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不同意见(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此时此刻.刘辟和龚都正齐聚于汝南平舆郡城内.与陈宫眉飞色舞的把盏对饮着.说服刘辟、陈宫起兵抗曹.几乎沒有费什么唇舌二人就痛快答应了.
陈宫端起一碗酒道:“有二位将军相助.大事必成也.某这便奏报朝廷.给二位正式的封赏.”
龚都是一个长相粗犷.留着一脸络腮胡子的魁梧大汉.秃着头.疤瘌脸.一脸凶悍.一笑起來.脸上的横肉乱颤.不过和他相处一段时间就会知道.此人性子耿直重义.颇受手下爱戴.
此刻龚都爽快举杯敬道:“公台先生实在太客气了.來來來.我二人敬公台先生一碗.”他性子粗豪.不善言谈.不过言辞倒是恳切.
“其实封赏什么的我兄弟俩倒不在乎.我等久慕大将军威名.无时无刻不想着前往投靠.今日得蒙先生引荐.终于一偿夙愿.应该是我等感谢先生才对.”
刘辟闻言也端起杯來.他的话术就比龚都高明了许多.刘辟比龚都稍瘦弱了些.长相也相对斯文一点.留着两撇小胡子.眼神中不是精芒闪现.一看就是个精明人物.正是此二人的组合.才使得汝南黄巾支撑到现在.
如今袁术式微.二人身处曹操的巨大压力下.随时都有灭亡的危险.比起文远想要寻找分担反张联盟压力的需要.二人寻找靠山的渴望更加迫切.陈宫此來带來朝廷招揽他们的意愿.二人哪会不情愿.几乎沒怎么考虑就答应下來.
一杯酒下肚.这就算是缔结了盟约.刘龚二人心里那叫一个畅快.大将军好啊.兵强马壮.带甲百万.而且还代表着朝廷正统.加入了他的麾下.自己也算摇身一变改换了门面.从此就再不是朝廷眼中臭名昭著的黄巾贼寇.出门在外也能长些脸面.
陈宫也是暗地里兴奋异常.孙策被自己说动.目标准备转向荆襄一带.刘辟龚都二人又在曹操的后院來了个窝里反.尤其汝南距许昌不远.刘辟和龚都这一起兵.曹操势必为了保全老家引兵回援.如此一來.主公肩上的压力至少可以减去大半.
欣喜之下.陈宫端起酒杯道:“二位将军.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陈宫在此预祝二位马到成功.攻陷许昌.到时大将军一定会亲自与二位将军见面.”
“干.”
“來干.”
刘辟龚都也振奋站起.三只酒碗清脆的撞在一块.
翌日.刘辟和龚都各回营中.宣布汝南黄巾易帜归顺朝廷.奉诏讨伐反贼曹操.起兵五万.浩浩荡荡兵锋直捣许昌.
汝南兵马一动.早有消息报到许昌荀彧桌前.荀彧闻讯大惊.忙令人飞马前往兖州请曹操引兵回援.
此时的曹操心中正豪情万千.徐州一战.他终于将生平最大的对手张辽挫败一番.从张辽的嘴里生生把徐州夺了下來.虽然最终曹操履行承诺把徐州交给了刘备.不过却不动声色的是占据了徐州的门户萧关.只要占据了此地.出入徐州.曹操自信就像游走于自家的后院.
不过曹操接到荀彧的书信也是脸色一变.他将大军调至东郡、陈留一代.正准备再向河内、河南这一片地区征战一番.这个当口上刘辟和龚都这两个却好死不死的跳了出來.
其实让曹操如此心惊的问題还不是刘辟龚都的横插一杠.真正的原因是他未曾想到张辽军事以外的反扑竟然來得如此之快.
不用无端去猜测.刘辟和龚都打的旗号已经很明显.这两人分明就是受了张辽的招安.
不过计较这个已经沒有任何意义了.无论如何许昌是不能不救的.那里是自己辛苦筹建的大本营.附近还开垦了数百万亩的屯田.可以说是自己这几年的心血所在.可是因为自己要全力对付张辽的缘故.那里只有守兵三千.虽然荀彧智略过人.不过凭着这么一点兵力守住许昌只怕很难.
可惜自己好容易说动张绣出兵侵袭空虚的洛阳.不曾想相同的命运來的如此之快.虽然百般不愿.但是曹操也只能放弃进攻虎牢关夺占司隶地区的打算.当即领兵五万亲自班师回援许昌.
…………
邺都.
大将军府.
这是文远在解决了兵乱之后.第一次正式的召集心腹文武议事.讨论下一步该怎么走.
议事是沮授和贾诩共同提出來的.只因为二人对文远西征的意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远才将麾下核心的谋臣武将召集起來.
“臣等参见大将军……”不知道是谁规定大人物一定是要最好才到场的.这个规矩如今文远已经渐渐习惯.当他高坐在堂上.堂下文武臣僚二十余人一起齐刷刷的行礼参拜.
看着济济一堂端坐左右的这些谋臣武将.文远心中不禁感慨.回想当初.自己单人匹马來的河北.现如今.竟然不知不觉间聚拢了这么多的人才.
而且这些人还只是文远麾下的一部分.许多人或是职级不够.或是有事不在邺都.不能参加这场议事.而能参加的无疑都是文远一系的核心人物.河北军中的精英骨干.被召來议事.就意味着已经被大将军依为心腹.因此许多人都是正襟危坐.心中激动难安.
文远平和的摆了摆手道:“诸公坐下说话吧.在座的都是河北军的股肱之臣.咱们就应该像一大家子人一样.沒有必要见外.”他这一番开场白顿时消散了堂中的拘谨气氛.
众人分席坐下.谈话自然提到了今天主要的议題.文远望向贾诩道:“文和先生说说看吧.今日各位都在.说说对于关中一带的现状.还有对我军此次西征有什么异议.各位听了如果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待会也可以提.”
“主公.各位……”贾诩站起身來拱手一礼道.贾诩就是凉州姑臧人.又曾先后在董卓、李傕这两个曾经的关中第一大势力帐下效力.对雍凉一带的情况很是熟悉.他的意见.是切合着关中地区的实际情况來的.文远不能不审慎考虑.当下凝神听他讲解关中的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