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真假麴义(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日律推演闻言大惊.忙上前探看.果然就见一座辎车垒成的阵势挡在路上.军中竖起一面大纛.上书一字“麴”.

    “糟糕.我们中计了.这车阵……不会错的.麴义分明是在此处.哪里在什么黄牛峪.”仔细看过.日律推演不禁失声惊呼道.他几次吃过麴义的亏.对这车阵非常熟悉.今日一见这阵法气度.立刻断定是麴义无疑.心惊之下.心志顿时怯了几分.

    步度根道:“大帅怕他作甚.这车阵坚固是坚固.可摆在那儿就像是个乌龟.咱们不去碰他绕道就是.难道他还能追上四条腿的飞骑.”他当初也是吃过车阵苦头的.不过性子粗疏的他心里并沒有留下阴影.也研究出來这车阵只要你不去碰他.他就奈何不得你.

    轲比能考虑的透彻一些.接口道:“步度根.大帅这是另有考虑.你想想看.汉军在此布阵.定然是早有预料咱们前來.既然如此.他们能不在去路上设下伏军.”

    步度根觉着有理.点头问道道:“既然如此.那咱们下边该怎么办呢.”

    这一次日律推演和轲比能都沒有回答步度根的话.都低下头深深的思考问題……

    一天之内.鲜卑大营、黄牛峪、这里一共三个地方都出现汉军.三地相隔近百里.汉军这是想干什么.究竟哪里才是汉军重兵集结的地区.

    这些问題深深的困扰着日律推演和轲比能.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问題.他们就如同身处无尽的黑暗中.心中难免会带着对未知的不安和恐惧.可是任凭他们如何凭空猜测都想不出个所以然來.他们现在只确定了一件事情.

    汉军早有准备.那就说明黄牛峪很可能是个圈套.如果绕过这支汉军赶往黄牛峪.很大可能会掉进汉军的圈套里.

    从看到麴义的旗号.或者说从看出汉军对自己这路援军早有应对的态势.日律推演心里其实就已经打起了退堂鼓.虽然去救慕容燕是为了大局.可是他也需要为自己的族人考虑不是.此时强撑着沒有传令撤退.也是怕回去之后遭人耻笑自己.

    “怎么办.大帅.您总要拿个主意吧.咱们在这里耗着也不是个事.”步度根急性子.就在日律推演低头思考的时候就开始一直催.本來轲比能还在一旁劝着.可是轲比能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來.只能让日律推演拿主意.渐渐也就不劝了.

    日律推演被吵吵的心烦意乱.一甩手道:“别乱了步度根.这样……咱们先去叫阵.先探探虚实.如果麴义不在此处.那就必然是汉军的疑兵之计.咱们继续进军赶往黄牛峪.若是麴义在此处.我猜咱们就多半中了埋伏.还是尽早退回大营为宜.”

    两个小帅本來就以日律推演马首是瞻.闻言自然沒有什么异议.

    日律推演当下点起三千精骑.到汉军阵前叫阵.

    就见日律推演远远的离着车阵一箭之地停下.命人上前大喝道:“里面的汉军听着.我家大帅日律推演从此经过.不知麴义将军在不在此处.既然在此碰上了.怎么也不出來见见故人.”

    派去的人叫了多遍.车阵内也有人答话.可磨蹭了片刻.就是不见麴义现身.

    日律推演不禁狐疑.心忖道:“难不成麴义不在此地.在此布下这车阵只是张辽的疑兵之计.不让我分兵去救黄牛峪.”想到这.日律推演的胆子又稍稍壮了几分.毕竟如果能挽救慕容燕.也能给人心散乱的部落联盟增添一份凝聚力……

    日律推演沉吟片刻.传令道:“传我军令.从旁绕过汉军车阵.不必管他们.大军火速驰援黄牛峪……”

    轲比能、步度根二人还不明白日律推演为何突然改变主意.不过既然大帅下令.他们当然会毫不犹豫的遵从.不过就在二人尊卑恭声应命的时候.突然阵后传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轲比能回头看去.却是一骑飞快的驰向此地.

    來骑來到日律推演帅旗之下.翻身急拜道:“大帅.我大军在营南三十里遇见了麴义所率的汉军.置葏落罗大帅怀疑那才是汉军的主力.唯恐您中了张辽的调虎离山之计.命小飞马赶來请您快快回军.”

    “什么.大营那边也遇见了麴义.你给我好好说清楚.怎么哪里都有麴义.”日律推演面色一变追问道.來骑忙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原來日律推演分兵走后不久.置葏落罗就让柯最在左、阙居在右.各领一万骑兵从左右迂回.准备给对吕布來一次三面夹击.

    谁料吕布这次倒是机灵了一回.早在左右布下游骑.见鲜卑骑兵左右迂回.立即下令撤退.置葏落罗挥军掩杀二十余里.正遇上竖着麴义旗号的坚固车阵.置葏落罗知道车阵的厉害.当即下令停止前进.结果阙居偏不信邪.一番冲锋非但沒撼动汉军的阵脚.反倒折损了两千余骑灰头土脸的回去.

    麴义在这里出现.置葏落罗当然会认为吕布是诱饵.诱使鲜卑各部联军出击进入汉军的埋伏圈内.又或者信使來报的慕容燕在黄牛峪与麴义对峙.分明就是汉军细作为了使自己分兵故意传递的假消息.这两种可能性虽然不知道哪一个是真的.但是汉军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对付整个鲜卑联军.现在.汉军可能的调虎离山之计成功了.这种情况下.不论是自己指挥的鲜卑大部还是日律推演的那两万余骑就都有遇袭的风险.眼下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合兵一处.按兵不动免得被汉军有机可趁.

    所以置葏落罗当机立断.派飞骑去追日律推演退兵回营.至于慕容燕.这时候哪里还管的上什么慕容燕.从事态的发展來看.要么慕容部已经被汉军消灭.要么多半也是投靠了汉军.此时实在沒有必要再去为了一个慕容部冒那么大的风险了.

    听了信使的回报.日律推演连忙下令大军撤回大营.既然大营那边也出现了麴义的车阵.日律推演这时哪里还敢迟疑.无论那边是真麴义.那边是假麴义.小心一点总是好的.

    两万余骑刚刚从急急火火的一路从大营里出來.马不停蹄的三十多里.此刻却突然听说下令回军.不禁个个满腹狐疑.不过首领的命令是不敢违抗的.虽然心里有些别扭.可他们最后还是老老实实跟随首领回去.

    汉军车阵之中.一个二十出头.相貌堂堂、威武不群的少年将军目送着日律推演这两万余骑折返回去.直到所有鲜卑骑兵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少年将军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感慨一声道:“军师神机妙算.我郭淮真是服了.这支鲜卑骑军果然沒敢增援黄牛峪.”

    身边亲卫问道:“郭将军.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沒错.这少年将军政是郭淮.建安六年文远开科取士招录的武试科一甲头名.郭淮.郭伯济.虽然郭淮武艺比牛金稍逊.不过凭借着出色的军略.郭淮凭借综合实力拿到了头年武试科目的第一.

    这时候的郭淮不过刚刚及冠.如果按照过去的人才招募方式.郭淮恐怕还要再熬几年取得孝廉的资历.不过那一年的科考却给了郭淮提早入仕的机会.而文远对像郭淮这样的人才当然是不会错过的.可以说他一冒头.就得到了文远的重点栽培.

    开玩笑.郭淮可是曹魏末期在雍凉一带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镇守雍凉三十多年.外御敌寇.内抚臣民.深得曹魏的放心.铁笼山之战司马昭若非蒙他相救.说不定整个历史都要改写.

    别人看不出郭淮的深浅.前世穿越过來的文远岂能不对他知根知底.所以文远一上來就直接让他做了中军都尉.这三年來更是各种历练.前不久直接以校尉官衔做了颜良的副将.补了陈武离开的缺位.

    如此火箭一样的蹿升速度.自然让许多人眼红不已.坊间还有传言说是文远少年在雁门时家族曾受了雁门太守郭缊的恩惠.而这郭缊正是郭淮的父亲.

    对于这种传言.文远不过一笑置之.郭淮是人才.就应该好好磨练重用.跟他父亲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而郭淮倒也知恩图报.对文远可算是一片忠心.

    听了身边亲卫的询问.郭淮想了想道:“咱们.咱们还要在这里守一会.免得鲜卑人去而复返从这里漏过去……再派人回禀主公.就说慕容燕已无援军.尽可以大军包围歼灭之……”

    而黄牛峪的土坡这边.慕容燕仍在焦灼的等待着援军.从派回去信使到现在快两个时辰了.六十多里路按道理说援军无论到不到.这个时候都该有个回信才对……难道说派去的人路上耽搁了.还是各部落的大帅、首领们不肯出兵.

    还有.在这里已经僵持了这么长时间.汉军一点动静都沒有.难道张辽还打着什么其他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