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 洛阳巨变(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司隶.洛阳.
在安排好苏磊之后的第二天.文远就下令大军班师了.从许昌过颍川.文远把大军回师路线上的下一站定在洛阳.这里曾是大汉旧都.虽然在十多年前经历了董卓的一场浩劫.可是经过这些年文远大力气的投入.这里的情况已经恢复恢复了许多.此次班师.文远当然想顺道來洛阳看一看.
记得当初从瘿陶出兵南征的时候.还是早春的三月.现如今大军到了洛阳城下.已经是冬十月的天气.正赶上洛阳附近下了初冬的第一场雪.
策马行走在细雪覆盖的道路上.文远若有所思的看着天上簌簌飘落的雪花.不无感慨的叹息一声.入冬了.又是一年要过去了.这片天下.究竟要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归于一统.百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安居乐业呢.
自从送苏磊和百十名暗影卫的兄弟执行那一项不知需要多久才能结束的任务之后.文远就一直心中感慨.
“主公.洛阳城到了.”这几天就感觉到主公情绪不高.郭嘉在一旁打岔道.文远抬头一看.果然洛阳城雄壮的城门已经到了眼前.
“走.进城.”文远一夹马腹.一马当先.身后自有郭嘉、魏延、陈宫等一众幕僚以及百余个玄缨卫跟着.队伍当然还有钟繇等司隶的几个地方主官.
事实上大军昨日傍晚就已经到了洛阳城外.钟繇也已经带着当地的几个头面任务到军营里拜见过文远.如今钟繇这个司隶校尉已经彻底算是名符其实了.不仅河南一郡.连弘农、河内、河东.关中一带的政务.都由他一人统管.而且还别说.钟繇的执政能力相当不赖.这几年司隶关中地区的政治民生发展迅速.加上本就底子雄厚.如今两地的总体水平甚至快要赶上了文远治下最富庶的河北冀州一带.
这里面表现尤其突出的当然要数洛阳所在的河南尹一带.如今的太守杜畿本就是文远看好的人才.而且文远又在这里倾注了大量的资源扶持洛阳的重建.优良的生活耕种条件吸引了许多的外地流民在此处定居.在文远拿下洛阳到现在短短十年时间.仅仅洛阳城及其周边的区域.统计在册的人口就有近七十万.
七十万.虽然离东汉全盛时的一两百万的人口还差的很远.不过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尤其是队伍里许多曾经见证过洛阳那一场大火后破败景象的人.此刻再看看城外纵横的阡陌.一路上稠密的人烟.故地重游的他们就不时的发出感慨.
之前在城外.感觉变化还不怎么强烈.而当进了城之后.一股充满活力的气息顿时铺面而來.洛阳城内整齐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马人潮.热闹的嘈杂声、叫卖声.让在场的许多前曾经到过洛阳的文武官员目瞪口呆.眼前的一幕仿佛让他们有一种穿越回到二十多年前的错觉.
这种变化带來的震撼.文远的感受也相当强烈.洛阳经历了那场浩劫之后.文远应当是洛阳城的第一批访客.那时候的洛阳城.整个就是一座断壁残垣的大废墟.入目之处.一片破败.
然而现在.洛阳城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破败的房屋修缮一新.街道上人流如织、道旁绿树亭亭如盖.这样一幅热闹繁荣的场面.便是与如今的天子脚下邺都相比.也不遑多让了!
“不错了.看來还真可以让陛下换换地方.把帝都迁回到这里來.”文远眯眼喃喃道.虽然还有到北城看过已经翻修好的宫殿.不过仅凭眼前的景象.想來迁都已经是沒有太大的问題了.
事实上早在两三年前.洛阳城刚刚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就有人提议将天子圣驾迁回洛阳來.对于这个建议.文远和邺都皇宫里的小皇帝都沒有意见.小皇帝想回洛阳.固然是有想离文远远一点的意图.文远又何尝不想少受一点小皇帝的制约.毕竟名义上身为大汉的臣子.有些规矩还是让文远觉得麻烦.
如今的文远已经越來越看不上小皇帝所代表的那个名存实亡的朝廷了.倒并不是文远真想要当皇帝.而是他所代表的整个势力集团都在文远身后推波助澜.郭敬那小子这几年可沒闲着.在铜雀之后又弄出了几次天降祥瑞的事件.搞得如今整个天下都以为文远就是真命天子.身边人更是隔三差五的在文远耳边劝谏.劝文远早日取代小皇帝.成就帝业.
这种劝谏.起初还是私底下的嘀咕.可是在文远掌握大汉最核心的权柄这十年來.这种行为已经有些明目张胆.虽然文远几次公开辟谣.澄清自己无意觊觎帝位的想法.可是在不知情人看來.这不过是文远的矫情.劝进之事这几年从未间断.对此.文远也觉得很无奈.纵然他是从一千多年后的时空穿越而來.可有些事情以他一人之力依然难以改变.即便是如今他已经站在整个权力架构的最顶端.
奉天子以令诸侯的这十年.是文远势力极度膨胀的十年.这并不仅仅表现在文远一次次对外的征伐扩张.正统的名分也让他吸收到了不少的新血.尤其是大汉朝廷日趋衰落.可以说如今在邺都的文武百官.已经有百分之九十站在文远一边.这并非文远有意为之.而是文远身后的整个势力共同努力所得來.
虽然是整个势力的领袖人物.可是在有些事情上文远也不能改变.就如在取代大汉、成就帝业这件事情上.文远就无法违背身后所代表的整个势力的意愿.所有人都盼望着文远能够成为九五至尊.这是历史的潮流使然.文远也不能违抗或者推却.
以这个年代的思维方式.这个年代的生产力、谈文远前世那些先进的政治体制根本就是扯淡.以文远的估计.如果自己不遵从整个集团的意愿.或许在有生之年还能凭借威望弹压住手下的官员.而在百年之后.整个天下必然重新陷入分崩离析的局面.
这当然是文远不情愿看到的.所以文远虽然抵触做皇帝.可是现实里却也只能随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了.
请天子迁都洛阳.就有其中一部分考虑存在.拥护天子的保皇派和拥护文远的实权派矛盾日益激烈.距离可以给双方一定缓冲的空间.在文远沒有明确点头的情况下.手下人还不敢做的太过出格.而邺都离瘿陶太近.文远就算是在瘿陶什么都不干.天子和保皇一派都能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两派人都希望迁都洛阳.文远也持赞同意见.朝廷终归是处理天下政事的地方.邺都虽然基础也不错.可位置终归有些偏.以前文远的势力范围主要在河北中原一带还好说.可随着战略重心的南移.继续把朝廷办事机构放在河北就显得诸多不便了.
不像洛阳.这里几乎位于华夏的核心地带.位置、环境、交通等作为帝都的所有条件一应俱全.当初把都城选在这里的刘秀简直就是个神人.至少文远找不出比洛阳更合适的建都地点.
想到此处.文远已经暗暗决定下來.既然两方势力都希望迁都到洛阳.那么回到河北就把这件事提到日程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