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卷 第八十三章 花光(第2/2页)清末英雄

起其所发行的金元券。英国战前只能承兑其发行英镑的百分之四,美国是百分之十五,法郎是百分之二十五;而我们是百分之二十六,比战前的法郎还高。这就足够了。政府真正能动员的钱是三十八亿五千多万美元、一点六亿英镑、十五亿法郎的外汇,还有十五亿两白银。以当下的汇价、金银比价。就是……一百零七亿出头……”

    王永江就像是一个算盘,无数的数字从他嘴里冒出来。杨锐听的有些不耐烦了,问道:“我们到底挣了多少钱?”问完见他很迷糊,杨锐再做了一个补充,“以金华元记。”

    “以战前的汇价,截至到去年年关,以国际收支看,一共盈利了一百六十三亿华元,而国内原有二十七亿银元,但军费和贬值一共损失了六十多亿,现在还剩一百三十亿。这一百三十亿,又因为要从银本位换成金本位,在金银比价最高时和百姓手中的三十亿两白银做了兑换,结果以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看,政府手中只有一亿多美元、一亿多英镑、十五亿法郎,以及十五亿两白银,但以各国的惯例,政府能花出去的钱是三十亿多美元、一亿多英镑、十五亿法郎和十五亿两白银,这些以当下的汇价和金银比价,就是一百零七亿金华元。”王永江道。

    “这么说,国内流通的金华元你只计为两千吨黄金的价格?”杨锐问。

    “是的,总理。金华元不管发现多少,只能兑换成两千吨黄金,不过两千吨黄金已足够足够稳定其币值了。除了进出口公司、来往国内外的旅人,没人需要金子和外汇。现在在国库里的外汇和白银完全可以使用。”王永江道。他看了杨锐一眼的同时又提醒道:“法郎、白银,甚至英镑都要尽快花出去。”

    “法郎和白银……,法郎和白银……”杨锐不断嘀咕:“法郎只能在法国国内抢购物资了,机器、艺术品、矿山……”

    “总理,有不少将士娶了法国女子,有些还要留在这边,他们是不是能不发华元发一笔法郎,这些人总是要在这边买不动产的。”王永江提示道。

    “总共有多少人?”法国年轻男人死了不少,中国男女比例又失衡,所以很多事情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此事林文潜之前报告过,可杨锐没在意。

    “娶法国女子的有三四万人吧,想留在法国的也不少。粗估有一万多人,这些人几年的工资、补贴、奖励加起来,再贷一笔安家费给他们。大概能用掉一亿多法郎吧。”王永江道。

    “这是小头了,十五亿是大头。白银更是大头。”杨锐忽然想到了俄国,道:“俄国那边怎么样?买回来多少黄金?还有白银他们收吗?”

    王永江摇头,“他们只要武器和粮食,两边都是这样。黄金被日本人抢买了一百多吨,剩下流出来来的基本在我们手里,有三百多吨还未入库;不过高尔察克手上还有不少黄金,如今各国都围着他,特别是法国人。他若将黄金交给了协约国,事情就不好办了。”

    “才弄到三百多吨?”杨锐很是不满,脸色无比严峻。“俄国国库里的金子、沙皇的金子,现在全在高尔察克手上。”说到这他又很不悦,咬牙道:“若不是担心各国干涉指责,我早就派兵冲过去明抢了。”

    “欧洲卖粮食预计能收到五百多吨黄金,也有可能更多。”王永江道,“俄国高尔察克手上到底有多少金子谁也不知道,我们就目前在手上未入库来算,国库里黄金差不多有三千吨了。”

    “那美国人有多少?”杨锐追问。他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黄金比美国多。

    “美国国库里有五千吨。至于民间,估计是三千多吨左右。”王永江道。“我国民间的数字很不好估计,不过最少有一千吨是大家公认的。”

    “那就还差……四千多吨。差了一半。”杨锐有些懊恼。再往下去各国就是金块本位了,侨民是无法兑换黄金的,只能政府拿着外汇去别国兑换黄金,以自己手上的外汇量,真要兑简直就是颠覆别国经济。如此看来,要想增加黄金存量,只能日积月累,一点点存。

    杨锐想着财政上的事情,一又把徐华封叫了过来。他年前曾去过一次德国。受到工商各界的热烈欢迎,中德工业合作计划几乎是毫无阻力的谈妥。不过,计划是拟定了。真正关键的是巴黎和约,和约如果对德国极为苛刻,那诸多意向性合同或多或少会受一些影响。

    德国那边刚刚谈完,法国这边又凑了上来。虽然大协议无法谈成法国以付出印度支那殖民地的代价,换取中国和法国结成对抗德国、确保欧洲和平的军事同盟可小的工业部分也全部谈成了,战后法国经济需要振兴,所以急切需要订单。法国因为缺少劳动力的现状,输出高端工业技术服务以及高端工业母机的贸易是最为合适的,不过这种贸易的代价就是当中国工业成型时,法国将永远失去中国工业品市场。

    若是在战前,这种损失长远利益的贸易法国公司绝对不干,可现在他不干德国也会干,为了使中国更亲近自己,下一次大战时再出兵;也为了振兴国内经济,抓紧时机复苏产能,法国人也只能豁出去了。

    “老王说了,法郎在贬值,现在都一华元兑十法郎了,去年还才一比三点五呢。”杨锐一见徐华封就抱怨道。“你这边,还有商部那谁谁,马上组织人大采购!只要他们收法郎,什么都可以买,别看价钱了。”

    “工部这边都是有明确的计划呀。”徐华封不想杨锐急急叫自己过来是这事情。“而且大部分项目都已经确定,要想再买那就要增加新项目,增加新项目又要……”

    “法国这边的项目签了合同吗?”杨锐急问,一手指着他。“支付是法郎还是什么?”

    “都签了啊,有些已经预付了定金;基本是法郎啊,只有东北汽车项目涉及金额太大,法方雪铁龙公司以诸多设备要从国外购买为由要求一半货款以英镑或美元支付。”徐华封道。

    “那总的项目资金有多少?”杨锐再问。

    “汽车、铝业、煤矿、电厂……”徐华封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所有合同总金额有多少,他想了好几想才道:“具体的数字真想不起来,但隐隐约约该有七八亿法郎吧。”

    “七八亿还太少。现在我们手上有十五亿法郎,你马上组织人再立一些项目给我花出去。”杨锐一听这么少,顿时不满意了。

    “这……”徐华封哭笑不得,逼着花钱当然是好事,可任何一个工业项目都要经过严格论证的,远征军打仗的时候,工部、运部、商部、土部、学部也在国内打仗,全国经济区的论证和规划、物流网通讯网的建设规划、各种产业圆的规划、具体项目规划,都要花许多心血和时间论证的。当时考虑到资金上毫无压力,已经把计划做的很大了,现在还要多花钱,确实是很难办的,可现在人家的钱贬值,徐华封不得不道:“我马上回去想,尽量花光这些钱。”(未完待续)

    ps:注116:《法国通史》,p284。因本面位法国损失更重,所以贬值更甚(原历史:1英镑:26贬为1:6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