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心腹谋臣(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辛毗见这么个好消息也沒有引的文远惊喜.有些意兴萧索.道:“依主公之见.曹操和吕布还有好一番争斗.如此我冀州何不趁此良机渡江南下.一举消灭曹吕两家.占据兖州之地.如此霸业矣.”
“这个……”文远声音一顿.整个心神沉了下去.
占据兖州.一举灭掉大敌曹操.文远如何能不想呢.但是考虑到出兵兖州面临的三个难題.文远不得不放弃这个诱人的想法.
首先还是民生之难.冀州青州刚刚平定.百业待举.文远为了治下数百万百姓的吃饭问題已经精疲力尽.加上今年一场大的旱蝗灾害即将來临.到时候文远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沒有粮食供应兵士子民.文远哪还有余力顾及兖州一百多万百姓的死活.
此外.吕布和曹操都是属于地方士族势力.二人争斗.属于彼此内斗.文远刚刚得了冀州青州.治下多了许多世家大族.自家地面上还不够安稳.文远这段时间为了如何既削弱这些士族的影响力.又不引起他们激烈反抗已经绞尽脑汁.若是在得了兖州.表面上看上去风光无限.不免有步子迈大了扯着蛋的可能.暗地里危机四伏.
此外吕布和曹操都是代表着地方士族的实力.他们属于士族间的内斗.文远如今虽然并沒有公然与为天下士族为敌.但是军屯制和办学馆等总种种举措已经惹得士族隐隐对文远产生了些许敌意.若这个时候文远渡河南下兖州.激怒了兖州士族的机体抗拒.吕布和曹操说不定就立即勾结一起对付文远.到那时文远说不定就会陷入兖州深深的泥沼里.
现在地盘是大了许多.文远表面上风光无限.可是掣肘的事情却越來越多.强大的士族是文远最大的顾忌.文远暗暗决定.谋划的那件事情必须加紧.若秋收之后若是手头粮草充裕.就立即开始着手准备.
见文远有难言之隐.辛毗道:“那我们现在该如何.”
文远道:“如今眼看着秋收将近.眼下万事以收割粮食为紧.至于兖州之事.看静观其变.若有机可趁.再谈出兵不迟.你且先下去吧.”
送走有些闷闷不乐的辛毗.文远特意将徐庶留下.正容对郭徐二人道:“你二人心中可是以为我目光短浅.不肯趁此良机攻打兖州.”
“臣等不敢.”徐庶郭嘉慌忙拜伏道.
文远眯眼道:“你们可知我这些日子开学馆.兴水利是何原因.”
“臣等不知.还请主公赐教.”二人见文远说的凝重.相识一眼道.
文远不答反问道:“奉孝可还记得当初初到巨鹿时元皓先生对你说过的一句话.”
“主公莫非说的是科举之后.再无门第……”郭嘉眼中闪过一抹惊色.他和文远相处的最久.最明白文远的心意.此刻听文远一说.顿时想到了一些答案.可是这答案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惊讶的郭嘉张了张嘴沒敢说出去.
“是该跟你们谈谈心了.这件事若是只靠我一人.断无成功的道理.”文远深吸一口气道.自打决心打破士族把持社会秩序的现状之后.文远就感觉到肩头胆子的沉重.只是由于事关重大.文远从未和旁人说起.
但是文远深知这条道路的艰辛.这份担子急需有人替自己分担些许.而眼下最合适的莫过郭嘉、徐庶二人.
此二人出身寒门.可以说和自己是站在同一个战壕里.又皆是足智多谋之辈.只要向他们透露自己的想法.他们定能对自己死心塌地.鞠躬尽瘁.
文远眯着眼淡淡一笑道:“我之所以不肯趁势攻取兖州.是因为……”文远将自己的顾虑娓娓道于二人.只听的郭徐二人目瞪口呆.心潮澎湃不已.文远最后道:“开军屯、兴水利是为了惠民.建学馆、造书纸是为了成就更多的寒门子弟.而我自打成了巨鹿太守之后.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是为了我一人的荣辱安危.而是这普天之下数千万的贫苦黎民.你二人我视之如左膀右臂.才将此肺腑之言告诉你二人.日后还需多多借重两位才智.为我能达成平生志向多多献策出力.”
徐庶慨然拱手.郑重其事向文远拜了三拜道:“主公如此重厚待我等寒门子弟.庶纵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主公厚恩.庶此生愿追随在主公鞍前马后.至死不离.”徐庶此前是江湖人.江湖人最终信义.历史上他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果然一生未替曹操出一计.如此重誓立下.可见徐庶已经认定此生非文远不事了.
郭嘉也慨然拜道:“嘉两次蒙主公救命之恩.这条命早就是主公的了.话不多说.主公若不嫌嘉愚钝.嘉自当殚精竭虑为文远效力.”他生性跳脱.整日沒个正经.现在能如此郑重.已经能充分表明他的心意了.
文远心情澎湃.将二人扶起.道:“好.你二人既知我心.眼下正由一件事为我谋划一番……”文远说完令人取來一张地图.一边说一边指向了地图上的某处方位.
“我欲如此这般……”二人凝神听着.不敢遗漏任何一点细节.最后文远道:“若此计划可行.或可极大分散治下士族的注意力.此计若成.则我治下无忧.便可放心在外征战了.”
徐庶拱手拜服道:“主公考虑之深远.我等拍马难及.依主公之言.庶以为当有六七成成功的机会.此事交给庶去办吧.庶定不负主公所望.”
文远淡淡笑道:“如此就有劳元直了.还有奉孝.替我早做好谋划.少则三月.多则半年.我冀州兵就要再次出征.”
郭嘉也拱手道:“主公放心.嘉定当尽力.”
文远一手挽着徐庶.一手挽着郭嘉.豪迈大笑道:“有你二人相助.便是与天下士族为敌.我又有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