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许昌城破(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高昂之后便是失落.只听曹操叹息一声感慨道:“只可惜我还是输了.彻彻底底的输了呢.谁能我等名门望族竟然会败在一个布衣出身的武夫之手.谁能想到张辽十年之间竟然能干出这么一番惊天动地的成就.只怕就算是昔日的高祖刘邦也不过如此吧……下曲阳的一个区区县长.到如今坐上大将军的位置.下一步他还会上升到什么一个高度.真想看看这个天下将來在张辽的手中是个什么样子……只可惜.我怕是沒机会看了呢……”

    曹仁见曹操丝毫不为所动.急道:“主公快走吧.沒时间在这感慨了.河北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破城.”

    “我意已决.你们谁也不要再劝.谁要是想耍点什么小聪明.我立刻就自尽于此处.”曹操目光凌厉的扫了一眼曹仁.正看见曹仁正不动声色的靠向自己.曹操是何等精明之人.一眼看出曹仁心中盘算.顿时锵啷一声抽出宝剑横在颈部.

    “主公.”曹仁本意是想趁曹操不备将他打晕拖走.不想却被曹操看清意图.想上前有怕曹操真的一剑自行了断了性命.不禁又急又恼.扼腕叹息一声.

    “你走吧……如果能逃得出去.就去汝南辅佐子脩.子孝.帮我给子脩带个话.让他一定不要忘了当日我跟对他的嘱咐……”

    曹仁虎目含泪.犹豫良久.好半天才一咬牙道:“主公保重.末将领命.”说罢.转身出去掩面而去了.

    曹操又对身边从人道:“他们也走吧.沒必要留下了受这兵祸之苦.今日我便放你们自由.何去何从.全凭你们自己做主.”

    从人们都以为一旦许昌城破.张辽定不会放过主人.这个时候谁还敢和曹操扯上关系.所以他们只是装模作样杨稍作犹豫.就纷纷上前拜辞离去.转眼之间.州牧府的下人几乎走了大半.只剩下几个年长忠心的老仆役.

    荀彧站在曹操身边.一直默默看着这一切.自始至终都沒有说一句话.也沒有动.

    “文若不走.是要留下來和我一起见见张辽吗.”荀彧的表现.曹操并沒有丝毫意外.荀氏是颍川、豫州、乃至天下都数一数二的豪门望族.根基就在颍川郡.因为出身.所以荀彧的政见和文远的政治立场天生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荀彧才会选择倾力支持自己.只可惜自己输了.荀彧.荀攸.甚至整个颍川荀氏都将和自己一起承担起失败的责任.

    “是啊……如此一世豪杰.如果不见一见岂非人生憾事.我真想看一看张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荀彧说的很是坦然.他已经抱定死志了.根本就沒有将生死挂在心上.当然这只代表他自己.早在曹昂离开许昌的时候.荀彧就已经让族中子弟随曹昂一起去了汝南郡.豪族有豪族保全自己的方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大不了就寻一去处避世隐居.寻求机会.再图宗族兴盛.

    是夜.曹仁、夏侯渊、毛玠、李典等一众文武领两万余兵马从南门杀出.赵云连夜出营阻截.夏侯德、李通被赵云所杀.梁习被甘宁半路生擒.刘馥、袁涣等不少文官将校皆死于乱军之中.其余众将拼力死战.直杀至天明.兵马折其大半.终于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引几千残兵往汝南而走.

    当然也不是沒有人愿意留下來追随曹操左右.毛玠、乐进、吕虔、刘晔、史涣等不少人愿意留下來随曹操一起接受命运的审判.当然.打着主意准备趁势投靠文远的文武官员也不在少数……

    而走了曹仁这波兵马之后.留下來的人更是连最后一点抵抗的念头都失去了.军心、人心丧失一空.如此半日之后.河北军仅仅是遭遇到守兵象征性的抵抗.就轻而易举的登上了许昌城的城头.

    许昌.本地人更习惯许县这个称呼.只因为五年前曹操看中了此处人杰地灵.土地肥厚.便将此地作为大本营.并改名称之为许昌城.取“昌”字之繁荣昌盛之意境.不过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许昌这个名字只会用不到一年就被另外一个名字代替许都.这个历史上鼎鼎有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方.只可惜因为文远的出现.如今历史彻底改变了轨迹.连文远自己都不知道.今后的这片天下回走到哪一步.

    是长久兴盛下去.还是昙花一现旋即落幕.

    感慨一番.文远从北门策马进了许昌城.一路所见.街面两侧都是尽是稠密整齐的房舍.道旁跪满了许昌城的官民百姓.许昌城由此规模.看得出來.曹操在治理这座城池上确实花费了不少心力.

    只是细心的文远留意到.许昌百姓几乎个个面有菜色.孩子们几乎个个都是光着屁股.甚至连许多妇人衣不蔽体.更要命的是.从这些人脸上根本看不到生气.他们就如同丧失了生的期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两边黑压压一片的百姓人数何止万计.可这么多人.愣是让人感觉着一片死气沉沉.

    其实想想也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袭扰和经济封锁也跟着持续了一年多.原本曹操还算厚实的家底被彻底拖垮了.

    战争从某种层面來说拼的其实就是经济.如果曹操能像文远这样不为粮草顾虑.文远想要打赢官渡之战只怕还要费上更大的代价.战争.是身为上位者的权利斗争.而百姓更惨.长年的征战迫使财政紧蹙的政府不得不向百姓摊派名目繁多的赋税.还将他们家中的顶梁柱子强征入役.许多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归根结底.受伤更重却是最底层的百姓.

    看着眼前的一幕.向着豫州百姓悲惨的境遇.不知不觉间.文远心中竟然莫名产生了一种厌战的情绪……

    刚进城还沒走出百步.文远就已经下达了他进入许昌城后的第一道令谕:“立即派人贴出告示.安抚许昌百姓.明日起在四门外放粮赈济贫民.”

    越兮是个大嗓门.当即把文远的话复读机一样的喊了出去:“大将军有令.明日起在许昌寺门外放粮赈济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