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劳碌命的步骘(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当步骘赶到舒城的时候.整个舒城内外几乎乱成了一锅粥.一队队士兵挨家挨户的搜查着可疑人物.大队兵马也络绎不绝的出城搜捕.步骘从弃舟登岸.到赶到舒城.光是一路上遇到的哨卡盘查四五处.若不是有吴郡跟來麾下的官吏一路护送.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过很显然.舒城里出了翻江倒海的大事情.
好容易才在孙策手下的引领下进了舒城.刚到府衙.迎面正见着张昭急急火火的外出.
见到步骘.张昭也不禁一愣.问道:“子山先生.你如何会在此处.”
步骘见张昭脸上尽是惊惶之色.更确定出了大事情.忙将主公令他再返江东的來意简要说了一遍.
谁料张昭闻言失声惊呼道:“大将军竟有未卜先知之能吗.竟能猜到我家主公受人暗算埋伏.”
步骘也大惊道:“什么.果真有此等事情.”
张昭忙也将孙策遇刺之事说了一遍.
步骘闻言悲叫一声道:“我还是來迟了一步啊.”他倒不是为孙策的生死担忧.而是孙策这一遇刺.攻讨许昌之事多半是要成了泡影.所以步骘忙不迭的问道:“不知吴侯现在伤势如何.可请郎中前來看过.”
张昭道:“我这正要去找.子山贤弟先请在此稍候.”说罢.急急火火就向外冲.
不一会功夫.不知就见张昭拽着医匠往里走.步骘也跟随张昭走入.一见到孙策步骘顿时也吓了一跳.只见孙策浑身是血.脸上身上随处可见触目惊心的伤口.尤其是脸上那狰狞外翻的箭伤.将孙策原本俊美的外表彻底毁掉了.
虽然孙策被刺中了许多枪.不过好在身上的伤都是皮外伤.医匠取药敷上以后.血流很快止住.不过看到孙策伤口附近一片青肿之后.医官大惊.跪在地上请求张昭饶命.
身边几员战将之中.韩当的性子最爆.见状立马不答应了.拎小鸡似的一把拎起医官道:“怎么回事.快说.快说.”
医官惊慌道:“将军身上所中箭疮、枪疮皆有剧毒.如今毒已入体.小的医道浅薄.无力救治……”
“那要你这医官何用.”韩当一把将医官扔出老远.仍不解气欲以拔剑取其性命.众人忙上前拦住.
见众人彷徨无计.张昭不禁急叫道:“如此当如之奈何.”
步骘道:“子布先生.神医华佗医术高明.有回春妙手之称.他如今正在我河北开馆授徒.寻得他來.定能救吴侯之命.”
张昭眼中一亮.很快有黯淡下來.叹道:“河北距此地路途何止千里之遥.吴侯如今病重.如何撑的了那么久.”
步骘想了想又道:“前日我家张颌将军受伤.如今正在徐州养病.治病之人乃是华神医的高徒.我星夜动身前去徐州.如此前后不出十日.便可将人请至此处.”
张昭大喜道:“如此就有劳子山贤弟了.”
步骘不敢怠慢.立即告辞出城.张昭点三百精骑一路护送.步骘星夜到得徐州.请來华佗的徒弟谭旭.只第八天.就风尘仆仆的赶回了舒城.
其徒弟看了孙策疮口.用药敷了伤口.果然伤情很快稳定.东吴众人心中欢喜.纷纷上前拜谢.
其徒弟道:“这创口上有毒.如今毒已入骨.虽有我师父留下來的解毒灵药化解毒性.但仍需静养百日方可痊愈.百日之内切不可动怒.如若怒气激发疮口迸裂.便是家师亲至也救不回吴侯性命.”
众人连连点头答应.又纷纷拜谢步骘仗义相救.看步骘这一个多月马背上奔驰.每日风餐露宿、几乎瘦成了皮包骨头.众人无不感怀.对步骘既钦且敬.
张昭领着一众文武向步骘一拜道:“我江东文武必永世感念子山先生的恩情.”
步骘虚弱的摇了摇手:“应该的.应该的……要谢就谢大将军吧.若非他担心吴侯有险.也不会派我來此处提醒……我需好好休息一下.还要尽早向主公回去赴命……”
众人连连答应.张昭忙令人给步骘安排酒食住处.在舒城足足大睡了两天.步骘才启程返回河北.算下來.步骘这一个多月來.前后共走了不下五千里路.算成一天至少要跑一百多里路.
可是步骘的劳碌命还沒有完.孙策身受重伤.虽侥幸未死.但江东人心惶惶、出兵攻打许昌之事却不可避免的要耽搁了.此事步骘需尽早回去向文远复命……
当然.步骘是带着江东众文武的许诺放心离开的.甚至连病中的孙策都亲口说了.只要等自己的伤势彻底痊愈之后.会立即发兵攻许昌.
可是步骘并沒有考虑太多.孙策的病情虽然一时稳定住了.可是他真的能活的长久吗.
…………
邺都.
当步骘赶回邺都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仲夏了.文远正和众谋士商议着进军官渡的事情.
夏日天气酷热.出征在外白白劳苦士卒.所以文远计划等七月天气稍稍凉快的时候再出兵官渡.
天气是一个原因.另外还考虑有粮食的因素.曹操自建安元年一來.一直积极屯田.囤积了不少粮草.这些年南征北讨.已经自给自足.
但是现在据探马來报.因为即将一场大战的缘故.曹操的粮食供应又开始紧蹙……
为了迎接官渡之战.曹操几乎迁走了半个兖州的人口.这几十万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以用天文数字來计算.曹操将他们南迁至豫州.不给他们一条活路怎么能行.
此外七月正值秋收.河北军大举入境.也可以收割兖州粮食充作军用.如此此消彼长之下.曹操手头上粮食短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官渡这一战.文远看得很重.在此之前已经做了长时间的准备.为此动员了除并州、关中以外的四支军团.共十五万战兵.加上各地负责押送粮草军械、协助作战的辅兵.共计二十五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