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是战是降(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徐州.
就在文远移驾许昌.开始筹备班师事宜的时候.此时的徐州.已然陷入一片熊熊战火之中.
建安十二年十一月.孙权就率领五万精兵从大本营吴郡出发.兵渡大江进入徐州境内.此时的徐州可说是守备一片空虚.孙权一入徐州.兵锋所向势如破竹.不过四五天功夫.就连克射阳、广陵、陵县等五座城池.广陵一郡旦夕落入孙权手里.
此后五日.孙权又一路马不停蹄向北推进.连破睢陵、下相二城.大军一直打到下邳城下才算停住脚步.数万江东兵黑压压一片杀气腾腾的兵临城下.倒是气势惊人.
骑在一批棕红色的高头大马上.孙权一双碧眼远远的向数里外夕阳下的下邳城望去.來到下邳虽然还是下午时分.不过下邳城高壕深.想要打下來绝非一朝一夕那么容易.所以和几位谋士商议过后.孙权决定当晚就在下邳城下安营歇息.
仅仅十天就拿下广陵外带下邳的一半土地.孙权自感十分得意.加上从刘备手中割來的二郡.这份成绩.就算是拿來和以战功立身哥哥孙策相比只怕也是不遑多让了.要知道当年孙策可是用了六七年的时间才打下了江东六郡这片根基的.
“主公.营寨已经扎好了.还请主公进帐歇息.”正志得意满当中.护军校尉凌操策马上前禀报道.
孙权点了点头到:“知道了.赶了这么远的路.让将士们今夜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就开始攻击.”对于打下邳.孙权可说是相当重视的.徐州钱粮尽在下邳.大部分的兵马官员都在城内.只要拿下了下邳城.孙权既掌握了整个徐州的命脉.又摧毁了徐州最大一股反抗势力.如此再占据徐州其他几郡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此时一旁谋士顾雍进言道:“主公还可命人将檄文射入城中.劝城中守将归降.主公若能兵不血刃拿下自然最好.即便守军不肯归降.咱们趁此机会挫挫他们的士气也好.”
孙权闻言大喜.赞道:“顾元叹真是我的智囊啊.”当下招來大将韩当依顾雍计策而行.
此番孙权北犯徐州.讨伐文远的檄文当然是现成的.不消片刻.手下人就抄好了上百份.韩当领了书信.当晚便将这些书信射入城中.
书信被巡城将士拾得.不敢怠慢将其送入郡守府中.而此时.此地的最高主官徐州刺史陈登.正和一帮徐州官员紧急商议着如何应对孙权來犯的事情.
此时的郡守府大堂上.刺史陈登高坐在主位上不发一言.面无表情的看着手下官员言语相争.只是此时堂内争论的气氛显得有些热烈.徐州上下几十位大小官员明显分成了两派.又主战的.也有主降的.主战的多是军队一系的将校.二主降的则多是徐州本地颇具权力名望的士族.
此时两边各据一词.不过那些主降的的官员明显人数更多一些.而且论起嘴皮子上的功夫那些当兵打仗的大老粗哪里会是文人的对手.如果不是投降的说法实在不好听.这些文官必须用词委婉的话.只怕此时堂上的气势上早就已经一边倒了.
其实也怪不得这些官员.如果不是局势实在太恶劣.换了谁肯背负背叛主公的臭名.实在是此次文远南征.徐州军团抽调走了五万战辅兵.剩下两万多人.也都是战力低下的辅兵或者屯田兵.而且即便是这些兵力.也零零碎碎的分散在徐州各郡几十座大小城邑当中.饶是陈登前几日就已经下令放弃周边小县城.将兵马辎重全部转移到下邳集中防守.可是时间仓促.直到孙权兵临城下.陈登手上才勉强聚拢了七千多辅兵.这么点兵力.也难怪手下这帮官员底气不足了!
话说这年头正值乱世.朝秦暮楚的人那叫多了去了.徐州几年前才被主公刚刚拿下.这些本地官员对主公归属感不强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他们的家业都在徐州.都不愿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徐州不被孙权攻下.
而和这些文官不同.军队一派的势力立场就坚定多了.军队一向是主公影响力最深远的地方.将士们一般都是出身低微.文远给这个时代带來的改变对他们影响最大.徐州军上至将校.下至步卒.都是主公文远最忠诚的支持者.让他们放弃抵抗投降孙权.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虽然堂上的争论乱作一团.但是真正能够做出决断的并不是他们.而是此刻高坐在主位上的陈登.
陈登出身徐州大族.陈氏家族执掌徐州士族牛耳.陈登本人又才名传遍天下.论影响力.徐州文官自然是唯其马首是瞻的.而陈登文治出众.武功也不在文治之下.当初文远能取徐州.陈登是出了大力的.所以徐州军队也愿意听命于他.所以两边虽然吵得激烈.但是最后的主意还是要陈登來拿.
此时的陈登虽然一言不发.但主意却是早已拿下了.撇开文远对他的知遇之恩不说.单在军队影响力方面陈登就知道自己绝对不可能选择投降的.虽然不可否认陈登是对徐州军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可是这点影响力和文远相比起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陈登相信如果此刻偏向投降的一派.堂上辅兵将领应该很不介意给他來一场兵谏的.
况且虽然此次孙权來势汹汹.兵强势大.可是陈登私底下还是做过一番计较的.此刻的他早就已经有了决定.任凭两派人吵來吵去.就是想在大战之前掌握手下人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以便对徐州城更加彻底的掌控.
“好了.都不要再吵了.”看到众人此时也吵得差不多了.陈登缓缓起身道.这个时候.该由他來公布最后的决定了.
“我想先问大伙儿一个问題.诸公以为.这片天下迟早会是谁的.”陈登的话很简单.一句话立场却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