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血的教训!(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王越这个时候來找文远.就是为了先从文远这里得到尚方宝剑.得到了文远的许可.王越的办事效率不是一般的快.前后不过一个时辰.王越就回來复命.称下毒之人已经被查了出來.“你说下毒之人就是紫鹃.”听了王越的回报.文远不禁感到有些意外.紫鹃这个丫鬟的性格文远还是多少了解一些的.平日里性格质朴、心地很好.他怎么会是谋害宓儿的凶手呢.

    可是王越却在一旁煞有介事的道:“晋公.此事千真万确.属下从紫鹃丫头的房里搜出了一包红色的粉末.经华老先生检查过.确实是葬红颜的粉末无疑.此外属下还搜出了这样东西.”说罢.递给文远几个布偶.胸前上面赫然写着貂蝉、甄宓、巧娥等人的名字.上面密密麻麻尽是针扎的痕迹.其中竟还有一个写着张辽二字的布偶.背面竟然还多出两个字负心.

    文远看着这布偶不禁又惊又怒.咆哮拍案道:“这丫头好大胆.难道还想诅咒我吗.她现在怎么样了.”

    王越恭声回答:“这丫头嘴硬的很.属下用了不少刑法.她就是不可认罪.”

    文远冷哼一声道:“哼.都到了这步田地还敢嘴硬.她一个丫头.不可能平白无故会有这些东西.一定还有同伙.王越.我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要让她给我说出是谁唆使他这样干的.还有这些东西他究竟是从哪弄來的.”

    王越眼中闪过一丝嗜血之色.道:“属下遵命……只是主公.紫鹃犯罪证据已经确凿无疑.下一步该如何处理.”

    文远冷声道:“所有涉及此事的人.夷三族.统统斩草除根.敢对我的家人下毒.我要让他知道我张文远在这方面绝不会新词手软的.”

    王越仍有些迟疑道:“那樊夫人……”紫鹃是樊氏房中的婢女.出了这样的事情.樊氏纵然脱得了干系.管教失责的过失却是无论如何躲不过的.只是她身份特殊.主公的家事还是要靠主公自己來拿主意.

    文远皱眉想了想道:“出了那么大的事情.樊氏竟然一点都不知悉.樊氏管教侍女无方.罚她禁足三月思过.不准踏出房门一步.”

    “属下遵命.”王越兴奋的舔着嘴唇答应道.得了主公的许诺.此时他再无顾虑.又要大开杀戒了.让所有人对王越产生畏惧.这就是王越一直所追求的成就和快意.

    不过一番盛怒过后.文远心中一丝清明涌起.

    负心.紫鹃是怪自己沒有好好照顾宁儿吗.怪自己在宁儿走后移情他人.一个丫鬟.不会考虑太多的.或许因为宁儿.她对自己才会有如此刻骨铭心的狠.想着想着.文远不禁心中生出一丝愧意……

    而这份愧意.让文远临到最后突然改变了心意.

    见王越正要离去.文远突然叫住道:“等等王越.紫鹃举目无亲.就不必牵连过多人了……还有.给她留个全尸.毕竟她以前也曾是跟着宁儿的贴身侍婢……”

    王越想了想.略有些失望的点头道:“晋公放心.属下知道该怎么做了.属下告退……”王越这些年的磨练.早已是极善揣摩上意的老油子.一听主公口风转变.已经知道该用另外一套方法处理.

    主公既然都不打算深究.王越虽然有些不甘却也知道不能违抗上意.他至少有几十种方法让紫鹃开口招认.而且结果必然是王越所想要的.

    就这样在文远的愧疚心的作用下.一场下毒风波就这样草草的收场了.丫鬟紫鹃因为下毒谋害主母被赐死.樊氏因为管教无方被责令禁足三月.不可离开房门.此外为了避免有漏网之鱼.以及以后避免出现类似的事情.所有有可能接触到甄宓所喝汤药的下人全部被驱逐出府邸.日后给晋公府看病的医匠由华佗指定专人.新入府的下人必须经过监察部门的一番严格审核方可入内.

    因为下毒事件.晋公府内新换了一大批人.免不得引起多方猜忌.不过由于王越行事谨慎.外界不知情的根本不清楚其中原因.这正是文远想要的结果.隐秘.

    不过天下人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另外一件大事上去!

    二月.文远代表朝廷正式宣布.从今年开始.朝廷将正式举行科举.招募人才.参考之人不论出身贫贱、门第高低.甚至不限地域.只要有真才实学.哪怕你不是中原人也一律可以应试.

    第一年的考试分别是七月份的乡试、九月份的会试和十一月份的殿试三轮.考课也按照要求不同有具体的划分.除了为政为将的孝廉、茂才、明经、明法、勇猛知兵法等等这些察举制度中所要考课的门类之外.科举还新设农业、工商、医药等等几个大项三十几科学问.可以说几乎涵盖了当时能涉及到所有的有用领域.

    参考之人只有通过前一轮的考核.才能有资格进入下一轮.据说能连过三轮的考生不仅能够得到晋公的亲自接见.还会被量才委以重任.而此后按例乡试每一年一轮、会试三年一轮.殿试五年一轮.

    消息一出.顿时如同一颗石子激起层层巨浪.所有人都为了晋公府这项开创性的举措震动不已.要知道在此之前.从世亲世禄制、军功爵禄制、再到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度.都对士族、豪门、有所偏倚.而这一次科举公然喊出的口号就是不计门第.不计出身.

    可以想象.那些一身才艺.却一直报效无门的寒门学子、深怀绝艺之人听到这个消息会有多么的振奋.会有多少隐藏在熙攘人海中的贤士前來参考.到时文远身边会聚拢多少深怀奇技之人.

    当然任何事都可能有利有弊.科举制更多从平民中选拔人才.这无疑就大大的触动了地方豪族的利益.科举的消息对外传出以后不久.各郡县就出现地方豪族与百姓严重对立的时间.甚至爆发了大规模的暴乱、反叛、抗议.从三月到六月这四个月的时间.发动暴乱的城池多达七十九个.遍布文远治下八州数十个郡.各地郡县爆发次一级的流血冲突也数以百计.造成人员伤亡少数也达到数万人.几乎不可算计.而且这样一场动乱看起來还只是刚刚开始.远远沒能停息.

    一场科举.文远本來以为是好事.沒想到却酿成这样的惨剧.在事关自身未來发展的大事面前.本來让文远文远以为已经很是温顺的豪族突然像发狂了一般变得暴虐无匹.这还是文远先用商业分化了一大部分温和士族的结果.否则发展到最坏的状况政权被颠覆都不是不可能的.

    万幸的是.对于豪族的强势反抗.谋士贾诩有所预料.并提前献言于文远让文远有所准备.这也是为什么文远选在官渡战后.各州兵马回归本地之后才公布科举政策的原因.就是为了镇压叛乱.稳定政局.

    有军队的强力镇压.大部分反叛的区域很快被军队占领收回.各地政局虽然一时风雨飘摇.最终却也有惊无险的走了过去.只是大规模的反叛虽然被很快镇压.可是零星规模的反抗一直持续了十多年才逐渐平息.

    时候有人专门统计了这样一场文远主事以來治下最大规模的一场叛乱.这他所造成的人员经济损失.竟然是当年耗时一年半之久的官渡之役的七倍.令文远原本宽裕的经济骤然加紧.直接的影响就是逼迫文远三年之内不能对外发起攻击.

    这时候.文远是彻底明白自己这一步迈的有些大了.这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在最开始的四个月动乱中.面对各地的乱局.文远顶受着巨大地压力宣布科举照常进行.晋军在这样一场捍卫政权尊严的战场上表现的足够给力.到七月初乡试举行的时候.已经有超过八成发生动乱的城池被晋军夺回.重新恢复秩序.仍被叛军占据的地区有意参考的人.可以到同州临郡报名参与科举.

    当然.仅仅从堵得方面着手是一时无法解决士族和寒门之间的对立的.还必须用疏导的方式双管齐下解决问題.

    七月.文远在展示出自己强硬一面的同时.又听从沮授、崔琰等人的建议.宣布在实行科举制的同时.并非是彻底废除原有的察举制度.同时令新任长史陈群编修九品中正制.作为察举制度的改良推出.仍然保留一条专门为士族提供的人才输送渠道.以缓和士族势力的激动情绪.

    这一项让步性的举措一经提出.很快得到士族中温和派的支持.恶劣的情势很快改变了不少.要知道这些温和派之所以温和.就是因为从文远获得了太多的既得利益.和文远的关系几乎已经是密不可分.他们才是真正有实力的豪门势力.这些豪族大多底蕴深厚.家世财力远非寻常百姓可比.即便是家族子弟参加科举也有先天的优势不会吃亏.

    而有了这些温和派的支持.到了九月各州会试的时候.文远才终于初步稳定了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