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 遣使江东(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吕蒙他们搞得实战模拟演练毋庸赘述.甘宁、陈武给文远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夺岛演习.从水军营寨出來.文远对此行的收获可谓相当满意.这支水军说不逊色于江东和荆襄两支水军根本就是吕蒙的谦虚之语.以文远看來.吕蒙、甘宁操练出來的这支水军装备上要胜出一截.士兵素质更要精锐几分.

    文远乐滋滋的从大陆泽回來.刚回到公府.王力已经在大堂等着自己了.沮授、贾诩也在.

    “怎么样.要你查的事情已经查到了吗.”文远张口就问道:.两月前他派王力去调查李历出使淮南遇袭之事.现在王力回來.必然是事情已经有了眉目.

    王力道:“少爷.与您所料不差.李大人确实是被曹昂手下的人半路截杀的.小的在淮南的眼线回报说.曹昂麾下文武几乎都知道这件事.只是具体是什么人所为.受沒受曹昂指使小的还暂不知悉……”

    “明白了……”文远点了点头沒有言语.这样的结果其实他是早有所料的.不管是不是曹昂所为.这件事都说明寿春城中仍有反对自己的势力.这些人士不肯向自己臣服的.

    文远眯眼沉吟道:“既然不肯臣服.那就只有打了.眼下春暖花开.正是南征的大好时机.曹昂既然不肯乖乖献出二郡.那我就自己把他拿來.”

    沮授道:“主公.何不假手他人平定二郡.江东孙权.自承父兄基业后.这些年对主公颇为冷淡.此子对内勤修政事.对外频频南征百越.其野心不可谓不大也.何不遣使命往江东令孙权出兵.此驱虎吞狼之计.既可疲惫孙权国力.又可减少我军的损失.”

    文远想了想道:“孙权.这小子肯出兵吗.听说他可是精明着呢.”沮授的计策对文远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如果能兵不血刃.文远当然不愿擅起战端.所以他当初才会想着劝降曹昂.结果不想却劝降失败.

    如果能动用孙权的兵力当然也是好事.可这种想法似乎有些一厢情愿.孙权也是个颇有雄心才略的主公.而且出了名的斤斤计较.历史上为了一个荆州找刘备催要了好几遍.让他出兵替自己收拾曹昂.他怎么可能答应呢.对沮授献出这样拙劣的计策.文远不禁有些奇怪.

    谁料沮授胸有成竹道:“主公何必在意孙权是否出兵.他若出兵便罢.若不肯出兵.正好落下个不服朝廷调遣的把柄在手.日后主公讨伐江东.正好以此为理由.”

    文远眼前一亮道:“这倒是个一举两得的计策.无论孙权出不出兵.对我日后扫平天下都有好处.”想到这.文远当即命御史大夫华歆为使.出使江东.携诏命孙权出兵.

    当然文远这边的战备工作也不能放松.因为此前北伐的兵马年末的时候才回到中原.只休整了两个多月.各军团阵亡减员的差额到现在也只是刚刚补足.新兵的战力.和老兵的默契程度都要较以往打了不少折扣.这时候就让参加北伐的军团再度上阵.条件上还不成熟.至少再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到了夏天文远才能亲领大军出征.

    文远计划着夏末出兵.可不意味麾下的将领们愿意等.北伐军此前对鲜卑获得了战果辉煌的大胜.让那些留守的军团将士们分外眼兖州都督高顺.豫州都督于禁.徐州都督臧霸这三人仿佛约好了似的.从一开春.就沒间断的上书请战.文远这几日也在考虑以豫、兖、徐三州的战兵军团充当讨伐的主力.三个军团凑集十余万战辅兵.讨伐曹昂应当足够.真若是战事不顺.三个月之后自己再亲领大军出征.

    战略就这样定下來了.又交给郭嘉、徐庶拟定具体战争进程.文远当即下令.命豫、兖、徐三州兵马即日起兵.分三路进攻曹昂.豫州于禁.考虑到西南侧南阳有张绣掣肘.于禁只负责平定汝南一郡.另以司隶军团协防策应.中路和东路是进攻的主力.令高顺、臧霸集两州之兵攻打寿春.力图将曹昂一举平定.

    命令下发.华歆也随即动身赶往江东求见孙权.华歆到了吴郡.孙权命诸葛瑾先将华歆安排在馆驿安歇.然后火速召集众谋臣议事.

    自从孙策英年早逝之后.转眼之间.孙权已经治理江东六个年头.孙权初即位时年方十八.手下都是父兄的旧部.人望资历皆不足统御江东文武.多亏托孤重臣周瑜、张昭倾力辅佐.才让江东度过了这段最艰难的关头.

    而这几年.孙权的用人之能也逐渐绽露.他勤修内政.设立招贤馆.先后招录了鲁肃、诸葛瑾、顾雍、徐盛、丁奉等精干文武.此外向南征讨山越.扩充领地.掠夺人口.

    山越是秦汉时期百越的后代.这些人为了逃避汉庭苛重的赋税.而逃进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和社会.他们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集团.其首领有“帅”、“大帅”、“宗帅”等诸多称谓.对于中央封建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孙权即位的时候.境内山越众多.分布也极广.几乎遍及江东全境.而且各地相互联合.一同对抗孙吴.拒交租税.拒服徭役.已经成了江东的心腹大患.为了集中兵力对外用兵.解除后顾之忧.孙权调集重兵开始对付山越人.任命大将吕范、程普、韩当、周泰为山越猖獗地区的县长县令.合围镇压各地山越宗族.福祸的山越人强壮的充实军队.老人、妇女统一管理.从事农业生产.数年之间.江东山越已大半平定.孙权麾下带甲十余万.可谓是兵精粮足.

    有了这些成绩.孙权的野心也逐渐显露.他不愿像父亲那样一生为袁术卖命.而想像兄长那样裂土封王.成为一方诸侯.甚至……能有机会和如日中天的晋公张辽争做着天下的霸主.

    因为这份野心.孙权虽然明面上对文远还算恭顺.实际上却早已不听朝廷调度.他相信凭借长江之险.身边文武之鼎盛、还有江东水师之勇.足以拒敌自守.坐稳江东.

    “诸公.张辽此次遣华歆为使來江东.可知道有何图谋.”见躺下众文武都已到齐.孙权直接开口问道.

    老臣张昭道:“主公.近闻张辽在河北操练兵马.时刻准备南征.估计华歆此來.是想让咱们也一道出兵.给他在在一旁做个帮手.”张昭老谋深算.看事极透.他这一说.众人也纷纷赞同.

    孙权闻言不禁眉头一皱.成为主公之前.他最不理解的就是父亲帮着袁术出生入死.跑前跑后.如今他已经地位稳固.在众臣面前颇有威严.让他接受张辽的征调.他心里哪会舒服.

    “如果真是这样.诸位以为应当如何.”孙权也是一代枭雄.闻言虽然不快.却不动声色询问麾下谋士.

    顾雍道:“张辽势大.虎踞中原.麾下有百万骁勇善战之兵.所以主公暂不可与之争锋.张辽若让主公出兵.主公派些人马虚应其事便是了.打下的郡县反正也落不到主公手中……”顾雍的话显然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心意.他这么一说.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孙权心中不悦.这么多谋臣想不到眼光竟然如此短浅.想到的都是屈从张辽,出兵响应.抛却他身为一方诸侯的颜面不提.就天下大势而言.方今天下张辽一家独大.只剩下自己、曹昂、刘备、刘璋、张鲁都在张辽巨大的压迫下艰苦求生.出兵讨伐曹昂.孙权巴不得曹昂能顶住张辽的进攻.

    枉他常常还自认为麾下人才济济.想不到关键时刻这么多人竟沒有一个能为他分忧.

    孙权扫视众人.不无失望的道:“诸公难道就沒有不同的意见吗.”众谋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人答应.

    孙权有些扫兴的道:“那就让华歆暂时在馆驿住下.诸公回去想想再议吧.”说罢挥退众人.转身欲返回内堂中.

    “主公且慢.”孙权刚走几步.突听身后一人叫住.回头看去.正是心腹谋士鲁肃.

    “子敬何事.”鲁肃的身份已毋庸赘述.是孙权即位后周瑜举荐的谋士.提出的榻上对制定了二分天下.鼎足江南的战略方针也深得孙权的赞同.在孙权的心目中.鲁肃已经是不逊于张昭的绝对心腹.可刚才鲁肃沒有说话.却让孙权有些失望.

    鲁肃道:“刚才主公问计.只因人多口杂.属下一时不好说出口.所以一直追到此处.让主公失望.鲁肃的罪过啊.”

    孙权闻言汗颜道:“委屈你了.子敬……”他知道鲁肃的顾虑是什么.鲁肃投江东之前.文官中都以张昭、顾雍等人为首.这些人要么是老早就跟着孙氏父子.要么就是江东本地的豪族.孙权对他们也不能不多给几分颜色.而偏偏鲁肃作为孙权时代加入的新谋士.而且深受孙权的赏识照顾.难免和原有的江东文官阶层有些格格不入.真应了一句话是只要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