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于天下豪族为敌?(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文远的内政是建立在军户屯田制的基础上的.凭借着这个制度.文远不仅使巨鹿、上党两郡的平民百姓生活富庶、并且迅速积攒起强大的经济军事能力.仅以短短三四年时间就从无到有.占据冀、青二州.成为声威赫赫的一方势力.可是军户屯田制度对文远來说真的就是有利无害的吗.

    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有利益冲突的地方就有阶级.

    文远的军户屯田制确实惠及了治下的绝大多数人.可是也确确实实伤害到了一小部分的切身利益.文远广招军户、屯田积粮.广大贫苦的佃农、徒附踊跃参与.而在巨鹿的那些世家豪族却陷入了沒人伺候、有地无人耕种的尴尬境地.看着自家大片的田地荒芜.看着自己的财富日渐萎缩.他们怎能不对文远怀恨在心.就算是眼前屯田的规模还沒有扑开.受到的阻力还在文远的承受范围之内.那以后呢.夏阳、胡奎的叛乱已经能说明问題了.以后类似这种状况必然还会发生的.

    夏阳、胡奎二人反叛并非偶然.和文远招募不到天下文士其实是一个道理.

    这些豪族出身的文士.本身未必就是纯洁的.他们也是凡人.也有自己的切身利益.什么拯救万民.春秋大义.不过是喊在嘴上好听的口号罢了.那个人会不为自己或者自己身后的庞大利益群体考虑.

    所以郭嘉有些预料.如果军户屯田制度继续执行下去.文远很可能会遭遇长期缺乏文士辅佐的窘迫危机.

    这就是为什么天下文士虽然感激文远功德.却对前往文远帐下巨鹿谋官望而却步的原因.

    沒有文臣的后果是什么.想象一下.如果文远军前方的军中都是能征惯战的将军、可是身后的城池却因为无人治理变得混乱荒废.这样下去文远便是打下了整个天下还有什么意义.还拿什么造福万民.

    而且这个结果还不算最严重的.当今天下是世家豪族的天下.袁绍、刘表、曹操、陶谦、马腾哪一个不是世家名门出身.这一部分人所占的数量虽少.却掌握着天下间最大的权势和财富.以现在的文远与之相敌对还差的远呢.可是文远的军户屯田制度确确实实是在破坏眼下由豪门世族把控的社会秩序.

    巨鹿在黄巾之乱时世家豪族几乎被扫灭一空.文远此后在巨鹿施行军户屯田制度尚且遭到了夏阳、胡奎的反叛、冀州的有实力的世家豪族更多更大.军户屯田制度如果再在冀州铺开实施.很可能会遭到冀州豪族的群起反对.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天下世族群起而攻之.

    所以别看文远如今手上掌握着冀青二州、麾下带甲十万.表面上风光无限.其实脚下早已是步步荆棘.

    文远现在的实力.显然是不能和所有世家大族正面碰撞的.邺城豪族太多.常山、中山也是差不多的原因.为了减少和当地世家大族摩擦.文远才特意只选择清河、安平、赵郡、巨鹿、上党等几郡实行屯田.其余各郡仅仅是在几处县邑小规模的施行.以便在冀州平定之后能获得一个平稳的发展期.

    说起來青州倒是个好地方.齐鲁之人民风开放.而且青州这几年又被黄巾扫荡过几遍.世族存活下來的寥寥无几.所以可以放心大胆的屯田利民.

    可是这样的做法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如果不能找到方法.不能从根本解决与世家大族的根本矛盾.文远日后必然很难招到太多有才学的文臣.而且文远与天下间的世族爆发一场激战几乎是在所难免的.

    身居上位者.需要考虑的事情何其复杂.所以文远今后之路.何其艰辛.

    “主公.主公.”回村的道路上.见文远陷入沉思.郭嘉拉了拉文远的衣袖道.

    “呃……又走神了.”文远醒过神來.揉了揉额头道:“奇怪……这几日竟然老是走神.”

    郭嘉嘿嘿一笑道:“主公走神好啊.说明是在考虑问題.”

    文远笑骂道:“也对.被你小子这些日子在我耳边灌输些压力.脑子怎么能停得下去.”

    郭嘉丝毫不以为忤.反倒心中一喜.道:“主公忧心冀州.乃冀州官民百姓之福.不知主公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文远闻言眼神一黯.低下头半晌道:“我在此地已经多少时日了.”

    郭嘉面容一肃道:“七个月零十三天了.冀州虽有沮先生坐镇.不过文武将士皆以主公为依靠.主公迟迟不归.致使百姓揣测、臣属离心.这些日子有流言称主公不过是个儿女情长、志气短浅之人.虽有昔日西楚霸王项羽之勇.日后却难免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结局……呃.嘉失言了.请主公降罪.”郭嘉说到这.似乎觉着有些不妥.忙向文远施了一礼.不过嘴角上却露出一丝诡异的笑意.

    文远也不生气.他玩味笑着看向郭嘉.道:“若我别人说的楚霸王项羽.奉孝你是否会离我而去.”

    郭嘉貌似慨然道:“嘉岂是那种贪生怕死的小人.主公对嘉有知遇之恩.救命之德.主公若是霸王.嘉势必不效法范增辞官归乡.便是主公身边文武尽散.嘉也必不离不弃.死也要和主公死在一起.”说完.郭嘉的脸上的笑意越來越盛了.

    “好你小子.竟然跟我耍这激将之计.”文远终于忍不住了.一脚踢在郭嘉的屁股上.他如何看不出郭嘉实在用激将法激自己再次担负起重任.郭嘉跟随文远除了性情志气相投.何尝沒有别的原因.当初不正是一句“科举之后.再无门第”才俘获了郭嘉的心.

    “等等.科举.”文远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似乎抓住了什么要紧的东西.仔细想想.科举取士倒是解决治政之才缺乏的根本途径.可是这条路现在实行起來困难重重.至少要在文远有能力与天下世族对抗之后才能推行下去.离推行这一步措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

    占据冀州、尤其是宁儿死后.文远一时之间失去了方向.不过现在.文远终于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推翻世族把持的社会秩序.真真正正的造福万民.否则他即便是打下了整座江山.也不过是那些豪族大家支持推举出來的代理人.一个受到各方掣肘.很可能不能真切表达自己意志的傀儡.到那时.他就站在了天下百姓的对立面上.更令华夏民族延续一个朝代更迭另外一个朝代的轮回.这样无疑与自己最初的意志相悖逆.

    “既然选择了这条步步荆棘的道路.那就是被刺得鲜血淋漓.也要坚定的走下去吧.”文远在心中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念及此.文远精神一振.凝声道:“奉孝.去让周仓收拾醒转.咱们明日就回邺城去.”

    “当真.”郭嘉惊喜大叫道.不过他看文远虎目中精芒闪露.斗志旺盛.哪里还是假的.当即加快脚步高兴的手舞足蹈的向村子里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