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争斗又起(第2/2页)民国战神

管是广播还是报纸,或是学校使用的教科书等等。

    在北朝鲜,现在每天都有棒子从日本占领的南朝鲜逃跑到北朝鲜,这些棒子被称之为南逃者。

    日本此时占据的南朝鲜,经济发展得非常烂。

    因为南朝鲜没有什么矿产,农业资源又不丰富。矿业没什么搞头,工业就更没什么搞头了。

    南朝鲜要搞工业,那得进口资源啊!既然是进口资源,日本人还不如把工厂建设在日本本土,这样反倒安全。

    对于丢掉的北朝鲜,日本政府极为肉痛。

    他们现在才发现,北朝鲜竟然有如此之多的矿产资源,他们在占领北朝鲜的时候根本没有勘探出来。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之前北朝鲜的农村地区没有怎么平定。日本的勘探技术也比较落后。

    所以********占领了北朝鲜后,很快就勘探出了大量的矿产资源。日本政府派遣特务一看,自然肉痛半死。

    因此日本政府痛定思痛,认为是他们勘探技术有问题,所以在南朝鲜发疯一般的到处勘探矿产。

    结果可想而知,南朝鲜本来就没什么矿产,日本政府又能勘探多少玩意出来?

    日本政府此时借着欧洲大战的东风,工业发展很是迅速,特别是造船业,因为德国潜艇有********帮着制造,所以协约国商船损失惨重,也让日本接到了大量订单。

    不过日本的资源获取困难依旧像是个紧箍咒,日本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矿产资源,把心思放在了购买海外资产上面。

    而恰逢此时,********开始抛售海外资产了。

    从去年起,中国民族资本财团开始将战前在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地区买下的矿产逐步出手。

    尽管价格比较高,但日本商人却买得乐此不疲。

    在日本人看来,这些矿产就是一座座金山,现在经济这么景气,这些矿山买到手根本不怕亏钱,而且能让日本解决工业资源不足的问题。

    至于这些海外资产的安全自然不用担心,日本既然投靠了英美,在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等地的矿产资源自然是非常安全的,英美也不会去刻意的卡日本的脖子。

    当中法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则对中国民族财团抛售海外资产的行为有了解释的理由:“支那人这是在准备战争,所以他们才将赚钱的矿山卖掉。”

    日本政府的猜想没有错,但是日本人却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些矿产买了之后能够赚钱。

    结果当欧洲战争结束后,那些大量购买矿山的日本商人,基本上都亏的连****都不剩下了,欠下日本的银行一屁股烂账。

    相比之下,中国民族资本财团的抛售行为则十分正确了。

    战后的世界,经济不景气,而且西方资本卷土重来,更使那些没有关税保护的亚洲各国民族工业一落千丈。而这时候的矿山因为战争期间在世界各国开得到处都是,导致战后矿产方面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暴跌。

    中国民族资本财团在战前买的矿山,那时候经济也不景气,所以价格低。战争过程中的开采让中国民族资本财团大赚一笔,接着又高价卖掉,使之又大赚一笔。资本成倍的收回。

    战后各国经济再度不景气,矿山再度不值钱了。中国民族资本这时候如果缺矿山,也可以选择买进,到时候价格又低得很。

    财团赚钱的方式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简单的很。无非就是奇货可居、低买高卖。奇货可居也包括垄断性经营在内,垄断则靠军事、行政、黑帮、交通、技术等等力量的辅助。

    日本此时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恢复了不少元气,正憋着气,勒紧裤腰带打造他们新的联合舰队。

    四艘伊势级战列舰已经建好了一艘,其他三艘正在加紧建造。日本此时也在研究潜艇技术,不过进展不大,没那个技术资料。

    在这方面日本倒是有很强烈的紧迫感,因为********有了潜艇技术,甚至是连德国的潜艇很多都是********建造的。

    这基本上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但是协约国拿********一点办法也没有,或者说是拿西北政府没有任何办法。

    西北政府向德国出口潜艇,他们又能如何?甚至是西北政府把铁路都修到土耳其,而德国也把铁路修到黑海地区,然后用船只转渡的方式连接两条铁路,形成一个明晃晃的进口通道,但是协约国却不敢对这条运输线下手,就是担心将********逼向同盟国。

    此时********向同盟国宣战,尽管西北政府不怎么配合,但起码是个好的征兆和迹象。这也让日本非常高兴,日本此时依旧认为战争会持续很久,所以********如果参战,肯定也会掉进这个泥潭,消耗掉他们许多的力量。

    日本在这次战争期间,本来是非常不愿意派兵到欧洲的,但是被中国教训了一顿之后的日本,极为依赖英美老爹,所以只能捏着鼻子派了部队到欧洲,三十多万日本士兵几年下来,只剩下十几万还能上战场,其他的非死即残,让日本政府肉疼得很。

    不过日本人的打算很快就落空了,因为就向欧洲派遣民工和部队的问题,在********又引发了新一轮的争斗。

    这一轮的内斗,就是段祺瑞在英法怂恿下决定向欧洲派遣首批10万民工所引发的,这10万民工刚开始招收,就遭到了西北政府强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