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天亮(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胡无人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清晨.当第一缕眼光洒在天狼山前这片空旷的草原上的时候.数百道白柱一样的炊烟已经袅袅升上天空.给初秋略显萧瑟的草原带來些许生气.
如果此时站在天狼山不高的山顶上向下看.两座巨大的营盘斜倚在山脚下.就如同两头巨大的野兽.红着眼睛准备上场战斗.彼此相隔二十余里.
或许是因为全是骑军的缘故.鲜卑人的营盘比汉军规模还要大上一些.呈一种不规则的形状绵延二十余里.那些撑起的帐篷就像是散落在草原上星星点点的白色花朵.这边稀疏、那边密集.显得沒有什么规律.不过营地里数量多到恐怖的战马让人不敢小觑.营地内的马群几乎是成片成片的.
而汉军的营寨则显得规整许多.整个大营呈九宫形状排列.长宽三里里的中军大营四四方方的.因为实在找不到足够的木料.寨墙是靠就地掘土夯实的.墙高只有丈二.只用來阻挡马匹冲进.墙外的壕沟倒是挖得三丈來宽、四五丈深.可以有效阻挡鲜卑人的奇袭.寨墙上沒有建造多余的望楼箭塔.只是给弓弩手留下了一些提供保护的射箭位.鲜卑人不善攻城.汉军在防守上倒不需费太多的心.
中军大营之外.前后左右、前左、前右、下、右下八个方位各有一个长宽二里的营寨.营寨间彼此通道连接.可以及时互通消息.分兵驰援、为中军大营提供防卫.
前军左、中营.是麴义的并州军团.步骑两万五千.辅兵三千人.
前军右营.是张燕的并州游骑.此次出征带來轻骑一万.辅兵两千人.
中军中营.文远直属的玄缨卫五千.直属的骁骑营一万骑兵.以及辅兵三万余人.
中军左翼.是田丰辖制的鲜卑族呼厨泉和去卑部.有匈奴轻骑一万五千余人.刘豹因为与呼厨泉一向不合.所以和并州的异族军团一万余骑分在中军右翼.两支兵合在一处.也有一万三四千.
后军三个寨子.是颜良统帅的中军军团战辅兵四万.颜良居中、副将魏延、郭淮居于两边.
就是这九座营盘.驻扎了文远麾下玄缨、骁骑、中军、并州多个军团连带匈奴人的大军十六万.
可以看得出來.虽然数量上占着一点便宜.但是优势并不一定就在汉军这边.十六万人当中.步兵和辅兵的数量还是占据了其中大半.九座营寨里的骑兵加在一块.也堪堪只有六万.其余的则都是步兵.而且还有一半是战力较弱只能用來进行一些低烈度战斗的辅兵.
汉军虽然在纪律和战斗素养上要远远高过鲜卑士兵.可是若论起对战场的适应能力.汉军却大大不如草原民族.从被鲜卑骑兵发现踪迹之后.应对鲜卑骑兵无休止的哨探和袭击就成了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些鲜卑骑兵轻装上阵.來去如风.他们可以身上背着一包盐巴和干肉.几天几夜不用回营.累了就在野外歇宿.而汉军对武器、战阵、补给等各方面都有很强的依赖性.
而且在草原上作战.不像在中原大陆.四周方圆数百里内都是平旷的土地.根本无险可守.也沒有木头修筑营垒.在这里鲜卑骑兵可以尽情的驰骋.而对靠两条腿走路的汉军步兵就不那么轻松.
所以想要打赢这样一场战斗.并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情.
辎重运送艰苦.好在匈奴人提供的牛羊解了些许忧愁.而且一路之上还多亏文远早年命人督造的重型辎车发挥了作用.这些辎车高达丈二.辎重兵躲在车后.可以有效躲避鲜卑骑兵的袭扰进攻.不过饶是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和无数次的袭扰下來.等文远打算和鲜卑人发起进攻的时候.大营里囤积的粮草也仅只够两月之用.
北伐的凶险虽然文远早有预料.可是真正走到这一步的时候.还是让文远和筹划此次北伐的郭嘉等人暗暗心惊……
所以好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战斗的进程就必须加快了.而且此一战.必须胜.
中军大帐内.文远顶盔贯甲.全身披挂昂藏走出.身后跟随着一大帮将领.而此时将士们饱食一顿.精神抖擞.早已站在寨外排成整齐雄壮的阵列等候.
文远胯骑流星來到阵前.奔驰一个來回好好的看着这些出征将士.他们大部分是汉人.也有不少异族.每个人虽然长相不同.脸上却都挂着兴奋、期盼的神情.
宣慰佐吏的工作干得不错.晋军从來不害怕直面战争.至于那些匈奴人.此前在跟随大汉朝廷对北方征战尝到了不少的甜头.此次心中也是迫不及待想要再捞一笔.
但是这.还不够.文远要的是一支士气更旺盛的军队.所以他决定再烧一把火.让军士们为了接下來的战斗中像狼一样凶悍坚韧.
只见他走到汉军阵列之前.大声喝道:“将士们.这里是天狼山.这里离我大汉最近的边关是一千二百里路.三百多年前.武帝的军队也曾经打到这里.那一场战争之后.匈奴人闻我汉家威名.就会胆战心惊.瑟瑟发抖.至今、甚至许多年之后.这些北伐将士的荣耀仍为世人传诵.他们的名字将会篆刻在史书当中.”
军士们一阵肃穆.眼中闪过火一样的灼热和铁一样的坚定.英烈们的事迹在前.怎么能不让这些人热血沸腾.
文远顿了一顿.语气激昂的问道:“那么你们呢.你们想不想像前人一样.万古流芳.像英雄一样.回到家乡接受百姓们潮水一般的爱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