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卷 第二十三章 黑锅(第1/2页)清末英雄

    张富贵忽然看见一团长吴殿扬出现在望远镜内,倒也没有什么意外,军中嵊县人多,骂人说的嵊县土匪多,这帮人别看个子不高,可争强斗狠、浴血死战没一个不是带把的。

    奔跑在田野上的吴殿扬穿的是一件军官制服而不是迷彩服,这便使得他的身影在黄褐色的背景下显得极为显眼,旁边也在看着的参谋长商诰比张富贵更紧张,不间断的炮火中,好几次他都以为吴殿扬被炮弹击中,可等硝烟吹散后,那个倔强的身影又露了出来。

    而此时的吴殿扬根本就没想自己会被鬼子的炮弹击中,如何在敌军的炮击中迂回而毫发无损的前进,他当年在东北时就知道了,现在的鬼子炮击和当年根本不能比。在并不平坦的战场上,他奔跑着、跳跃着,只觉得大地在他的脚下滚动、闪烁,和那些零星射向他的子弹一样向后飞驰,炮弹爆炸之后的硝烟扑在他的脸上、有好几次他都感觉自己要窒息。

    团长正愤怒的往自己营冲来,知道这个情况几个连长不想他赶来之后踢自己的屁股,三人在简单的布置一番之后,一连长终于站起身发动进攻,他高喊道:“全营!前进!”

    跨过那些倒毙在地士兵的尸体,一连长握着步枪最先跳出了弹坑,他如此,他身边跟着的政委也如此,和连长的喊叫不同,政委高叫道:“复兴会员,前进!”

    此时刚刚冲到三营跟前的吴殿扬见此也高叫道:“前进!全营前进!”

    在迫击炮火力的掩护下,全营五百多人挺直了身子往前冲击,他们跟着几个军官奔跑,每个人都张大了嘴,冲锋的呼喊震耳欲聋。目睹这一切的吴殿扬歇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一异常的感动,热辣辣的东西在他胸口翻滚,久久不散。

    前线指挥所内。长官们看见吴殿扬带着三营往前冲击,爆炸、火舌、身影、硝烟。这些全都被交错在了一起,让人无法看见整个战斗的过程,他们只能在烟雾的隙缝里,看见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不断有人爬起。

    张富贵上校用汗啧啧的手指捏紧了望远镜,听见背后的电话员用无线电和炮团交涉炮击支援、还听见几个参谋们在轻声交谈,说着吴殿扬的名字,最后又听见参谋长的口令。“准备行动,报告伤亡情况。”

    浓浓的烟雾终于散开,光秃秃的田野上弹坑累累,之前日军占据的那两个坟头此时正在燃烧,火焰带着浓烟,数不出的惨烈,一具具士兵的尸体横那在周围,而吴殿扬等人,似乎早就冲入新军屯内了。在视线里,唯一活动就是天空中不断炸开的榴霰弹。炮弹炸出的团团黄烟在霞光的映衬下显得异常妖艳。

    “二团马上冲击!”张富贵下达了命令,“还有,马上和一团联系。让他们报告伤亡情况。”

    天黑前指挥所前移的时候,新军屯内的战斗终于结束了,面对着不按照常理格斗、一有机会就来几发霰弹、或扔几颗手榴弹的复兴军,村庄里的日军被轰的昏头转向,而且这些支那人似乎还会穿墙术,很多时候明明没路的地方,他们硬是冒了出来,弄得守军根本分不清前方后面,完全组织不起有效防御。

    习惯和俄军斗狠蛮干的熊本师团完全不适应这种既刁钻又强硬的打法。为了不被复兴军包围于村庄内,他们只得一退再退。等出到外面被凉风一吹,这这才知道自己已经被赶出庄子。可知道也没有办法。此时复兴军已在屋顶上假设了机枪,无险可守的日军只得越跑越远,最终远离了新军屯。

    在村庄的边缘,吴殿扬不等休息就下令全团马上土木作业,他不明白司令部的具体计划,但不管是什么计划,就地防御可是融入复兴军骨髓里的东西。

    拼杀之后的士兵面容憔悴,刚才狂跳的心脏此时还在‘砰、砰…’作响,每个人头上更满是热汗,脸上黑黑黄黄的,他们站在习惯的位置上,迟疑的东张西望,找不到一直站在自己身边的那些人。不安猜测中,在军官的口令下,他们放下步枪,用随着携带的工兵铲开始挖掘工事。

    站在一边的团长吴殿扬脑子里此时还是热烘烘的、昏沉沉的,经历刚才的冲击之后,他此时真想躺在地上,然后抽根烟,可全团都在站在干活,他也只能勉强站着。

    此时旅部政委匡义快步走了过来,他没戴军帽,额头上缠了一圈白绷带,绷带被血染成了褐色——这是刚才那两发榴弹的战果之一。

    “列一个士兵名单。”他压低这声音对吴殿扬说道,“要表彰全营,所有的人!包括每个士兵,就在今天,我要军长亲自给每一个人授勋。”

    政委的低语顿时让吴殿扬眉毛扬了起来,不过他在交代完副官之后却道:“炮兵到底怎么回事?压制不住对方吗?”

    历来冲击敌军的炮火都被己方压制的,不想这一次在冲击的时候日军还在频繁的开炮,这让他很不解。他如此问,匡义只是一笑,道:“有矛必有盾,现在日军炮兵阵地都用浓浓的烟雾护着,天上的观测所难以看清楚他们的位置。所以,以后还会遇到这种情况。”

    “烟雾护着?”吴殿扬转头看向唐山方向,那边是有一团烟雾的,不过这也是一团攻占新军屯之后才看见的,他本以为那边是鬼子放火烧房子,不想却是掩护炮兵的烟雾。想到接下来的战事,他重重的点头道:“我明白了。”

    张富贵的旅占领新军屯后就没有再往前进,部队现在的任务就是驻守该处,以防东面的日军夜袭、或北面退下来的日军狂咬。按照他的记忆,整个作战计划是互相配合纹丝合缝的。在第2军往前突击以占领唐山的时候,从北面迁西下来的第9集团军主力第9军正从迁西往南面的丰润猛攻,这是为了切断蓟县那边日军往东的退路,这样就能将京东方向的日军歼灭大部。不过。现在不是洪涝季节,说不到落网的日军就会从哪个角落里冒出来。

    张富贵对着地图想着整个作战计划,却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歌声: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洋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全旅都在挖工事。就是唱歌也不会唱这个,他正想着间。外面传令兵报告道:“旅长,是5师,他们说是要连夜追击。”

    “连夜追击?”张富贵嘟囔着,新军屯离唐山还有二十公里,按照这样的进攻势头,那自己可真要在新军屯死守了,唯有等歼灭完京东方向的日军部队才能轮换着阵地往前推进,也许只有围歼天津那边的日军时。自己才能再吃到肉了。

    “是。司令部的意思是要追着日本人打,不让它们有所喘息,不然等明天拂晓再进攻,说不定天津那边又来了援兵。”参谋长拿着刚刚从司令部发来的电报道。

    “是这样啊。”张富贵道,他说话间,政委已经把一团的名单拿上来了。上面排列的很密,最前面的是士兵名单,四百多个名字用铅笔写的极细,纸的正面都被写满,而在背面。则是阵亡者士兵的名单,张富贵目光忧郁的落在那几十个名字上,他沉默了一阵。把手伸向了旁边的副官,“给我支铅笔。”

    他把名单放在地图上,在那些名字下面,用流畅的文字补充写到:“阵亡。为攻占新军屯。授予蛟龙一等勋章。”他写完后习惯性的重重的一顿,吧嗒一声笔芯却断了,细细的笔尖顿时变得很不规则,尖刺不平的笔端在纸面上留下一道突兀的印记。

    犹如接力赛一般,一个师停歇的时候,后面的一个师便紧接着越过友军。往唐山方向快速的插去。时间已经是廿六,月牙上来的时候。前面就传来交火声和炮声。没人知道前面的战果如何,但想来疲惫撤退的熊本师团怕是料想不到复兴军会这么快追着屁股打过去。现在甫一交火,一定是惊慌不已。

    唐山外围战还在继续,京城银安殿里杨锐却还在加班,当然,京畿外围的战事只是一盘死棋,日本人已经被围死,粮食吃一顿少一顿,弹药打一发少一发,这根本不值得他太过关注。现在他所关注的还是国际局势,同时他很想知道,日本人会怎么面对这一次战败,是打到底,还是半中途赔款投降。

    不过,站在他前面的情报局局长张实明显不是汇报这件事情。朝鲜复国在即,全世界的高丽棒子们从去年就开始关注着这场战事,满心希望中华大胜日本,而后大兵东进帮其复国,但在二十年前,也有一群这样的人的关注着日清战事,也期盼满清大胜,好帮其复国,那就是琉球。四十三年前,日本吞并琉球,而今,日本大败于中华,有些人想动些心思了。

    “你那里找到的这个尚顺?那个王子不是叫尚典吗?”杨锐给自己点上烟,他感觉战事有一种越来越不受控制的趋势。

    “这个尚顺就是尚典的弟弟,是尚泰王的四子。”张实介绍道。“他和我们人接触估计是想知道我国对琉球的观感,目前看来其心理还是想复国的。”

    “他怎么找过来的?”杨锐还是奇怪,照说情报局的网络很隐秘,这琉球人怎么知道的。

    “先生,是早前联系的潘佩珠传来的。”张实又牵扯到了另外一个人。

    “越南人?”杨锐觉得事情越来越有趣了,似乎整个想复国想革命的革命者那些全来了。

    “是的,先生!”张实说道,他说完犹豫了一下,又道:“我国现在大胜日本,现在又帮朝鲜复国,菲律宾、印度、缅甸……”

    “等等,这菲律宾和印度什么时候接触了?”杨锐问道,这两个地方一是美国一是英国,真要是被人抓到了什么把柄,那外交压力可就……

    “先生,这些人都想着和我们接触,现在正在从各地赶来我国的路上,他们是想和我们建立一定的联系。以获得帮助。”张实道。

    “这些人真没什么好帮的。”杨锐脑子里转了一圈,一点心思也没有。背后都是大国,一支持是要开战的。最怕就是这些大国合,不过。若是战后取消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越南和印度怕会有些作用。

    “泰国那边如何?”就现在而言,殖民地还是无法解放的,南洋这边,杨锐关心的还是泰国。

    “前年政变未遂之后,拉玛六世对华侨开始很戒备,军中的那些华裔军官都被他裁撤了,另外就是大建猛虎团以维护其统治。而且还化名给报纸写文章。说华侨是东方的犹太人,说什么……”只要是国外的情况,张实都了如指掌,泰国就在眼皮子底下,情况知道的就更细。

    “他说什么?”杨锐笑着问。他好像从哪里看到说泰国是从来没有排华过的国家,不由对其有些好感,但现在在泰国国王的口中华侨都变成犹太人了,这得有多恨。

    “他说如果泰人欠了华人的钱,华人会借口说春节要到了,要求尽快还钱;但如果是华人欠了泰人的钱。他就会借口说春节马上要到了,很多地方要用钱,等过了春节后再还钱。”看来泰王的言辞张实记得很清楚。这么细碎的事情他都记得。“他还在另一篇文章里写道,以前,泰人挑着担子,穿街走巷卖菜卖点心,可如今大家都要到华人的食品摊上买食品;以前泰人把持的工匠活,如木工、建筑,如今都落入华人手里……”

    “他到底要想干什么?”杨锐来此知道排华事例,只有两件,一是辛亥那年墨西哥排华。海圻号去了后事情得到了解决,墨西哥政府还前年还签署了一份赔偿协议;再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