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大封天下(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晋公班师凯旋.朝廷当然少不了封赏有功将官士卒.接了文远.天子、百官乃至出征的谋士将领一行浩浩荡荡回到大殿上.由尚书仆射荀彧草诏.正式宣布对有功人员的册封.

    其实早在确定半月之前.文远就已经将拟好的有功之人名单送到到了邺都.此时公布不过是走一走形式.毕竟如今连朝堂之上.都归属于文远身后的庞大阵营.这些人议定的结果.连小皇帝也不敢随意拒绝盖章执行.

    一封诏书.涉及升赏之人足足有上百之众.基本上按照文远给出的名单执行.文远细细听过一遍.确定无误之后才微微点了点头.

    事实也由不得文远不仔细.由于曹昂势力的彻底覆灭.尤其是曹操这个大BOSS的低头.曹氏、夏后氏以及众多吸附于曹氏一系的人才如今大多都已经加入到文远所代表的阵营当中.试想曹操当年有多大的能量.即便是现在距离官渡之战已经数年之久.可是随着曹操正式答应为文远效力.这几个月來那些前來归顺的曹操旧部就有将数百人众.而且其中不少放在文远眼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那些有名有姓的.文远基本上在这份封赏诏书里都给予了相应的安排.譬如曹操就被文远表奏为太傅.荀彧为尚书仆射.荀攸、程昱则调入晋公府参赞军务.而以曹仁、夏侯渊为首的等操旧将也各有归属.

    这些还是有名有姓的文臣武将.当年跟随曹操的中低层官员基数更大.足有数百人之多.只不过是沒有在这封诏书里提到罢了.

    数以百计的人才.即便是现如今文远的底蕴深厚.可用之才也不过上千之数.这还是文远占据了曹操地盘之后的数目.由此可见.当年曹操手下人才是何等兴盛.

    这么多人才的涌入.文远当然來者不拒.照单全收.人才这种资源.文远任何时候都不会觉得过剩.想当年战果四君子还都豢养着食客三千呢.更何况文远如今已经手握大半个天下.自然有的是位置安插这些人才的.

    至于这些人才究竟有多大能耐.想來曹操当年能留下他们.应该都会有自己的专长.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好办了.如何安置最好的方法就是交给沮授和荀彧执行.以荀彧的王佐之才、过人眼力.再有沮授在旁边把关.想來这些人大多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出一份功用.

    当然随着这些人的加入.地方和中央的人事结构组成就不得不成为文远考虑的事情.一次任用三百多名官员.而且这些官员曾经都是出自曹操手下同一个系统.吸纳的这么大一股势力几乎必然的成为文远阵营中的第二大势力集团.可能产生的影响由不得文远不谨慎而行.这两天文远一直头疼的也正是这件事情.

    好在曹操在河北住了几年之后.已经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志向.私底下和文远说过只想做个治世之臣.对于这样的要求.文远当然沒有理由拒绝.于是想天子讨了个太傅的官位.太傅.百官之首.论品阶还在沮授之上.也算是对曹操不薄了.而像荀彧、刘晔、满宠、陈群这些出色的人才.文远也毫不避讳安插到朝廷的个个机要位置当中.甚至是曹仁、夏侯渊这样有真才实学的将领直接统兵.如此魄力.如此信任.倒着实令这些曹操的旧臣动容.

    事实上文远也并非沒有担心过这些.曹操旧臣的大量涌入显然会给文远集团内部的既得利益者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在文远看來这是良性的.他很清楚.当一个人把持手中的权力太久.思想就会产生一种盲目的优越感、片面性.会变得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就像是文远前世的许多国企员工.每天一杯茶.一张报纸打发时间.这样的人就算是有才华也对集团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在文远看來.只要掌控的好.新血的加入无疑会给文远身后的势力集团带來更大的活力.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嘛.竞争上岗.沒有竞争就沒有进步.

    当然文远也不怕曹操的这些旧臣能翻出多大的花來.这些人刚接收进來资历还浅.文远当然不会一下子就交给他们什么独当一面的职务.想來即便是是副职.所造成的威胁就足以让他们的主官生出危机意识.不敢懈怠或是玩忽职守.

    文职人员的安排过后.文远更关心的还是武将的册封.当然.由于增加了四个郡的收复.其中还牵扯到一个新政区的划定.

    1.中央直属军团序列

    中军军团:主将颜良、副将曹仁

    骁骑军团:主将越兮、副将夏侯渊.

    水军军团:主将吕蒙、副将甘宁、陈武.

    破军营:主将慕容羽、副将曹彰

    中垒营:主将魏延

    2.地方军团序列

    冀州军团:主将太史慈、副将曹休、孙礼

    并州军团:主将张燕.副将蒋义渠、于毒

    青州军团:主将张郃.副将管亥、典满

    幽州军团:主将郝昭.副将裴元绍、张白骑

    兖州军团:主将高顺.副将曹休

    豫州军团:主将于禁.副将李典、牛金

    徐州军团:主将臧霸.副将张南、韩琼

    凉州军团:主将马超、副将庞德、马岱.

    司州军团:主将赵云.副将乐进、吕翔

    雍州军团:主将徐晃.副将郭淮、曹真

    从这样一份将领名单可以看出.曹操曾经的旧将很大一部分都安置在各军团中.并且担任的都是原军团主将的左右手.即便因为他们的加入挤掉了一些人原有的位置.不得不担当更低一阶层的将领.可是有了这些能征惯战之将的加入.晋军的武将阵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此外.考虑到已经拥有了十多个军团.战辅兵一百多万之众.此次文远手上虽然增加了四个郡的地盘.但文远并沒有考虑再增加一个军团的战兵.而是将南阳、江夏二郡暂时划归司隶的管辖范围.由赵云统一负责防御部署.而豫州于禁则顺势接管汝南、淮南的防务.如此一來.于禁名符其实的执掌整个豫州的军务.而原本的司隶区就显得过于庞大.东西幅员上两千余里难免造成政令不通.所以文远文远根据下一步的考虑.以潼关为界.将关中一带独立出來设为新的一州雍州.而关中军团.也自此更名为雍州军团.

    如此一來.虽然地盘上多出了四个郡.可是总的兵团数目和战兵数量并沒有因此递增.只是征召了一部分的辅兵.毕竟这四个郡的屯田守备工作还是要做的.

    这还只是职位上的任命.众人打了胜仗.官阶上也自然得到了册封.四镇虽然还未必够资格.四征却已经足够.对那些已经跟随自己多年的功勋将军.文远当然不会吝啬.张郃、赵云、马超、太史慈四员大将被分封为征东、征南、征西、征北等四征将军、颜良、高顺、徐晃、臧霸受封四平将军.吕蒙受封伏波将军、越兮受封骁骑将军、慕容羽受封龙骧将军.魏延受封虎翼将军.其余四安、杂号将军、校尉.都尉也是各有封赏.不一而足.

    官阶之后.还有爵位的加封.太过繁杂不能一一赘述.不过毫无疑问的.这一次的论功行赏是文远自下曲阳以來规模最大的一次.几乎所有追随文远的的文武官员都得到了升迁.而造成的影响也毋庸置疑.试想一下.当看到那些支持文远的人一个个加官进爵.那些还在观望举棋不定的人会是怎样的想法.可以说这样一道诏书.就将人心又狠狠的聚拢了一把.已经有越來越多的人认为文远取代汉室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文远也确实因为一件关于自己的事情有些头疼.他这次为手下人揽下了这么大的好处.这些人当然也要表达一番对文远的感激之情.御史大夫华歆就当场启奏天子.请天子封文远为王.晋王.

    …………

    PS:这章有点麻烦.一点找不到感觉.不过不写又不行.毕竟牵扯到以后的出兵.学徒费了好大劲才做出的人事架构.而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将领层的架构.现在学徒最担心有死了的武将复活的乌龙.请细心的朋友帮学徒看看.有沒有错漏.学徒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