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河东世族(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在河东这个地面上.如果要问谁在说了算.十个人回答.至少有九个人说是卫家.
确实.卫氏相传是周文王之子实康叔之后.康叔封卫以国卫氏.派衍河东.从此便在河东开枝散叶.此后武帝时.因名将卫青.皇后卫子夫二人.河东卫家更是平步青云.此后卫家以诗书闻名天下.人才济济.家族势力不断膨胀.到了汉末卫固这一代时.在河东几乎可算的上只手遮天.
卫固是这一任卫家的少主.今年虽然不过三十岁出头的年纪.能够出生在河东卫家这样一个世家大族之中.还能有望成为卫家新一任的继承人.如此高的起点只怕是天底下大多数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望到的高高云端.
其实卫固本來是沒有资格担当卫家的这个少主人的.他虽然是现任家主卫老太公的大儿子.但却不是嫡子.就是小妾生的.卫家的嫡子卫宁、卫仲道虽然比他稍小一些.却因为是嫡亲.早早的确立了少家主的位置.其命运更是令人艳羡.
只可惜这个卫仲道福薄命短.本來还老早的和朝中大儒蔡邕之女订立了婚约.可是临到娶亲时.蔡家小姐却不知被那一路贼人抢了去.结果卫仲道忧心成疾.沒撑过一年就一命呜呼.如此卫太公就剩下卫固这么一个亲生骨血.也只能将卫家的家事交给他來掌管.
有老头子的支持.卫固轻轻松松的被举了孝廉.做了河东郡的掾吏.成为太守王邑最为倚重的官员.不过此时.王邑对卫固却充满了抱怨.只因为他刚刚收到探马回报的消息.张辽起兵三十万.气势汹汹往河东而來.
郡府中.王邑满脸焦虑的对着堂下的卫固、范先两个人抱怨:“卫固.你说说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吧.当初若非听信你言.我等今日怎会陷入这般困境.匈奴人已经进入平阳一带了.还有你范先.当初你也是支持卫固的.你们都给我说说该怎么办?”
范家也是河东望族.范先任军中校尉手握兵权.和卫固可谓是河东郡中的实权派.二人一文一武.共佐王邑治理河东一带.
“主公.只怪马腾韩遂太沒用.十万西凉铁骑.居然打不下钟繇一个书生守的潼关.”卫固也是后悔不迭.他当初听信了满宠的说辞.鼓动王邑起兵反叛文远.原还以为在马腾韩遂等关中诸侯的攻击下.定然能不费吹灰之力打破潼关.与河东连成一片.谁曾想钟繇竟然只靠区区几千兵马顶住了西凉马腾的攻势.撑到了太史慈援军的到來.
“书生.你也太小看钟繇了.此人有萧何之才.若非此次马腾韩遂抢先起兵作乱.只怕要不了多久.关中司隶一带就要改姓朝廷了.”王邑咬牙道.对钟繇.王邑可说是满心的忌惮.钟繇來到关中之后.宣扬朝廷恩威.吸引了不少势力投靠.对暗地里不服从朝廷的郡守.想尽各种手段拉拢撤换.不过两三年间.就先后拉拢了池阳王承.华阴段煨.还说和马腾韩遂停止相攻.互相亲善.如果不是满宠突然带來联盟反张的协约.关中群雄又确实打心里里不愿意受朝廷辖制.只怕在他如此高明的手腕**之下.不出数年.桀骜不驯的关中各方势力都会变得如同绵羊一般.
“其实当初太守不也是想也沒想就答应了吗.”范先接着网易的小声的嘟囔道.当然这话不敢让王邑听见.其实当时王邑的态度确实如范先所言.
汉时郡太守掌握着一郡军政实权.王邑之所以答应卫固、范先起兵反叛.就是因为钟繇以命其入朝觐见封官为由变相迫使王邑让出河东太守的位置來.
河东郡隶属司隶.归司隶校尉钟繇统管.他让王邑交出手上太守印信.王邑当然是百般不愿.他派卫固去见钟繇.说百姓不愿让他离开河东.千方百计推托不去.而恰巧此时满宠游说关中而來.王邑被逼无奈.又受卫固和范先在旁鼓动.当即就顺应了曹操的结连.可是现在眼看着张辽大军压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王邑此时当真是悔不当初啊.
怪不得卫固、范先.王邑只能再往其他人身上埋怨.只听他咒骂一声道:“可恨段煨、王承二贼.若非他二人资助钟繇、太史慈粮草军械.潼关早就被攻破了.何至于此.”
三人在一起苦思无计.王邑最后沮丧叹气道:“既然无计可施.我等看來也只有开城投降了.我闻张辽仁义.应该不会对我等太过为难.大不了我去做个京官.交出太守印信就是了……”虽然百般不愿.不过也只有如此才能保全性命了.
“主公.”卫固和范先一惊.忙进言苦劝.可王邑就是不听.一场商议就此郁郁而散.
“范兄且慢.固有一言不吐不快.范兄肯否赏光屈尊至寒舍.小酌一番.”二人出的郡府外.卫固走前几步把刚要上马的范先叫了下來.
范先也是一肚子不痛快.立即赞同.当下二人一起來到卫固住处.
酒过三巡.卫固忧郁一叹道:“范兄.王太守要为自己身家性命考虑.咱们也不能不为自己的将來做些打算啊……范兄.你可有什么想法吗.”
范先长叹一声嘟囔道:“哎.当初太守要反张辽.咱们两家出钱出力不说.出兵袭扰河北军粮道的事也沒少干.现在倒好.一听说张辽大军要來.太守翻脸比翻书还快.只顾着保全自己的性命.把我等置于何地了.”
卫固道:“范兄说的是啊.咱们和太守可不一样.他是外郡人.在咱们河东沒什么产业.这一投降也沒什么损失.到了朝廷照样能做官.咱们可不一样.咱们的家族产业都在河东一带.听说河北军的政策对咱们这些世家豪族可不怎么手软呢……”
范先一脸忧郁接过卫固的话头道:“可不是.听说张辽搞了一个什么军户分田的制度.但凡加入了军户的百姓.都能分到不少田产.而且租赋极低.对百姓极为优待.他要是一來.咱们两家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