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连锁反应(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这四万余副铠甲绝大多数配备给了冲在第一线的长枪兵.四万长枪兵人手一副.这样的待遇在别的地方只怕只有司马、军侯都卑鄙有这样的待遇.几万枪兵一身铠甲站在一块.如同如同一座黑沉沉的堡垒.散发出冰冷的金属气息.只那份肃杀的气势就足以令人心中惊悸.
刀盾手因为需要身手灵活.穿的次一级的铁甲.半身甲、或者胸甲、不过他们人手一副牛皮重盾.防护能力比之枪兵有过之而无不及.余下的弓手配备的是更轻的皮甲、或者是胸口后背要害上钉着大铁片的扎甲.本來文远因为弓手在战斗中防护脆弱的问題.想给弓手配备胸甲.以加大其生存几率.但是制造铁甲这种东西实在太耗费时间财力.这个想法或许只有等到以后才能提及.
至于辅兵.因为不必参与作战.因此只有军司马以上才有铁甲配备.
检阅完军队之后.文远当然要将出兵常山的事情告诉众将.
一听说出战的消息.众将如同砸开了锅一般.一年沒有打仗.冀州将士早就急得手痒痒的.要知道这些战兵都是脱产的职业军人.这年头可沒有什么军饷俸禄.只要管吃饱不饿死就能招到不少青壮加入军队.
但是沒有军饷并不代表军士们不渴望获得额外的收益.文远在初建军时就提出但凡出战.缴获所得的三成布帛财货犒赏给出战军士.此事在军中已经形成定例.为了获得赏钱.军士们战斗的热情无比高涨.闻战而喜或许是当今天下罕见的特例.
无需多做动员.冀州军这座庞大的战争机器飞速运转起來.五万战兵整装以待.周边郡县的辅兵也陆续向邺城或者沿途郡县汇集.各郡征调的粮草辎重也随辅兵前往行军沿途各地.至九月十三日.文远终于完成了出征前的准备.五万战兵拔营而起.浩浩荡荡的向北开去.
除了五万战兵之外.文远还带去了五千骁骑营的骑兵.两千玄缨亲卫.冀州兵此次可是精英尽出.加上沿途一路押运粮草.搭桥开路的数万辅兵.文远此次出兵.零零总总动员了十万余人.
看着浩浩荡荡的士兵蜿蜒不见尽头.一路向北行去.文远心中激动不已.一年之前或许人马比如今更多.可是那时毕竟绝大多数是不服统属之人.此次出兵十万.都是受自己直接统辖的军队.有此十万余人出征.文远自信若无意外.此次破张燕必矣.
可是就在文远自信满满的时候.上党却正遭遇着巨大的危机.
清晨.当明亮的阳光照在一片并州这块刚刚遭受旱灾蝗灾侵袭的贫瘠土地上.张燕麾下的军马已经吃过了早饭.开始拔营起寨.向南行军.
张燕横枪立马.头裹黑巾立于寨门之下.颀长的身躯在朝阳的映照下在地上拖着长长的影子.踌躇满志的看着从身边疾驰而过的滚滚军队.
一队队矫健的轻骑从连绵数里的巨大营寨中奔出.马蹄踩着干裂的土地.如一道道涓涓细流汇聚在一起.最后汇成一片浩瀚的大海.声势浩大的向南挺进.
轻骑.可说是张燕的招牌军队.张燕治下有百姓上百万口.兵马十余万.如此庞大的人口数字便是许多郡的太守也远远不及.自然使得天下群雄不敢请易挑衅.
不过相比麾下众多的兵马.庞大的人数.更令天下人为之侧目的是张燕的轻骑.这样一支招牌部队数量众多.约有两万人.大多都是从北方边军精心选拔出來的骑兵.这些骑兵骑术高超、便是比起马超的西凉铁骑、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丝毫不逊.由于数量众多.行动快捷犹如鬼魅.是张燕一直以來纵横冀并的最大依仗两万轻骑迅若惊雷.很少有人敢轻撄其锋锐.此前一旦有人被张燕盯上.就会如同噩梦缠身.
而此时两万轻骑疾驰的方向.正是文远治下的上党郡.
张燕.他不是严令麾下人不得袭掠上党郡吗.为何会突然改变主意.派出精锐轻骑突袭上党郡.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王当遣人给张燕送去的那条消息.
王当本來也不想闹那么大的.所以只是以小股人马分散劫掠二郡百姓.两万人马扥成几十股四散劫掠各处村镇.在他看來.如此小偷小摸最若是张辽沒有反应最好.若是大举兴师.就带兵退回太行山谷里.和以前应付官兵围剿一样.就是窝在山里打游击.反正太行山地势复杂险要.绵延千里.便是几十万大军征剿.也只能望山兴叹.无能为力.
而且王当也非莽撞无知之人.一边收聚劫掠來的如山粮饷.一面派人知会在驻守太原的张燕.
张燕一听说部下小帅王当出兵劫掠冀州的消息.顿时大惊.他虽出身草莽.却是一个有深通韬略.目光长远的人.汉末盗寇群起.黄巾、黑山、白波等贼寇侵州掠县.各成一方势力.但是却少有能得善终之人.黄巾灰飞烟灭.白波最终也杳无声息.只有常山张燕一直坚挺着.直到曹操北伐.张燕全是归顺.官拜平北将军、安国亭侯.麾下也摇身一变摘取盗贼的帽子.变为官军.
仅是这么一个明智的举动.就可以看出张燕的眼光很高明.很会识人.
张燕自觉很少有看走眼的.文远做下曲阳县长和巨鹿太守.就和张燕是邻居.那时候文远名不见经传.而张燕却已经是纵横冀并鼎鼎大名的一方诸侯.到现在张燕还很后悔.为什么当初沒有把张辽放在眼里.竟让他不知不觉间一跃成为令张燕夜夜不能安枕的强邻.
所以至文远取袁绍而代之以后.张燕就下功夫做了一番功课.好好研究了张辽此人.
他发现.张辽此人带兵打仗很有一套.武勇也远超常人.重要的是此人极善收买人心.区区数年之间就已经拉拢了一批不弱的谋臣武将.而且更难得的在治下百姓中间威望颇高.
综合以上几点张燕得出了一个结论张辽此人有勇有谋.且胸怀大志.绝非外人所言贪恋儿女私情.不知进取之人.
这样的人.不能轻易招惹.否则盛极一时的袁绍就是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