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只有强攻?(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当当当……”清脆的鸣金声中.冀州兵潮水一般向本阵退去.看着远处缓缓退去的张字大纛.公孙瓒仰天狂笑起來.声音尖厉甚至有些歇斯底里.
“哈哈哈.张辽小儿.想夺我幽州.哪有那么容易.谁也别想从我手中夺走幽州.幽州是我的.是我的……”
见主公状若疯癫.身边守城军士难免露出惊惧之意……
“这样不行……从东门北门攻城.便是掉入公孙瓒瓮中.徒损兵力罢了.”回到营寨.文远颇有些着急的一屁股坐在席上.今天他算是领教了.來到这个时代南征北战多年.还从來沒有遇到如此坚固的防御.易京城根本就像一个刺猬嘛.根本无从下口.
赵云等众将也是一阵无语.这一个多月.他们也是绞尽了脑汁.可是依然想不出攻下易城的计谋.
想不出办法.大军也只能将易京团团围困.不知不觉又是一月过去.可是易城就在像坚硬的王八壳子摆在那儿.根本不给你取巧攻下他的机会.文远每日寻思攻城之法不得.看着十几万大军每日耗在这儿消耗粮草甚巨.不禁心急如焚.而城中守兵见朝廷兵马无能为力.畏惧之心稍去.
“再这样拖下去实在不是办法了.说不得.只有拼尽全力一战了.明日一早.大军饱食一顿.昼夜不停发起攻击.”这一日.文远召集众将传令道.
这个决定.几乎是文远咬着牙下达的.易城其实并不是攻不下來.只是强攻付出的惨重代价文远不愿承受而已.因为他知道这道命令一旦下去.固然能攻下易京.但也意味着数以万计的冀州军不能回去与家中父母妻小团聚.
孙子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非万不得已.强攻城池是统兵将领最不愿面对的结局.一则久战必定钝兵挫锐.而且消耗巨大.增添负累.文远也是如此想的.
可是历史上仍然不乏惨烈的攻城战例.归其原因.也就是孙子归结的那四个字.万不得已.
文远现在就是这种状况.此时已是六月夏末.王力刚刚传來吕布大败袁术的消息.若是战事再拖三个月就要进入冬季.就将进入冬季.到那时天寒地冻.易京城就更难攻破了.而袁术一旦被曹操等几大诸侯瓜分完毕.文远就不得不为邺都的安危考虑了.毕竟战争都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而考量的.
“末将遵命.”大将军下令.众将只得遵命下去准备.众将都明白文远的难处.可是想着明天开始就要展开一场旷日持久惨烈无比的攻城战.心情难免会有一些烦闷.
转眼之间.帐中文武便散去大半.唯独小将吕蒙站在帐中.未见离去.
“子明.你既然已经得了军令.为何还不去准备.”
吕蒙虽然此时还不到二十岁.却已经是有四五年军伍经验的中军副将.和魏延、陈武各统领两千中军.
就听吕蒙道:“主公.若真要强攻易京.某有一法不知道能不能行.或许能少折损一些兄弟.”
“有好点子你怎么不早说听听.”文远眼前一亮.忙这吕蒙坐下道.
吕蒙挠头憨笑道:“军营里这么多谋士将军.末将也不知道想得对不对……”
文远面容凝肃道:“不论对与不对.总要说出來大家商量一番才知道可不可行.为将者随要思维缜密.却也不能瞻前顾后、当断不断.奉孝教你们兵法时.难道沒有说过这些吗.”
吕蒙躬身拜服道:“主公教训的是.末将知错了.”
“说吧.是什么办法.”吕蒙虽年少.文远却很期待他的话.吕蒙、魏延、陈武这几员小将自追随文远.文远就一直命他们跟郭嘉学习韬略兵法.吕蒙虽然长相粗豪.笨嘴拙舌.其实内里却是外宽内细.大智若愚.三人之中.倒是他学的最快最多.连郭嘉都时不时在文远面前夸赞他是个难得一见的大将之才呢.
“主公.我等可以如此这般……如果能趁其不备.一击奏功.我大军定然能在极短时间把易京拿下.”
文远左思右想.越來越觉着吕蒙的这个办法不错.重重一捶吕蒙的胸膛道:“你小子行啊.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呐.行.就照你说的办了.我把越兮、乌兰古都调给你指挥.再从玄缨卫中抽调五百精锐.这支部队不动则已.一动……就要如一柄利匕.直插在公孙瓒的心窝上.”
“末将遵命.”吕蒙得主公如此称赞.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冲文远行了一礼.下去准备去了.
…………
时隔月余之后.冀州军再次发兵大举攻城.而这一次.冀州军显然是要不计代价拿下易京.一开始.就铺开阵势在东门北门两处方向摆下了两万之众.
麴义率领的并州兵攻打北门.他在阵后摆上三排近千坐席.坐席上使用金银铜等贵重器物.案上摆上猪牛羊三牲.这是郭嘉的主意.仿效军神吴起阴晋之战激励士气的法子.临战调动士卒的积极性.
麴义站在三排坐席旁.面色依然冰冷.他环视着被选作先登的三千精兵.冷喝一声.
“弟兄们.多余的废话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待会.咱们就要和城里的叛军打上一仗.易京城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是块难啃的骨头.不过我要问一问兄弟们.你们是谁的军队.”
三千骁锐激动的满脸通红.齐声高呼道:“大将军.大将军.”
麴义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之色.道:“你们会被眼前这么一个小小的困难吓倒吗.”
“不能.”
麴义亢声道:“很好.我要的就是这股气势.不过咱们可别光说不练.我今天先把话提前撂在这.待会一开始攻城.若无号令.后退者立斩不赦.家小脱出军户.另外杀敌立功者赏.立大功者坐前排.赐钱一千.用金银器皿.立次功者用青铜爵.赐钱五百.无功者坐后排.用陶碗.不赏.听明白了吗.”
“明白.”
麴义又道:“好.还有一条.此次乃平定公孙叛逆之最后一战.主公已传下将令.反有功将士家属.免租赋一年.死难将士家属免租赋三年.每年派军中宣慰佐吏携粮米至家中慰问.以示不忘.”
“大将军恩等.我等感激涕零.”
麴义道:“主公恩典.尔等当铭刻于心.拿下易京.我在此为尔等庆功请赏.”
众人齐声回应道:“谨遵将军将令.”
“好.听我号令.擂鼓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