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献俘 献捷(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骁骑营之后.便是浩浩荡荡的破军重骑和中垒武卒.破军重骑一出现.立即迎來邺都百姓一阵更热烈的惊呼.骑士们被厚厚的铁甲包裹.连胯下雄骏的高头大马上都披着甲胄.肩扛拉风无比的七尺陌刀.只是这份卖相就足以令人震惊.远远看去.就如同一道黑色的怒潮滚滚碾來.仿佛沒有什么东西能挡住这潮水前进的脚步.
中垒武卒的装备和破军营差不太多.同样是重甲.陌刀、投枪、强弩.战马.只是他们的铁甲更厚.战马身上不披护甲.主要也是为了替他们负载沉重的装备和甲胄.
值得一提的他们虽然是步兵.却人人都配有一匹战马.这是整个河北军三十万战兵步卒中都沒有的优遇.就是为了保证这个最强战阵及时投入战场的机动性.在这个各路诸侯手上骑兵都比较稀缺的时代.给步兵配马匹在别人看來几乎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只有掌控了幽并两块马场的文远奢侈到给中垒武卒陪马匹代步.
头顶着黑色的簪缨.破军营和中垒武卒來到校场上.齐刷刷的下马立定.为了迎接天子的检阅.他们都是全副武装的.壮硕的身躯加上足有百多斤重的武器装备.这就是三百多斤的分量.即便是产自关外草原的优良战马也不能长时间的承受如此重负.
随着这只铁甲精锐的到來.校场内外再一次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欢呼声.因为四周的百姓都看到了一个挺拔伟岸的身影.文远就身在中垒武卒之中.
“大将军威武.”
“祝大将军早日扫平乱世.从此天下太平.”
“……”
海啸一般的欢呼声中.文远并沒有离开队伍前往天子所在的高台奏报.而是跨马绰戟立于高台之下.等候其余后面的战兵陆续进入场内.
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中军、冀州、幽州三个军团才进入场内.加上之前的两支队伍.合共十万余人.满满当当的占据了长宽足有五里的宽阔场地.一时间旌旗飘动.枪戟如林.半空之中弥漫着浓浓的激昂杀伐的气息.
“鼓乐.起.”随着鸿胪寺卿的一声号令.高台后开始敲打吹奏其一阵美妙又不失激昂的乐曲.众将士听着这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歌.无不骄傲的昂起了头.他们连的脸上洋溢着骄傲.欢喜.刚毅.今天所有的一切欢呼和掌声.都属于他们.
不知什么时候.校场外的嘈杂声已经渐渐消失.一曲奏罢.便要正式的开始郊迎大礼.忙碌了大半天.无论是百姓.还是回归故土的将士们都期待着这一时刻的來临.
“陛下诏谕.宣大将军、巨鹿侯张辽觐见.”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文远这时才一步步走上高台.冲刘协行下一礼.古时候献捷是国家大事.虽说天子早有赐文远朝堂上剑履上殿.参拜不名.可是这种正式的场合下.文远也不敢有丝毫僭越.否则一旦被有心人传出去.自己只怕会被天下文人骂的狗血淋头估计……
“大将军出师远征.大胜而归.快起.快快请起……”刘协道.他如何敢让文远下拜.忙制止了文远行足九叩之礼.
“多谢陛下隆恩……”文远也不客气.陛下叫咱起.咱就别做作了不是.正好他也受不了这种跪拜之礼.这举动虽说让旁边的宦官大臣看得直撇嘴.不过既然陛下都已经开口免礼了.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接下來就是一系列依照朝廷礼制所走的程序.
只听文远取出一卷不加缄封的官文朗声念诵道:“启奏陛下.臣此次南征豫州.共获聝四万三千余.俘虏五万八千余人.及车、马、牛、羊不可算计……”那时候打仗计军功.都是要割下敌人首级.不过献捷太庙就不需要那么血腥的把几万颗首级从太庙千里迢迢运到京城去.那时候还沒有太好的技术保持尸体不腐不烂.所以只需要割下耳朵代替首级.聝.即从战场上被杀死的敌人身上割下的左耳.而献捷官文.则有专门的史官记录.甚至由专人铭刻金文.为后世铭记.
刘协心神不宁的听着文远念诵奏捷官文.心中五味杂陈.曹操十多万兵马啊.都败在张辽手里.难道这天下就真的沒有人是张辽的对手了吗.难道这大汉江山就要亡到我刘协的手里.
文远低头念着.时不时望向献帝的眼中也不露半点好恶的情绪.自从王旁之死.自从那一次的董承事件之后.文远就觉着自己和小皇帝刘协越來越疏离.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却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
接下來就是献俘和献捷的仪式.这两项仪式本來是要在太庙.太社、宗庙之中进行的.普通民众不能前去观礼.不过这么多百姓都在城外迎接凯旋回师的军队.天子当然不能错过这样一个宣扬大汉朝廷浩荡天威的机会.命文远将缴获的旌旗、鼓角、衣甲、仪仗展示给围观的百姓.当然还有几万只硝制过后的左耳.以及从许昌降兵中挑选出的五百俘军.
俘虏的几万军士自然是不可能全部带过來的.否则光是一路看管他们都是个大问題.所以文远只是从数万降卒中挑拣了几百个看上去彪悍精壮的而已.这些人用白练系着.一个挨着一个从高台下走过.接受天子的检视.之后才是到太庙、太社开始正式的献俘.
古时候大军凯旋献上俘虏还是有讲究的.俘虏必须是长相够凶悍.孔武有力的人.太瘦弱太矮小就不能昭示国家的威严.献上的俘虏到太庙后.俯首乞命.经有天子审讯.如果天子下令处以极刑.就由廷尉带往法场;如果天子下令开释.侍臣便传旨先释缚.随即宣布释放.被俘者三跪九叩.拜谢天恩.
当然这些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这些人跟随文远前來.文远已经和朝廷通过气不会处死他们.相反的为了昭示天恩.除了当场赦免无罪.还会赏赐给他们一些东西.如此一整套的献俘献捷仪式结束.已经是深夜.不要以为凯旋的仪式就这样结束了.献捷之后.天子还要大宴有功之臣三日.之后便是论功行赏的典礼.总之还有许多的繁文缛节等着文远.饶是他來到这个时代已经多年.这些琐碎礼仪还是让他头疼不已.
自始至终.曹操不显山不露水的立于中垒武卒方阵的门旗后.他的身上披着覆盖全身的黑色甲胄.头上戴着遮住大半张脸的头盔.让人根本看不出别的中垒武卒一个个情绪激昂.唯有他面色沉凝.心中充溢着复杂的情绪.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曹操已经明白.张辽能走到今天根本不是运气.政治、军事、经济.沒有一样在自己这里.自己的失败.本來就在情理之内.
而经过那日和文远一场谈话之后.曹操似乎一下子看开了.谁胜谁负又有什么打紧的呢.反正自己和张辽目的都是一样的.既然这一路所见已经证明张辽的政略是正确的.自己又何必在争是谁平定了这个天下呢.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乱世几人回.不做乱世奸雄.做个治世能臣也与自己生平的志向相违背……
只是现在曹操还沒有完全从挫折打击中恢复过來.他需要好好的闭门静思一阵.好好想一想这些年戎马征战的经验教训.思考一下自己做的究竟哪些对.那些不对.是以他拒绝了文远表奏他为骠骑将军的好意.只答应赋闲避居于邺城之中.对此文远也沒有一味强求.还沒到邺都.他就特意命甄俨在城里给曹操安排了一处清幽雅致的宅邸.
“子脩.如何选择在你手里.你要好自为之了.子桓、子文、子建、仓舒……你们要过得好好的……”全新的生活即将到來.唯独让曹操有些担心的就是他远在汝南的亲人们……
…………
“父亲……”就在曹操亲眼见证着河北军凯旋奏捷的时候.曹昂拎着一坛酒坐在平舆城的城头上.神情呆滞遥望着北方.如同一尊塑像一样一动不动.
如果和曹昂熟悉的人看他这幅样子定然会大吃一惊.因为眼前的曹昂跟以前相比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他整个人瘦了一圈.眼眶深陷.眼中血丝密布.满嘴的胡茬子.满脸憔悴.哪里还能找到以往一丝俊朗的影子.用失魂落魄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许昌果然还是陷落了.起初和汝南的一切都断了联系.听到这消息的曹昂当时不顾麾下幕僚的劝谏要打回许昌去.可是最后在众人的合力劝谏.尤其是连曹仁、夏侯渊这些叔叔辈的人物都出言相劝了以后.曹昂这才怔怔出神.勉力劝了回去.
可是随着情报体系的回复.得到的消息再一次让曹昂差点沒按捺下去.父亲被俘.帐下的文武都被或杀或俘.俘虏的据说都被带到了河北去.曹昂如今手上只有两万余兵马.深感无力.这一段时间每日只知借酒浇愁.醉生梦死不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