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封公建国(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文远记得前世有一句话.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文远就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自文远那次上朝之后.朝臣们关于劝天子封文远为公的奏议非但沒有止歇.反而更加频繁.各地的奏疏沒有也像雪片一样堆在刘协的鞍前.令他不胜其烦.

    可是这还沒完.九月.也就是文远在漳河边挖出铜雀的一个月后.数万邺城百姓在皇城门前聚集.上万民贴.请天子加封文远晋公之位.百姓门在承恩门外从早晨一直站到晚上.连参加朝议的百官都被堵在皇城里回不了家去.不过这些人大多和百姓抱得都是同一个心理.倒也乐得站在皇城护墙上看戏.

    面对海一样的浩瀚人群.面对沸腾的民意.刘协更不知该如何应对.指望军队驱赶他们吗.且不说河北军将士一向对文远敬若神明.皇帝不给他封爵.军士们都不乐意.更何况邺都的百姓有近一半都是军户.参与请愿的更几乎全是对文远感恩戴德的军户出身.这些人家里多少都会有至少一个青壮在军队里当兵.负责维持秩序的邺城辅兵又如何会向他们的亲人动手呢.

    所以军士们只是稳稳的维持着秩序.只要百姓们的情绪不太过失控.冲击皇城就可以.有些军士甚至在一旁替百姓支招.或者替百姓加油打气.

    最后还是文远出面.劝百姓们稍安勿躁.各自回家休息.话中称颂天子乃圣明之君.从不亏待功臣.一直未封自己为公只是因为自己无意权禄云云.最后文远以在民间的威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众人劝了回去.看的汉天子心情郁郁.失魂落魄的回去.这就是文远的第二辞.

    不过不要以为这一场集会时间这样就结束了.这一次的集会不过只是暂时停歇罢了.百姓们沒有达到目的回到家中.自然是心有不甘.而那些有心推波助澜之人.当然不会放过继续向朝廷施压的机会.他们回去之后筹划着.准备下一次來一场规模更大的集会.

    于是.沒过多久.一场更大规模的集会便卷土重來了.邺城百姓的请愿结束沒多久.就有來自四面八方的百姓往邺都汇聚.这些人不仅有邺都附近县城的百姓.更多还有从周边郡县走了上百里路赶來的外地人.还有更远的.甚至是來自周边的并州、幽州.

    外郡人來到邺城.一听说是來请愿的.本地的百姓就好吃好喝的管着.还安排他们住在家里.每天都会到皇城门口请愿集会.慢慢的人越聚越多.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参与请愿的百姓人数已经超过二十万人.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沒有人领头.那这样一帮人就会如同一盘散沙毫无威力.而现在朝野间希望文远更进一步的力量已经被沮授、贾诩、郭敬等人有机的凝聚在一起.这样凝聚起來的巨大力量.是当朝天子都抵挡不了的.终于……

    “张辽……你逼得朕是无法躲避了啊.咳咳……”

    天子寝宫正德殿之内.

    已经是深夜三个三更天.刘协还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伏皇后体贴的给刘协拍打着后背.可是刘协无论如何就是沒办法入睡.因为他一闭眼.仿佛就看到张辽被自己封为晋公的情形.接着是封王.再之后就是夺了自己的帝位.

    几天熬下來刘协足足瘦了一圈.夜里还染了风寒.这几日一直咳嗽不已.

    刘协当然不愿意给文远封公.那那意味着他将以往只有皇室宗亲才拥有的权力赐给一个外姓人.对他.对汉室來说这都是一个耻辱.

    可惜这个耻辱眼下看來.刘协根本沒有拒绝的资本.

    如今的朝野上下.所有人的矛头似乎都指向自己.仿佛自己如果不给张辽封公.自己就是昏君.大汉就要灭亡了一样……

    可以想象.刘协心里承受了多么巨大的压力.

    伏皇后劝道:“陛下不可动怒.切勿气坏了龙体……”

    刘协双眼含泪.懊恼道:“我这是气吗.我这是愁啊.如果这样下去.大汉江山终有一日要葬送在我的手里.叫我如何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咳咳……”

    伏后道:“陛下……天无绝人之路.不到最后一刻.陛下千万不能灰心丧气.我父亲不是已经答应帮陛下谋诛张辽了吗.陛下耐心等候.日后一定会有机会的.”

    听了伏后的话.刘协心里稍放宽心.咬了咬牙道:“好吧.张辽……就暂且让你如意.不过我绝不会这么轻易的把江山社稷交给你的.咳咳……”

    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刘协这一晚倒是睡的沉沉的……

    早上.文远还正和吕蒙商议事情.突然见沮授急匆匆走入堂内.眉宇之间带着难以抑制的欣喜.一见文远就大笑着贺喜道:“哈哈.恭喜主公.大事济矣.”

    “什么事让沮先生这么高兴.难道……”文远笑着迎了上去.眼中精芒一闪.已经明白沮授的來意.这一阵子封公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沮授更是一门心思的为此事操心.他今日突然來.岂不是说天子终于顶受不住压力退让了.

    果然就听沮授兴奋道:“陛下下诏.加封主公为晋公.宣诏的使者估计此时已经出了宫门.”

    文远眯眼一笑道:“呵呵.还是服软了呢.”刘协退让.早在文远的意料之内.他听了沮授和贾诩二人所指定的一系列助自己上位的精妙计划.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根本不给刘协留下一点转圜余地.文远毫不怀疑以二人的智计.刘协绝不可能逃得出他俩的算计.如果他俩愿意.自己默许.就是现在就造势掀翻大汉朝廷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我现在该怎么做呢.”

    沮授道:“天子既然已经吐口.就再无收回的道理.主公可以上书三辞.天子必再三下诏不许.如此主公便可名正言顺.接受晋公之位……”

    吕蒙在一旁听着.顿时大喜拜道:“恭喜主公.”

    正与沮授说话间.果然就听高顺來报道:“主公.天使已到府外.”

    文远点头.引众人出府迎去.一出府门.果然见天子命太尉杨彪为使前來宣诏.除了杨彪之外.使者车驾旁还聚满了跟來贺喜的百姓.几乎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喜意.

    只有杨彪脸上带着不太自然的笑容.就见他念完诏书:“大将军……恭喜啊.”

    “朕以不德.少遭愍凶.越在西土.迁於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率土之民.朕无获焉.即我高祖之命将坠於地.朕用夙兴假寐.震悼於厥心.曰"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能恤朕躬".乃诱天衷.诞育丞相.保乂我皇家.弘济於艰难.朕实赖之.今将授君典礼.其敬听朕命……”

    “昔董卓初兴国难.君以卑弱之兵义从诸侯讨贼.此君之忠于本朝也……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君执大节.精贯白曰.奋其武怒.运其神策.致届官渡.大歼丑类.俾我国家拯于危坠.”

    “……朕闻先王并建明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藩卫王室.左右厥世也.其在周成.管、蔡不静.惩难念功.乃使邵康公赐齐太公履.东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世祚太师.以表东海;爰及襄王.亦有楚人不供王职.又命晋文登为侯伯.锡以二辂、虎贲、鈇钺、秬鬯、弓矢.大启南阳.世作盟主.故周室之不坏.繄二国是赖.今君称丕显德.明保朕躬.奉答天命.导扬弘烈.缓爰九域.莫不率俾……”

    “君功高於伊、周.而赏卑於齐、晋.朕甚恧焉.朕以眇眇之身.讬於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冰.非君攸济.朕无任焉.今以河东、河内、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濮阳凡十郡.封君为晋公……晋国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往钦哉.敬服朕命.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一封诏书.洋洋洒洒数千言.虽不乏恳切之言.辞藻华丽.一听就是出自文章大家陈琳的手笔.文远虽然也不是很明白这些复杂的古文体.却也听出了个大概.就是封自己为晋公.建立晋国.下设臣宰百官.并且划出河内、河东、赵国等等合共十郡为晋国封地.并且还加赐九锡.

    至于是哪九锡.

    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和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黄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鞋)一双. 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县.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亦作“ 乐悬 ”.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 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有两种说法.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这两种说法都不甚具体.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 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 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秬鬯.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