当然.为了休养民生.文远宣布所有苛捐杂税一律免除.
军事方面.经过一番粗略的统计.崔琰递交上來的报表令文远大吃了一惊.如今文员麾下当兵吃粮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余万.已经严重超出了十丁抽一的极限范畴.
其实也难怪.文远本來巨鹿上党两郡的兵力就有七八万众.青州黄巾十六七万.河内黑山十四五万.加上袁绍的三四万降兵、河内张杨的部众.以及其余各郡的守兵.如此杂七杂八算下來.可不是有五十万士兵.
只不过说是士兵.其实其中有一大半是未经系统训练的乌合之众.青州黄巾、河内黑山的军士浪费粮食可以.真要真刀真枪的拼起來.两支军队加起來也不是经过严苛训练的巨鹿军、上党军的对手.
这些人才是给文远造成巨大粮食压力的主因.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精简兵员.裁汰其中的老弱.选拔其中精壮整编成有战斗力的部众.
如今文远实际控制的有冀州魏郡、巨鹿、常山、中山、赵郡五郡.清河、安平二郡应该很快也能归入文远治下.青州六郡除了平原之外.五郡都在文远手中.加上河内、上党二郡.一共有十四个郡、约一百六十六个县.
这么多郡县.每个郡根据地域大笑不同留下一万到一万五千兵就已经足够.精细计算下來一共需要辅兵二十万人左右.这些辅兵农忙时负责屯田.保证大军粮草供应.闲时操练或者执行日常防守巡查任务.
至于战兵数量.文远认为眼下经过下曲阳军事体系训练的士兵实在太少.本着宁缺毋滥.贵精不贵多的原则.经过和麾下文武一番商议.文远决定将麾下职业战兵的人数控制在十万人左右.加上辅兵.五十多万兵一次砍掉二十多万.其余全部遣归乡里.冀州只留五万战兵.青州三万.河内和上党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各留一万.虽然战兵的数量不多.不过要知道这些可全部是脱产的职业军人.都必须经历在下曲阳为期半年的系统训练.出來的都是从数十万人中选拔出來的精英.十万军士拥有最严明的军纪、配备齐最精良的武器装备.辅以最好的伙食供给.如此十万强军已经足以令天下间敢于文远为敌之人战粟发抖.
而且即便日后可能情况紧急.有二十万平时接受一定军事训练的辅兵在.有那么大的人口基数.文运也可以很迅速的征调大批辅兵加入战兵队伍.
如此举措自然引起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为了表示对恢复民生的重视.文远任命韩浩为典农中郎将.这是文远自受封为前将军之后第一次任命校尉以上的高级将领.第一个名额给了主抓屯田事务的韩浩.文远振兴治下经济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张杨最近新收了一个文官董昭.也是治政的能臣.文远便令他为典农校尉.兼领河内郡城.负责上党、河内屯田之事.刘惠干了这几年经济建设.对屯田事务已经很熟悉.便被文远派往青州.此外国渊时青州本地人.程秉也在青州求学.二人对青州的状况相对熟悉.便被文远派去做刘惠的副手.
而为了纠察各郡官吏摊牌税收、巧立名目.文远又封王越为散骑校尉.扩充夜影规模人数.监察地方风土民情.
王越來文远麾下已经一年多了.出了名的除了文远六亲不认.屠杀夏阳、胡奎全族的狠辣至今想來仍令人脊背发凉.有他担任监察一职.相信大部分地方官吏都会掂量掂量违法乱纪的风险性.
王越对主公的重用激动的五体投地.要知道散骑校尉的官阶虽然不大.但是夜影行事不受郡县官吏节制.直归文远直接统属.王越只向文远一人负责.权力之大令无数热衷权势之人眼红.
除了王越.文远还复李历为冀州治中.负责监察百官言行.与王越一明一暗互相制衡.韩馥任冀州刺史时李历就是治中.此时复职可谓驾轻就熟.
此外适合做言官的还有郗虑.此人历史上担任过汉魏时期的御史大夫.鼎鼎大名的孔融和伏皇后就是死于他的手中.如今虽然年少.却已经展现出锐利的眼光和词锋.文远的意思就是让他担任青州治中.用來监视北海相孔融.也不知道郗虑和孔融在北海搭档会不会引发意想不到的事情.
孔融如今已经名义上归附文远.本來文远还打算上表表奏孔融为青州刺史.却被沮授劝阻住了.孔融的名气和资历确实是做青州刺史的最佳人选.不过眼下还有个碍眼的青州刺史田楷杵在那儿.文远也不好在此时与公孙瓒撕破脸皮.擅动刀兵.
刺史虽然沒法选派.不过文远有别的办他.他任命张颌为前军中郎将、青州都督.主掌青州军务.韩猛、韩琼、管亥等人副之.有实打实的控制权在手.田楷在青州不过是顶了个名不副实的虚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