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 收买人心(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祭告完天地.文远又令陈琳登台.只见陈琳手持一卷表文.表情似乎有些极不情愿的走上祭台.开口诵念起來.为了让几个投降的鲜卑首领听的清楚.文远还特意让他们靠前排站立.

    这几个鲜卑首领少有不懂汉文的.乍一听吓了一跳.原來这汉人文官宣读的竟然是一篇祭悼檀石槐大王的悼文.感情晋公在弹汗山祭天.还有祭奠檀石槐大王的一层意味.

    慕容燕精通汉人文化.细听之下心神震动不已.这篇《悼檀石槐赋》是以晋公张辽的口吻所写的.以一个后來人的身份讲述了檀石槐大王一生的传奇经历.对檀石槐的英雄气概、统一草原各部.造福鲜卑各族人民的伟大功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悼文表达了晋公对檀石槐大王的敬佩之情.感情之深刻.辞藻之华丽可以称得上百年难得的赋中精品.

    不过精不精品对鲜卑人來说并不重要.关键这个意头让在场的鲜卑人心里舒服的.能得到汉人的追捧、承认.这中自尊上的满足才是潜意识里一直有些自卑的鲜卑人最想要的.自古以來.草原人虽然口头上从不承认自己是落后的民族.可从來沒有断过南下占据中原膏腴之地的野心.他们也知道中原繁华富庶.非贫瘠的草原可比.

    一篇悼文读下來.在场几个鲜卑首领脸色都缓和了许多.檀石槐在鲜卑人的心目中就是一尊神祗.文远这样的动作即便是一直沉默反抗的日律推演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文远看着这一幕暗笑于心.不管多费劲才让陈琳答应写了这么一片悼文.看得出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当初提出让陈琳写这么一篇悼文的时候.许多将领都不解文远之意.认为檀石槐不过一个异族的首领.有什么资格让堂堂大汉晋公给他写悼文.那不是太丢身份.

    武将的反对文远笑笑沒有理会.曹操有一句话文远一直奉为至理.就是那句“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虚名这东西往往会拖累人.与其为了虚名让鲜卑人心存怨愤不乖乖合作.倒不如给他们面子自己落点实惠.

    更何况檀石槐确实是草原上数百年不遇的豪杰.对他.文远还是有些发自内心的敬佩的.

    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一篇空泛的悼文.又不会让文远掉块肉.却能化解那么多鲜卑人的敌意.日后不知可以少无谓牺牲多少人.这样无本万利的买卖.不做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祭文念过.众鲜卑首领齐齐向文远谢恩.和过去的被逼无奈相比.这次的感谢更多是发自内心.可文远的要做的远还沒有结束.祭悼过檀石槐.文远竟然又给此次北伐中阵亡的双方将士设祭.此次北伐.左路军阵亡了四万余人.文远已经命人将所有能够找的尸首化成骨灰带回下曲阳葬在英魂冢内.可即便如此.仍有数千阵亡将士的尸首沒能找到.他们的尸骨将永远埋藏在这篇广阔的草原上.他们的英魂只能遥遥守护中原那片家乡的土地.

    鲜卑一方战死的也有十几万人.绝大部分都是妇孺和老人.这些人大都已经在奔狼原烧成了灰烬.可在其余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尸首.也被文远化成骨灰.装坛带到了这里.

    弹汗山是所有鲜卑人心目中的圣地.将这些战死鲜卑人的骨灰葬在弹汗山下.这样的举动比刚刚读《悼檀石槐赋》还令几位首领震撼.他们已经被文远这样的做法惊呆了.许多人对大汉晋公这样亲善的感激不尽.草原人是桀骜的.可也是极重情义的.一场隆重其事的祭悼之后.原本惴惴不安、对汉军带着几分敌意的鲜卑首领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看向文远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敬佩.感激.而这正是文远想要的.

    祭奠了双亡阵亡将士的英灵之后.此次弹汗山登山之行才算结束了.文远和众将士精神振奋的走下山去.这次举动虽然看似繁琐.却是很有意义的.相信能够振奋每一个晋军将士的士气.甚至能够深远的影响到华夏大地的每一个人.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不论是官吏还是平民.

    到了山下.文远传令摆酒大宴众人.慕容燕、日律推演、惟崑这些鲜卑首领皆被受邀列席.酒宴上.众文武纷纷向文远敬酒赞颂.一同上表请朝廷重赏晋公所立功勋.日律推演则亲自上前.代表几个被俘的首领向文远请罪.并指天立誓从此向大汉称臣.永不悖逆.

    虽然文远知道誓言这东西最是做不得准.让日律推演这些战败者一时间改变心态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不过日律推演能够服软.这至少也是个好的开始.互市、通商.这些经济手段是对付游牧民族的利器.现在匈奴人已经完全要依附于汉人生活了.乌桓人的生活习惯也正越來越多的受到中原文化的冲击.文远相信有之前管理匈奴和乌桓的经验.鲜卑这匹烈马迟早也会服服帖帖的.

    对日律推演的服软.文远也大方的投桃报李.封他为鲜卑左部帅.和慕容燕分别管理中西部鲜卑.还当场决定在高柳、雁门、平城、高阙、鸡笼寨等七个边塞城市作为对外族通商的口岸.

    让日律推演做这个鲜卑的左部帅.他其实并不怎么乐意.可是听说汉人愿和鲜卑互市通商.却让他不能拒绝文远的提议.鲜卑人日子过的穷啊.许多生活物资、生产工具匮乏.而汉人又严禁铁器外流.他们才会依着数百年的习惯南下去抢的.

    其实不抢也是有好日子过的.看看现在的匈奴人.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滋润.穿着汉人的衣服.用着汉人的器具.吃的是汉人的粮米.那些匈奴贵族更是彻底.他们睡汉人的床榻.学汉人的文字.使用汉人的礼仪.其实这种日子.不正是日律推演他们想要得到的吗.

    而且汉人也不吃亏.鲜卑的这块市场大啊.有几十个部落.上百万人.牛羊、马匹、特产多到不可胜计.现在仗打胜了.在匈奴和乌桓身上尝到了甜头的巨商此刻只怕早已迫不及待的向将商队的触手伸向这片广袤无边的区域.

    只是对于这些商业上的事.文远已经不再关心.钱粮如今对他來说已经只是一串无足轻重的数字而已.现在的冀青幽这河北三州号称是天下粮仓.土地肥沃、沟渠纵横.农业已经相当发达.养活数百万人绰绰有余.商业也因为文远的亲自推动.已经让许多世家大族尝到了甜头.悄然无声的转变了风气.现在.越來越多家有余财的士族豪绅弃农经商.做起了生意.商业虽然还远沒有形成足够大的规模.但是经商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商业已经在文远的扶持下走上了一个良性健康的发展轨迹.

    相比这些.文远其实更关心的北方军的组建问題.这才是文远北伐的主要目的.此次北伐降服的大小部落有七个.族中的人口加在一起有十多万人.而且相信此次在弹汗山祭拜阵亡英魂的事情向外一传出去.还会有更多的部落愿意归顺.第二军团的主将人选已经确定是慕容燕无疑了.而日律推演的降服.正好解决了文远在西部鲜卑组建北方军第三军团的主将人选问題.估计这几天.文远都会想方设法的让日律推演答应这个提议.

    可关键是这些人都是外族.沒有合适的监管人.总不让人放心.所以文远这几日就一直在考虑由谁來指挥北方军军的事情.这在他看來可说是头等大事.

    酒席上.文远看着一众开怀畅饮的众将.招來郭嘉、徐庶低声询问:“奉孝.元直.你们看除了麴义.谁更合适來执掌外军.”

    众将之中.麴义无疑是最适合指挥异族军团的.他祖籍西凉.似乎家族和羌人有血仇.打击外族一向最为果决.而且这些年镇守并州威名远震.可以前只是负责一个并州还行.关键是鲜卑的疆域实在太大了.东西的宽度足有一万四千里.从这头跑到那头骑上最快的马都要一个月的时间.麴义就算有三头六臂都顾不过去.所以文远希望将暂时降服的异族分成东西两块区域.方便指挥.

    文远知道以自己的威望.如果下令麾下这帮武将绝不会有人有异议.可是担任异族军团的主将可不是个好差使.要远离繁花似锦的中原.在草原上风餐露宿.征战万里.很有可能客死异乡.再沒有回到家乡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当然是自觉自愿才最好的.文远才想听听谋士们的建议.

    “胡人最崇拜武勇之人.温侯武勇天下无双.又是九原郡人.由他统率主公以为如何.”郭嘉扫了一眼此次出征的众将.低声道.

    文远顺着郭嘉的眼神看去.只见吕布坐在席上.几个鲜卑的将领轮番向他敬酒.前几番交手.吕布的勇猛给这些曾经的对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后來又知道这生如神人一般的汉将尽有大汉第一勇将的称号.敬慕之下纷纷上前表示结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