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北伐出关!(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任峻遇刺的消息传到传到曹军官渡大营之后.曹操惊得一个趔趄差点沒坐下.沒有骑兵.眼下的曹操只能被动挨打.好容易妹夫想了一个保护粮道的主意.竟刚一冒头.就被河北军派出的刺客所杀.
妹夫的死固然令曹操心疼.可是这次行刺的深层用意更让曹操感到害怕.看來张辽这是决心要切断自己的后勤补给呢.
果然.任峻的遇刺仅仅是一个开端.接下來的一个月内.针对后勤补给线的袭击、破坏、刺杀层出不穷.虽说接替任峻的吕虔沿袭任峻护粮的旧制.可是在各种河北军细作和骁骑营多重阻挠之下.想把辎重补给送到官渡大营是越发的艰难了……
粮草.现在最令曹操头疼的就是粮草了.从年初二月河北军进入兖州.官渡之战拉开序幕到现在.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半年.东郡、陈留两郡南迁的五十多万人口吃喝全靠豫州的粮赋救济.虽说有许昌附近数百万亩军屯的支撑.可是到了现在.眼看着粮食供应有些支撑不住了……
粮草如若不济.这仗还怎么打.从一开始中了张辽无中生有之计.十几万大军被牢牢的钉在官渡.错失了救援徐州的机会.接着听信假情报.五千精骑几乎全军覆沒.现在粮道又时时刻刻受到河北军的威胁.仗打到这一步.曹操也不免有些失去信心了……
曹操给荀彧写了一封信.透露想割让兖州退守许昌之心.想听听王佐之才荀彧的建议.荀彧却回信劝谏道:“现在张辽兵马聚集在官渡.就是想和明公一战定胜负.明公以弱势抵挡强势.如果不能击败河北军.主公就算彻底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了.如今虽然兵粮都少.但是这一场战争的重要性不下雨昔年楚汉的荥阳、成皋之战.那时候刘、项两家的情势何等艰难.却沒有人肯后退一步.只因为先后退的就代表认输了.如今主公画地而守.扼住河北军的咽喉令其不能前进.已半年矣.拖久了必然有变.这正是用奇谋制胜的时候.一定不能错过机会了.”
这封信给了曹操坚守下去的信心.而更关键的是.荀彧还随信给曹操献了一条计策.派人游说刘表、张绣出兵.眼下这个情况.河北军大军压境.对许昌形成三面包围.只有背靠的南阳、江夏因为是刘表的领地.局势还算安稳.荆州牧刘表坐领荆襄九郡.粮草充足.带甲十余万人.麾下现如今还依附了刘备、张绣两股势力.若是他肯派兵出战.哪怕是只支援些粮草军械.有人能分担一些压力.曹操肩上的担子也能轻松一些.
可是刘备自四月起自告奋勇前往荆襄求援之后.至今四个多月未见回音.曹操不免有些焦急.便命陈群为使携自己亲笔书信前往荆州求救.
布置完这些.曹操重振雄心决定抗拒河北军.每日巡守各营.鼓舞士气.果然.沒过多久.荀彧推测的变故出现了.有细作來报.西部鲜卑大人置葏落罗.日律推演今秋欲在起兵袭掠河北诸郡.这让曹操更是心中暗喜……
…………
并州.太原郡治晋阳城外.旌旗如海、万马云集.
经过田丰两个月的动员.并州各方势力合共数万大军汇聚在此地.当真是军势鼎盛.刀枪如林.
不过如果仔细观察.就能看出这数万兵马其实是分成泾渭分明的几个部分.
最中间的.是麴义从并州军团中挑选出來的一万精兵.这支军队虽然几乎全是步兵.却旁人丝毫不敢小觑.西河一战.麴义一战击杀鲜卑数千骑卒.斩杀宴荔游.声名已经传遍整个草原民族.鲜卑人闻麴义之名而丧胆.匈奴、乌桓人对其也是又敬又怕.
麴义军团旁边.是并州刺史张燕的一万黑山精骑.当年张燕归降文远之后.获准保留下了两万骑兵.仍有张燕带领.这是历來投靠文远的武将都从未有过的殊荣.此次北伐鲜卑.张燕也派出了一万精骑.不过仔细看看.两个军阵之间似乎对抗的意味还挺浓重.
麴义为人骄矜.和并州刺史张燕并沒有多少私交.张燕主政.并且直辖太原一郡.麴义掌兵.掌管整个并州的军队.两人只不过是有些公务上的來往而已.
不过相比这个.最惹人注目的还是那些长相穿着明显与中原百姓不同的异族骑兵.而且看他们的数量.竟然似乎比汉人军队还要多出一些.
沒错.匈奴人心动了.本來听说鲜卑南下.私下想要保存实力的呼厨泉、刘豹包括去卑在内的三大匈奴部落.在得知了文远给出兵的匈奴开出如此丰厚的条件之后.几乎挤破头的响应田丰的号召.不出一月.就利利索索的动员了近两万匈奴骑兵.上谷乌桓首领难楼听说了此事.还派他的儿子呼韩年率三千乌桓骑兵前來助阵.
如此.并州出去留守兵马.竟然聚拢了四万余远征军.而且这一次应对鲜卑人一向习惯了入关打击的河北.再不是本土防御.而是出关发起主动的进攻.
历來中原王朝大都受到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这主要是民族特性决定的.中原王朝主要由农耕民族组成.他们和游牧民族不同.平时的生活和作战扯不上关系.而一骑射立国的游牧民族则不同.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作战方式是息息相关的.这一点就决定.草原民族本身就农耕民族更加适应战争.
草原产马.游牧民族的军队主力是骑兵.骑兵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性强.其强大的突袭能力是中原军队无法比拟的.在相同的步兵根本无法与骑兵抗衡.而由于马匹的缺乏.自春秋战国以來.中原民族针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多是在中原领土内进行.当然除了汉庭.
而战德国“闪击大师”古德里安大将曾说过.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坦克.同样道理.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骑兵.汉武帝时期.经济军事实力达到巅峰的西汉朝廷开始对匈奴发起反攻.主动出击攻入匈奴领土.依靠的就是数量庞大的骑兵.
文远深知这个道理.可是即便以如今河北军的能力.也养活不起十万的骑兵.马这玩意如果不放养在草原上.一天消耗的粮食足够七八个壮汉填饱肚子.所以即便占据了幽并产马之地.文远麾下的战马总量也只在五万匹左右.除了分拨给各大军团.成建制的只有破军、中垒还有骁骑营.
虽然沒有足够的骑兵.不过文远自己会另辟蹊径.咱不是沒有骑兵吗.南匈奴人有啊.乌桓人也有啊.以夷制夷用这些游牧民族对付鲜卑.同样可以达到进攻的目的.
就像现在.在利益的驱动下.晋阳城下聚集了两万多异族骑兵.加上张燕的一万骑.已经具备了出关扫荡草原的能力.
探马來报.置葏落罗和日律推演两部正在集结兵马.月内就要南下并州.而田丰.麴义、张燕以及几个异族将领经过一番商议.已经决定先下手为强.分兵数路攻入西部鲜卑境内.
“出发.”眼看着时候不早.负责协调指挥此次行动的使匈奴中郎将田丰大喝一声.一时之间.雄浑的战鼓声敲击心房.嘹亮的号角声撕裂天空.一队队骑兵如道道洪流一般涌向北方.他们要从晋阳出发.出雁门关.扫荡整个鲜卑西部.
“不想能在我有生之日.还能看见我大汉雄师出塞讨伐胡虏……陛下……主公……”看着这雄壮的军势.看着这数以万计的骑兵.田丰心中的感慨难以形容.自汉武帝以來.大汉就不断对北方用兵.可是从恒灵二帝起.朝政昏聩.内乱天灾不断.这几十年国力日趋削弱的朝廷再无力向北征战.反而常年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劫掠.一腔报效朝廷之心的田丰.每想到此事.心中怎不悲怆愤慨.而今日能亲眼再次看到大汉之师再次征北.田丰心中怎不感慨赞叹.
这胸中郁积的一口气今日总算是出了.可是想到是主公一力促成的眼下这个局面.又让田丰心中充满了矛盾.他也是从巨鹿就开始跟着文远的老人了.他亲眼看到主公为了百姓不惜剥夺世家豪族的利益.动摇了朝廷的根基.为了这件事情.他沒少向文远犯言直谏.
可是同时.他又亲眼看着主公的势力一步步的发展.壮大.从小小的下曲阳长扩张为如今占据半壁天下的庞大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想起当年主公征辟自己时说的那一句话.当时的情景至今田丰还历历在目.
“若陛下英明.乃中兴之主.某便竭忠尽智.肝脑涂地以效命.若天命汉祚当绝.某也要奋一己之力.解天下百姓倒悬之苦.虽明知此道艰难.辽亦百死而不悔.”
主公是对还是错了呢.自己死抱着忠于汉室的执念.又究竟是对还是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