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准备开战!(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有汉代床子弩的基础. 三弓床弩的制造起來并不算困难.文远前世有一次在电视上看过三弓床弩的制作方法.虽然不是理科生原理弄不太懂.但是大致的造型还是能画出來的.
这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本來是宋时才会出现的大杀器.最大的射程可达千步.千步是什么概念.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就有1536米.站在三里地外一排弩矢射出.再敌方阵势中穿出一排血窟窿.靠.这简直就是古代战场上的炮兵部队了.也难怪有时床弩也会以弩炮相称.
这个坑爹的距离.敌人只有挨打的分.而根本不能还手.有时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三弓床弩在战场上最辉煌的一次战例.就是在宋辽檀渊之战中一轮齐射.狙杀了远在四百多步外拥有南院大王、军事天才、辽国驸马、武勇出众一系列闪耀头衔的的辽军主将萧达凛.使得“辽军大惊.太后临其轊车.哭之恸.辍朝五日.”并且最终与北宋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檀渊之盟.
当然射程远其实只是文远看重三弓床弩的一方面.另一个方面.文远看的更重.
文远拎起一根“弩矢”.说是弩矢倒不如说是矛來的贴切.矢长五尺.阔四寸左右.成年人一手都握不严实.矛身前细后粗.前端包裹着锋锐沉重的三棱铁枪头.尾部固定铁片为翎.以保证矢身飞行时的稳定性.
只是这一根弩矢.就沉甸甸的有一二十斤重.文远反复反复掂量过后.满脸期待的想要见证一下他是否有自己想象中的第二个功用.
想到这.文远道:“再试射一次.这一次试试四百步.试试射城墙.”
“好……好嘞.”马钧还是改不掉一激动就口吃的毛病.闻言立马屁颠屁颠的开始准备起來.
靶场是早早就准备好了的.为了试验三弓床弩的威力.马钧特意命人照着城墙的土石结构建起一睹高四丈厚五丈的城墙.马钧指挥着七八个军汉把床弩抬到约四百步开外架好固定.校准方向角度之后.开始绞动绞盘上弦开弓.
两个精铁组成的绞盘在三十余个孔武军汉的合力拉动下缓缓转动.拖曳着位于中央的主弓弦一点一点的向后.最终.弓弦挂在位于弩床后端的青铜机括上.几个费了不小力气的军汉脸色这才为之一松.
“开始吧.”见准备就绪.文远点头.一个上身肌肉结实隆起的军汉扛着一根大铁锤走到弩机之后.只听他大吼一声.举在半空的铁锤狠狠落下.正砸在那青铜机括上击发装置上.只听“嗡”的一声.长矛一样的弩矢流星赶月一般呼啸着飞出.以眼睛的反应速度.甚至几乎捕捉不到那一闪即逝的黑影.
“噔.”远在四百步外.众人清楚的听到那铁矛插入城墙的沉闷响声.这一次文远并沒有立即上前查看.而是令军汉连发十余矢.文远这才驱马走进.查验弩矢的威力.
十几米长的高墙上密密麻麻钉得到处都是弩矢.五尺多长的巨矢扎在土石浇筑的厚实城墙上.枪头深深的扎在里面早已不见.搂在外面的只有三尺多长.随文远前來的几个将领们看了不禁瞠目结舌.这力道要是扎在血肉之躯上.只怕就像是串糖葫芦一样轻松吧……
文远下马走到墙边.使出力气拔了拔.那巨矢纹丝不动.死死的插在墙上.文远踩上一根试了试.很坚实.几乎不会怎么摇动……
众将看的一头雾水.谁也沒弄明白文远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有越兮眼中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脱口道:“主公造这种床弩莫非是用來攻城.”
“聪明……”文远眯眼一笑.刚才一番检测.确定这些扎进高墙的巨矢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回首向越兮道:“雨孝.试试靠着这些矛杆可能爬上墙头.”
“末将领命.”越兮下马大步走上前去.只见他借着插在墙上的巨矢向上攀登.如同敏捷的猴子一般.和魁伟的身形显得极不相称.由于肩负着护卫文远之责.越兮身上还穿着披着厚厚的甲胄.可就是这样.沒费多大功夫便已经盘上了四丈多高的墙头.看到文远等一帮人叫好连声.
“原來是这样.想不到床弩竟还有如此功用.从此攻城.我河北军便又有一种利器了.”太史慈在一旁欣喜道.
“呵呵.看來日后我河北军士要多增添一项攀爬训练了……”吕蒙也满脸喜色道.
有了新的攻城方法.众将如何能不高兴.河北军历來征战.以攻城战伤亡最大.而且办法不多.或许攻城受挫.伤亡过万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的武将看來是习以为常.但文远一直想寻找解决攻城乏力的途径.此次西征回來有感而发.于是就动了开发三弓床弩的这样一个念头.
有汉代床子弩的基础. 三弓床弩的制造起來并不算困难.文远前世有一次在电视上看过三弓床弩的制作方法.虽然不是理科生原理弄不太懂.但是大致的造型还是能画出來的.
现在看來.三弓床弩在马钧的手上确实研制出來了呢.也确实可以运用于攻城实战当中.虽然缺点也很明显.射速较低、提醒笨重、很难用于野战等等……不过如果能减少攻城的伤亡.开发出这件武器还是值得的.
射城墙的看來已经不是问題.剩下需要提高的便是射击效率了.文远把马钧叫到弩车前.指着弩床指指点点交待了几句.马钧在一旁连连点头……
“子义.最近可有大河对岸可有什么动静.”巡视完工匠坊.文远也算放下了一桩心事.带着太史慈、颜良、吕蒙等一干人策马返程.路上.文远叫过太史慈问道.
太史慈道:“回禀主公.据探马來报.最近这一段日子曹兵在沿河渡口安插了更多的巡哨.只是驻兵似乎少了许多.东郡太守刘延领兵屯守濮阳.大将乐进守延津.夏侯尚守白马.这几处都只有两三千兵将.而夏侯惇的主力兵团屯聚在陈留封丘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