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资本输出狂潮(第1/2页)民国战神

    随着1936年的到来,欧洲的德国容克财团已经蠢蠢欲动。

    这一年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构造出了一个‘柏林罗马轴心’,以反共产为名义,开始疯狂扩充军备。

    过去的十几年中,苏联尽管得到了西方国家众多的援助。但是苏联却对欧洲方面表现出了让那些资本家警惕的扩张倾向。

    如1931年爆发的西班牙皇室被推翻的事件,就有苏联在背后活动,而此时的西班牙政府也是亲苏国家。

    而罗斯柴尔德财团对苏联的那种模式,绝对是怕得不行。作为一个用钱来操纵国家机器的金融霸主,他们最怕什么?

    最怕的当然就是苏联那种共产模式。

    此前援助苏联是出于建立远东战略缓冲的目的,为了不让中华民国向欧洲继续扩张。但是事实证明,中华民国不用从陆地上向欧洲扩张,一样可以将手伸到欧洲,此时中华民国已经将手伸到非洲了。

    而且让欧洲各国失望的是,中华民国和苏联的关系,好似缓和了许多。双方已经很久没有在边境上发生冲突了。

    近期中华民国扩充军备,苏联也紧急扩充了军备,两国的边境地区的气氛才进展了起来,不过苏联方面很是克制,不敢在边境上挑衅中华民国,所以依旧没有发生什么冲突。

    因为中华民国的崛起,罗斯柴尔德财团自然不希望看到苏联倒下,但是也不意味着愿意让苏联继续向欧洲方向扩张。所以德国和意大利打出反对共产的旗号,罗斯柴尔德财团自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德国的这一招,成功的骗过了罗斯柴尔德财团。

    罗斯柴尔德财团一方面不希望战争的爆发,一方面又警惕苏联继续向西扩张。在这样软弱和迟疑之中,让德国人抓住了机会。

    而在亚洲,中华民国依旧经营着自己的体系。

    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各个经济殖民地都已经有所发展,其中朝鲜和越南,因为得到的产业比较多,而且更高级一些,此时的朝鲜和越南,经济在世界上已经较发达了。其中朝鲜得到了造船业,尽管造船业不是很景气,不过朝鲜人工成本较低。越南则得到了大量的轻工业。

    朝鲜和越南这一时期去汉化还未开始,成为中华民国的经济殖民地后,又继续加强了汉化,成为中华民国各个经济殖民地当中,文化和中华民国最接近的国家。朝鲜和越南的GDP产值,甚至都已经超过了英法。

    当然GDP这个东西虚得很,因为越南和朝鲜的GDP当中,很多都是被中华民国分走的利益,所以越南和朝鲜人的生活水平依旧不如英法的民众。但是衣食温饱完全不是问题,而且还能经常消费一些价格较高的商品。

    这样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上来说,已经能算是二流的了。

    但是GDP最高的,却不是越南和朝鲜,而是日本。日本的发展要迅猛得多,一来是日本人不干活就得饿死,所以最为勤劳。

    二来是中华民国不把日本人当人看,大量高污染的产业往日本丢,同时日本人工成本低,代工产业大量转移到了日本,加上日本在教育方面的底子,确实要比朝鲜和越南要好。此时的日本的GDP已经超过了朝鲜和越南,不过日本吃亏的地方在于,尽管日本的工业规模非常庞大了,但大部分都是低级的产业,附加值不高。

    所以日本的GDP虽然看起来比朝鲜和越南更高,但是日本人的生活却是比朝鲜和越南人要差不少。基本上也就是温饱没问题,消费能力只有朝鲜人和越南人的一半左右。

    日本能这么快的发展起来,主要也是因为能在日本人身上压榨出更多的利益,所以中华民国才把很多工业放在日本。

    不过日本这看似庞大的工业当中,军工业却是一片空白,尽管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也能制造一些武器,但是没有专业的军工厂,而且就算是日后要发展军工业,也体系不全,如今的战争,打的是工业体系,能制造几种军事装备根本就不够看。

    日本人被剥削得也是最惨重的,为了能继续生存,他们只能不断的劳动。

    中华民国的经济殖民地基本上也就分为三大区域,一个是东北亚区域,即朝鲜和日本,这片区域的发展方向,逐渐变成为中华民国生产重工业商品的零部件,以及大量化工品等等高污染产业。

    其中朝鲜得到了造船业等劳动密集型重工业,朝鲜和日本,都分配到了一批零部件制造业,中华民国将汽车、电器的那些没有什么技术性的零部件分包给朝鲜和日本生产,甚至是组装都放在朝鲜和日本。

    中华民国只负责制造核心的零部件,并研发新产品,商品物流渠道也是中华民国掌握,不需要朝鲜和日本插手。

    另外一个经济殖民地区域就是东南亚地区。

    即中南半岛加上南洋诸岛,有越南、高棉、暹罗、缅甸、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这几个国家。

    这个区域,主要发展轻工业,以及农业。

    中华民国所需的热带经济作物,在这里大量种植。在轻工业方面,主要集中在越南区域,而其他国家,也有不少轻工业,但是相比越南的轻工业规模来说就小了不少,还是以农业为主。

    例如暹罗,土地被中国民族财团大量攫取,在暹罗直接建立机械化水稻生产。高棉地区,同样也开始普及机械化农业。

    这片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另一个终于的商品大米生产地,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稻生长环境,而且地形平坦。条件比中国的湖广地区还要好,中国的水稻种植区域,也就是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

    其他省份,山地丘陵较多,过去使用精耕细作模式的时候,倒还是可以大规模的种植水稻。不过如今用的是机械化生产,精耕细作模式已经被淘汰。南方那些山地丘陵比较多的省份,如今也有种植水稻,不过都是在农改之后的土地上进行,平整的稻田大大小小的零星密布。

    中国是一个以水稻为主食的国家,北方地区除了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其他地方都吃米为主,而且那些以面粉为主食的省份,如今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同样也会大量消费大米。中华民国此时的大米生产地,除了湖北、湖南、四川、江西、辽宁这个几个省份比较集中外,其他的省份的水稻生产规模已经不高了。

    所以在大米的供应方面,每年都要从东南亚进口一批优质大米。

    同时东南亚经济殖民区的大米还向朝鲜、日本等国输出。同时这一区域,还输出大量的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纺织品、鞋帽这些轻工业商品,大部分都是东南亚地区生产,然后运回中华民国。

    第三个区域就是中亚地区,中华民国在这一地区,控制着波斯、阿富汗、科威特、高加索联邦。

    这一地区,主要就是向中华民国输出能源,这些国家大量开采石油,然后运往日本进行提炼,最后再运往中华民国。

    或者是输送到高加索联邦进行提炼,再输送到西域行政区。

    中华民国也有一批炼油厂,不过这个产业,大部分的产能都分包出去给经济殖民地做了,但是绝对不给产油国去做。

    如此一来那些产油国一离开中华民国就玩不转了。

    另外这些国家也得到了一些轻工业。

    此时中华民国在大量建设,而这些经济殖民地,同样也开始大量建设。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中华民国产能过剩,自然有了大量精力进行资本输出。

    因此中华民国掀起了第二次资本输出浪潮,在各个经济殖民地大量的收购产业、建设产业。

    各个经济殖民地政府,为了帮助中华民国消化产能,和拼命的建设各种工程。

    那些经济殖民地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建设时期,公共工程自然是有建设一些的,但是大部分的,还是有利益中华民国对外战争的一些产业。

    交通方面,首先要完善。再则,就是矿产开采,矿山方面的建设。

    为了能让更多人从事战争活动,中华民国在这一波的资本输出中,开始在各个经济殖民地普及机械化农业。

    如此一来,中华民国不断输出农用机械,自然也就消化了过剩的农机产能。二来,可以把更多的经济殖民地的农业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工人,进而压榨他们最多的利益。

    人口离开土地,总会有事情做的。没事做可以找事给他们做,中华民国可以投资建设,那些傀儡政府也可以贷款进行建设。

    所谓的发展,更多时候就是投资出来的。

    中华民国不缺资本,也不缺技术和人才,只要输出一下,就可以让那些经济殖民地迅速发展起来,进而打造出一个个较发达国家。

    中华民国这个时候,在本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现在做的就是带动那些经济殖民地,把那些能机械化的农作物生产大量机械化,而那些还需要手工劳动的经济作物生产,自然就是继续保持原样。

    土地、矿山、工厂,总的来说就是这几个东西。

    在那些经济殖民地上发展出来的机械化农业,则基本上都是中国民族财团控制的土地,通过和经济殖民地政府的勾结,用政策、税收,将那些土地大量吃下,而此时经济萧条刚过去不到三年,那些土地都便宜得很。

    因为中国民族财团的剥削,那些国家就算是被带动了,只要是产业还比较落后,以及教育上发展得不行,民众生活水平依旧还是那样,发展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

    中华民国帮助埃塞尔比亚复国之后,则开辟出了非洲经济殖民地,这是第四个区域。这个区域,则刚刚开始发展。

    在埃塞尔比亚地区,已经决定投资建设五千余公里的铁路项目,以及港口、公路建设项目。交通方面只要改善,这一区域的经济也就可以发展了。

    中华民国这个时候相比德国和美国来说,不仅仅是自身在发展,而且还在带动那些经济殖民地迅速发展。

    加在一起,人口超过了十亿。

    中华民国在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投资建设,这个时候则是到了变本加厉的程度。特别是在澳大利亚西部,这里本身就没有多少白人,中华民国在西澳大量投资之后,整个西澳已经变成了华人的天下。

    在西澳,十个人中有八个人是华人。

    大量的铁路、公路、以及矿山被中国民族财团建设了起来,每年开采出大量的煤炭和铁矿石。

    澳大利亚的牧场也被华人大量开拓了出来,同时还有不少华人通过购买的方式,也控制了一大批的牧场。

    澳大利亚的白人,基本上在澳大利亚东南部还能占据主导地位外,其他地区已经沦为了华人的区域。

    面对这一问题,澳大利亚自治政府已经无可奈何了。英国不给他们撑腰,他们面对态度强硬的中华民国,根本不敢有什么动作。

    战后的英国两大自治领,基本上也就是被中华民国和美国瓜分的境地。加拿大被美国变相掌控,而澳大利亚则被中华民国变相掌控。

    已经有很多白人在恐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