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无比繁荣(第1/2页)民国战神
1922年,随着日本的彻底战败,以及南朝鲜的解放。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除了印度次大陆之外,亚洲显得一片欣欣向荣。
各个经济殖民地因为中华民国的大量资本涌入,生产力也迅速发展。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亚洲人民,都不愁找不到工作。
只要有工作,就可以实现温饱。
昔日贫穷的亚洲,温饱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随着中华民国对亚洲确定霸主地位,亚洲各国人民都随之开始实现温饱。
实现温饱,这玩意在生产力发展起来之后是很容易实现的。此前之所以无法解决温饱问题,一是因为欧美的粗暴掠夺,二来则是生产力还不够高。
此时欧美已经彻底的从亚洲次大陆之外的地区被扫除,加上生产力有所发展,温饱自然也就比较轻松的实现了。
亚洲人民实现温饱的背后,主要还是中华民国的支撑。
中华民国的机械化农业的不断发展,让大量的商品粮得以较为廉价的生产出来,尽管投入比较大,但是生产成本确实降低了,只是回报周期会比较长。
机械化农业让中华民国得以向亚洲各国提供充足的粮食和棉花,让各个经济殖民地的人民起码可以吃饱,可以穿暖。
当然生产力发展到这个程度,人们的追求又不一样了。
人类的快乐,是需要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当一个人过习惯了三餐不继的生活,能实现温饱自然非常快乐。但是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过习惯了能吃饱饭的日子,那么他们的快乐便需要更高的追求。
这个时候他们所追求的,就是别人能享有的,而他们却没有的,这样才能让人变得快乐。
所以那些穷奢极欲的人,到最后却会变得欲壑难填。因为大鱼大肉吃习惯了,最后感觉也就是那样。一旦正常的物质、精神活动已经无法满足这些人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往极端的变态方向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统治者,越来越变态的原因。
做为中华民国的真正统治者,沈凝云却是出生在一个比较有你文化的家庭,父亲沈进文比较精通国术,所以对这些道理也研究得较为透彻,一直教导他要‘福不享尽’,所以在享受方面比较克制,因而也就没有发展到比较变态的地步。
沈凝云对亚洲各国的掠夺,是建立在提升各国生产力和生产规模之上的。等于说,各个经济殖民地的人民还是一定程度上受益了。
例如原先那些经济殖民地的人民没有工作,那就连饭都吃不饱了。现在有了工作,被中华民国剥削了一部分之后,他们还能吃饱饭。原先有工作的,之前只能生产1个单位的商品,现在如果是变成了可以生产10个单位的商品,被中华民国剥削了一大半之后,他们还剩下3、4个单位的商品可以享有。
对各个经济殖民地的剥削,也是建立在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之上的。
特别是如今中华民国还刚处于大规模资本输出的阶段,这让亚盟各个成员国的经济都被盘活。
尽管这一阶段,是中华民国的向各个经济殖民地输出资本,但是经济发展这个东西,不怕资本输出,就怕老百姓没事干。
资本输出的结果,就是中华民国的老百姓有事做,而且这样的投入会产生成倍成倍的回报。
首先在资本输出的时候就有很高的回报了,一个工程的费用起码虚高一半。加上经济殖民地的工人不断的创造财富,然后掠夺,更是无比丰厚。
各个经济殖民地也适应了这种模式,为了争夺中华民国分包给他们的产业,他们甚至是吵得不可开交。
每一个经济殖民地都想要更多的产业分包给他们,这样他们的国民就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此一来中华民国在掠夺之后,那些统治者也能分到更多的利益。
其中北朝鲜凭借着为中华民国发展污染性产业的‘劳苦功高’,近期拿到到了中华民国分包出去一部分的造船业。
而高加索联邦,则拿到了炼油业,以及部分的汽车零配件制造业。
伊朗则是原油开采,以及轻工业,外加农业。
越南则是轻工业为主,外加农业。而高棉、暹罗、缅甸则是以农业为主,外加规模不是太大的轻工业制造。
印尼、马来、菲律宾,也是农业,其中以种植业为主,工业以经济作物加工、林木工业为主。
这些国家的工业和农业,都是建立在出口给中华民国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则向中华民国进口各种原材料,以及各种高端商品。
各国都有的一个产业就是矿业,不断的为中华民国开采各种矿产,只是有商业开采价值的,都在开发列表之中。因为中华民国掌握了各国的矿产开采,所以定价权也就在中华民国手上。
中华民国的矿产,则是在比较丰富,比较偏远一些地方进行商业开采。
关内的矿产,很多都已经不怎么开采了,只是开采一些确实比较多的矿产。如今主要的开矿区则是西域行政区和北海行政区。
山西的采煤业,已经停止了将近一半的规模,主要是为了保护山西的地下水以及地表。而海外的煤炭进口规模,也在逐步的上涨。
除了从各个经济殖民地进口煤炭之外,还从澳大利亚以及印度进口煤矿。同时欧洲也在向中华民国出口煤炭,特别是英国这个传统采煤大国,更是从全球殖民地向中华民国供应煤炭。
这对英国来说,已经变成了一项比较重要的出口收益。
煤炭是没有多少附加值的东西,这个时代能源又不紧缺,各国也炒不起煤炭价格。中华民国从外部进口煤炭,自然是很划算的。
中华民国不仅带动了亚盟各国的经济,欧洲的经济也很大程度上被中华民国带动了,不过带动的多是低级产业。
高级产业方面,中华民国还是一路绝尘。
汽车产业持续对美国福特汽车形成技术压制,以及设计上也更加新潮。而在电器产业方面,中华民国则领先得更多。
飞机制造产业方面各国都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那就是战争结束后,很多飞机制造产业已经没有发展市场了。一些也投入了民用,但是各国更中意的是中华民国生产的民用飞机,性能要比各国的好得多。
亚盟各国得飞机民用市场则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的扩大。
不管是农用,还是空运货是客运,都有所发展。
更加领先的还是工程机械制造以及农业机械制造方面,世界各国基本上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
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只有中华民国在搞,其他的欧美国家还是大量的使用畜力在进行农业生产,农业人口无法更多的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工业生产活动。
工程机械方面,欧美也是有的。不过很多工程机械还是蒸汽时代的产物,内燃机的工程机械也开始出现,但是性能显然比中华民国的工程机械有巨大的差距,而且在制造规模上也是大大的不如。
国际商品市场上则没有太大的悬念,在那些公平贸易的地区,市场商品都是被中华民国的高端商品以及亚盟各成员国的低价商品所占据。
欧美的商品,在那些地区显然卖不动。
而在美国,则因为施行贸易壁垒政策,所以中华民国和亚盟各成员国的商品还没有大规模的杀入美国,只有一些垄断性的商品美国有一些进口,都收取了较高的关税。
欧洲的商品市场方面,中华民国的高端商品则占据了一席之地。而那些低端商品,则被关税挡住了,使得亚盟各成员国的低价商品卖不到欧洲。那些商品真要是卖到了欧洲,欧洲人真得大规模失业不可。
全球军火市场,则也因为中华民国的崛起,使得中华民国的军火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
就如同德国赢得普法战争,日本赢得日俄战争后所引发的热潮一样,中华民国的崛起,同样也让中华民国的军火彻底的打响了名气。过去中华民国的军火,只是以种类齐全,价格优惠而闻名。
如今中华民国的军火,不仅如此,还被世界各国认为是可靠的军火。
中华民国的外贸型军火,也出现了瞄准高端市场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出口型军火型号,不再是如同当年西北政府时期发展起来的那种优惠型、山寨型的军火对外出口。
如今中华民国出口的军火,一部分依旧是价格低廉,非常实惠。而一部分,则是价格比较高昂的精品。
种类一如既往的齐全,而且很多价格还变得更加的低廉。因为中华民国的军火制造全部都用上了流水线生产模式,而且流水线效率变得更高。原材料生产成本也不断的下降,种种因素让流水线出来的军火成本不断降低。唯一拉高的就是用工成本,不过那些低端的军火,实际上也是可以交给那些经济殖民地去生产的。
毕竟很多军火,实际上也没有多大的技术性。技术方面的事情中华民国可以负责,出工出力的事情,那些经济殖民地可以负责。例如子弹、炮弹等低端军火的生产,需求量又很大,让那些经济殖民地分包一部分的产能也是非常可行的。
中华民国的军火订单,此时已经不必美国等国家更低了。
这个时候中华民国因为有大量的经济殖民地,那些经济殖民地都没有军工业,所以军火基本上都是从中华民国采购。
整个亚盟也通过立法统一了制式装备,全部都是装备中华民国生产的武器装备,陆军、空军、海军都是如此。
出了亚盟之外,来自南美洲和欧洲的订单则比较多。
南美洲各国的关系也不是那么融洽,所以基本的国防都是需要的,各国在选购军火的时候,中华民国的军火大受欢迎。
欧洲各国的订单主要来自于巴尔干半岛,这个半岛的民族太多了,领土争端、民族冲突依旧时有发生。
除此之外,英法等国,也会采购一些中华民国的外贸型军用飞机。中华民国的飞机制造业的领先一直持续,最新的外贸型飞机已经变成了金属飞机,这样的飞机欧美暂时还不能大批量的制造。
不过英法等国暂时没有战争的威胁,所以订单不是太多。
而北欧地区的那几个小国家,则对中华民国的飞机更加亲睐。北欧各国,实际上龙脉很强,但是人口差了点,所以只得地利,而无‘人和’,毕竟那里太冷了,所以北欧各国不可能成为强国,但是日子却过的很是安逸。
中华民国如今出口量最大的还是汽车,不仅仅是家庭汽车,货运汽车也在大量的出口,此时中华民国的产能已经上去了,所以货运汽车也开始大量的对外出口。
亚盟各国自然是大量进口的,世界各国也因为中华民国的货运汽车的优良性能而大量进口。
在西北汽车制造厂,货运汽车已经开始用上低合金钢作为车身,大大减轻了货车自重,加大了货运能力。
低合金钢的冶炼规模也随着应用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低合金钢的冶炼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