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险招不险(第1/1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郭淮的建议其实很简单.就是分兵.
从汉中到关中.事实上并非只有阳平关这一条通道.除了这条栈道路面最宽路况最好的褒斜道之外.还有另外三条陈仓道、傥骆道和子午道.
陈仓道.是从扶风郡出散关、经武都到汉中的勉县.这一条路在最西面.能绕道阳平关的背后.进入汉中腹地.路况相对褒斜道稍差一些.但是相对來说还算好.楚汉时大名鼎鼎的暗度陈仓点典故就是出自这个地方.
因此陈仓道还是能走的.只是因为位置的关系.从这条路行军至少要比走阳平关多走五六百里以上.
傥骆道.距离倒是比陈仓道近了许多.从文远现在的位置往西南再走二百余里.就能进入这条栈道.只是这一路的地形也是最凶险的.加之栈道年久失修.这条道几乎相当于荒废了.尤其是近几十年來.即便是本地土人走这条路出川的都很少.
傥骆道理论上还是能走通的.只要动用人力修缮栈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既然前人能走.文远自然有能力修好这条栈道.
不过文远有能力是不假.可修栈道也要看情况不是.即便文远有能力修这条栈道.可是天知道这一条栈道要猴年马月才能修好.眼下阳平关战事胶着.文远哪有心思等在这里修什么栈道.
再说了.修栈道这种大动静万一被张鲁知道.派人守住险要一把火把栈道烧掉.那辛苦一回不就前功尽弃了.
都被发现了.还修理个毛.
最后.就是那条子午谷道了.说來这条子午道也是非常有名的.历史上魏延历次向诸葛亮谏言.建议走的就是这条栈道.
这条栈道.从汉中南乡县出发.一路折向东北.绵延长达八百多里.在四条栈道中路线最长.而路况之凶险仅次于傥骆道.这条栈道一路都是崇山峻岭.加上沿途人迹罕至.所以走的人最少.但是有一点不容忽视.子午谷口的位置却几乎可称为咽喉要害.就在距离长安城不到二百里的正南方.
从汉中直达长安.这样一条栈道的意义可想而知有多重要.是故魏延才会几次建议走这条路奇袭长安.只因为诸葛亮生性谨慎.生恐司马懿有所防备在这里埋下伏兵.将从此经过的蜀军一锅端掉.所以诸葛亮一生七次出北伐.沒有一次走这条最长最凶险的子午道.
郭淮的建议无疑给文远打开了一条思路.阳平关扼住汉中咽喉.一味强攻只怕极难奏效.即便是攻下來想來也得迁延时日.并且兵马必定折损不少.与其这样.倒不如仗着兵力优势.分兵开辟第二条战线.如果能出其不意一举杀入汉中腹地自然最好.即便被张鲁察觉.也能把汉中军的主力吸引一部分出來.减轻一下颜良的压力.
想明白这些.文远当时就做出了决断.大军一分为二.骑兵仍按原计划走褒斜道驰援颜良.毕竟那里的路况算起來最好.而文远亲领大军走扶风.入陈仓道.经武都直杀到阳平关的后方.
计划原本就这样定下來了.可中间却出了一点小岔子.郭淮这小子居然主动提出.想独自率领一支兵马走子午谷道.
这简直是胡闹.要知道子午道路况凶险几乎不逊于傥骆道.关键是这条路距离比傥骆道还长.如此综合考虑.子午道几乎是蜀人最不愿走的一条.而郭淮居然偏偏提出走这一条道.
要知道这可是八百里的山路啊.这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一条道走下去就好.走山路难免要翻山越岭.高高低低的不说.遇到道路不通时还要开路架桥.碰上这种状况或许一天都难走几里路.八百里的山路.进去了再出來沒几个月那是想都别想.
所以文远一开始是不想答应的.而且见郭淮勇气可嘉也就沒说硬话.就婉转的劝了几句想把郭淮的念头打消.这下倒好.郭淮见主公有沒一口否决.顿时信心大增.自信满满的说走子午道绝沒有问題.只因为他手下有熟悉这条路的向导.
但是走子午谷终归不是小事.文远沒有直接答复.只是说回头再商量商量.不过这时候郭淮初生牛犊的性子已经上來了.当场立下军令状.说若不能带队伍走出子午道.甘当军法.这样一來就不禁让文远有些犹豫了.
文远真不想走子午道吗.当然不是.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文远领兵走陈仓就是活用的这个军事思想.只不过相比走陈仓.走子午道就更惊险刺激了.不仅是出敌不意.攻敌不备了.事实上文远自己都沒敢想.估计张鲁就更不可能想到.
所以不能不说.郭淮的这个提议更符合兵家以奇制胜的思想.这个方向至少是对的.只是考虑到走这条路所要承担的风险.让文远有些担心罢了.
不过最后.郭嘉的一席话打消了文远的顾虑.让他决定走上这么一步险招.
郭嘉的话很简单:“主公.我大军只是兵分两路來取汉中.张鲁应付起來就已经手忙脚乱.哪里还能管得了子午谷这一方向.”
对呀.郭嘉的话让文远脑子里如拨云见日一般豁然开朗.要知道晋军兵分两路攻打汉中.哪一路都是实打实的.阳平关有颜良的数万军马.陈仓一路更是文远亲自率领兵强马壮.这两路并沒有哪一路是佯攻的方向.
在沒有暴露之前.陈仓这一路文远当然是要悄悄行军的.如果能出其不意突然杀入汉中腹地当然最好.不过被发现了也沒什么.十几万大军.也不怕和汉中兵正面相抗.有文远的大旗在.还有十几万大军压着.到时候张鲁能不能顶住都成问題.哪里还有闲工夫去管子午谷那条几乎不可能出问題的栈道.
这样一來.郭淮走子午谷就成了一套只需要考虑道路因素.而实质上并不危险的备用方案了.期间.无论是颜良攻破阳平关、或者文远杀进汉中地.郭淮这支偏师便发挥不了作用.而万一……虽然文远自信张鲁绝不是自己的对手.可战场上瞬息万变.沒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说百分百的把握一定能打胜仗.
无疑.向文远比起來.张鲁能赢的机会很小很小.可哪怕就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是不能无视的.不是吗.
更何况汉中多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张鲁真要是提前发现了晋军主力的行踪.提前做好准备据险而守.挡住文远的攻势倒不是很难做到.
也就是说.万一期间颜良仍不能拿下阳平关、而文远的主力又被张鲁抵挡住的话.这个时候郭淮的这条备选方案就能发挥作用了.到时候并不需要发挥太大的力量.或许只是一根轻飘飘的稻草.就能改变整个局势的平衡.将张鲁彻底压倒.
所以文远最终答应了郭淮.令他领本部三千兵马走子午谷道.之后觉着不放心.又让部将朱灵挑选两千精兵和郭淮一道.
如此分拨既定.翌日郭淮就领兵向南而行.与主力分道扬镳.之后到了斜谷口.两万多骑兵和一部分辅兵也从大队脱离.前去和颜良回师.而文远则亲领大军十万.赶往陈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