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弄个计划出来(第1/2页)重生之大书商
(新人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二娃子,你小子就不经夸,期刊就是那么好办的?哦,个个都跟你一样,今天单位脑壳一热,想搞个什么玩意,明天又一拍脑子,想搞另外一个花样出来。真当国家是银行呢,想捞就伸出爪爪来。”
等蒲清泉和尚瑞达两兄弟合计完,晚上的饭桌上,蒲清泉就把想办三本杂志的想法给钟文龙说了,还没说完呢,钟文龙就一瓢凉水泼了过来。
“老钟瞎嚷嚷个什么劲儿呀?好好说话不成吗?你看把小远给吓的。”嫣婶正给小家伙挑鸡腿,听钟文龙冒火连天的训斥蒲清泉,没好气的说道。
瞪了一眼老伴,瞥见尚文远正睁着一双黑圆的大眼眼,直不楞登的看着自个。不好意思接着当着小家伙的面骂人,钟文龙就换了个语气。
“说说吧,怎么个意思?怎么就想着办杂志了,还想一办就办仨?”
“嗨,钟叔,您可别误会,我可不会跟有些人那样,想着用本杂志,去骗国家的钱,您先听听嘛。”这一物降一物,看钟文龙脸色稍霁,这才壮着胆说道,“钟叔,咱们社发展这么些年,有了您打的底子,这才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面。”
“少拍马屁,说正题。”
“咋会是马屁呢,实事求是这是,呃,好吧,您别瞪我,我给您仔细说说。”
看钟文龙差点又黑脸,赶紧说道:“我今天跟瑞达出去溜达,就说起过社里的情况。您也知道,我这脑瓜子不灵醒。瑞达提醒我说,一个单位不能凭着一条腿走路。出版社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我也感觉到,有点走不动道了。这不改革开放了嘛,加上今年经过和瑞达的这一番尝试,效果您也看到了,光一本书,就能抵上我们其他品种几年年的收益。”
“那是你小子胆儿大,换个人试试?”
“嘿嘿,不有您这擎天大树嘛,我们乘乘凉,捡捡便宜。”蒲清泉涎着脸,嬉皮笑脸的回答道。
“继续说,别扯那有的没的。”
“好,我不废话。我也是昨晚受那个王晓波的启发,就想,咱出版社是不是可以搞几个王牌出来。您老是出版界的大拿,除了《新华字典》,您看有哪个社,能一本书卖个十年、几十年的?还是瑞达脑子转得快,说不如办几本杂志,如果能把杂志办好了,那咱们社不是又多出几条腿出来嘛。”
钟文龙露出几分思索的神情,缓缓说道:“想法是不错,那你考虑过怎么来运营?二娃子,我提醒你一句,想办好一本杂志,可不是简单的事儿,这跟图书出版是两回事。图书出版,那基本上就是一锤子买卖,亏也亏不到哪去,但你杂志要是办砸了,可不光刊号收回,没再申请的资格,每年的亏损,你承受得起?”
“老三,主意是你出的,你给钟叔说道说道。”看尚瑞达在一旁闷着吃饭,蒲清泉暗翻一个白眼,老子在这说得嘴沫翻天的,你小子在一旁看老子笑话。
“我看小尚就比你小子有头脑,也罢,小尚,你把思路给说说。”钟文龙拿手指冲蒲清泉虚点两下,这才对尚瑞达说道。
钟文龙对尚瑞达,真心感觉不错,文章写得好,脑子也清醒。最关键的是,这小子有俩大靠山,要论起来,还真是个可造之材。说话就比对蒲清泉客气多了。
把嘴里的饭食吞咽下去,又擦了擦嘴,尚瑞达这才对钟文龙说道:“也不光是我的主意,大哥才是最终拿主意的人,我只是敲敲边鼓。”
谦虚了两句,整理了一下语言,这才继续说道:“钟叔,我是这么想的。用社里的平台,做三个品牌。一个呢,就是摄影类,刊名暂时就想用《中国国家地理》。内容定位呢,就是以中国地理为主,如果有条件,也把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整合进来,可以用探秘的形式,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结合进来。我的想法是,整本杂志,全部采用彩色印刷,版面要大气,制作要精美,当然版面也要比一般的多一些。只要保证图片质量和来源,以及文稿的可读性,那这本杂志就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当然,办这个杂志,得有一个合适的合作机构,还得有自然人文的专业学者资源,包括科考、新闻的一线工作者。要不然,摄影作品和稿件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想法不错,形式也挺新鲜。考虑问题嘛,嗯,还算全面。”钟文龙认真听完尚瑞达的这段想法,不由眼前一亮。作为现下出版界的老大,眼界自然不会低,这一听,就听进去了。沉吟一番,不时点点头,见尚瑞达看着自己,就说道,“你继续,二娃不是说要办三本杂志吗?其他两本呢,就照刚才说的,仔细说说。”
“好的钟叔,第二本杂志,我跟大哥的想法是,做一本财经类的。刊名就取《财经》。”
见钟文龙用鼓励的目光示意自己,尚瑞达就继续介绍道,“初步想法是,采用新闻刊物的形式来做。但比一般的报纸更专业一些。内容定位上,主要集中在,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给予特别关注。当然了,国外发生的一些重大经济、时政要闻,也要派记者采访后予以报道,重点突出这些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操作的难度呢?考虑过没有”听到这,钟文龙眼光大炙,急急的问道。
“这个有考虑的,钟叔,要办好这份杂志,难点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财经新闻分析和评议人员,必须得是专业的,在经济领域有一定权威性的学者、专家,新闻不是重点,这些人的分析和评议才是。至于第二个,难度稍微要小一点,就是采编团队的组建。内容的编辑上,我和大哥商量了一下,倒是好解决,但专业的财经记者,好像不太好招。”尚瑞达脑子还不错,把儿子说的,差不多给说全乎了。
“嗯,有道理,不错,那另外一本呢?”钟文龙这会可是一点不好的想法都没了,反而是越听越觉得,俩小子想办的这三份杂志,应该是不错的。兴趣完全给提了起来,见尚瑞达停下了,就继续催问道。
“第三本,就是做一本纯文学的杂志。想必钟叔您也了解,目前咱们国内,有很多文章写得很好的作者,但就因为篇幅和其他种种原因,是出版不了的。大哥对这种情况,也说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我们就商量,就专门刊载一些小故事和生活经历,在价值观的宣传上,强调励志和人文关怀。”
“励志和人文关怀,嗯,这倒是跟小平同志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冲突,相反,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也不错,刊名有想法了没?”钟文龙颔首道。
“刊名初步想法是用《意林》,取意蕴深长,智慧之林的这么个意思。”尚瑞达又补充道,“这个杂志操作起来,相对前面说的两本,还是比较简单的。稿源、编辑都不是什么难事。”
“后生可畏啊!”钟文龙拿手指不时敲敲桌沿,思考了几分钟,才问道,“二娃、小尚,你们俩的想法听着还是不错的,不过,除了小尚刚才说的几处难点,发行渠道,你们考虑过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发行上不去,像小尚说的,你的这个品牌自然就起不来。”
兄弟俩都有分工,蒲清泉对这个就熟悉多了,笑着说道:“叔,这个当然考虑啦,还是最先就考虑到的。要不然,还谈什么效益和品牌啊。”
“首先是主渠道,这个我们现在就有,相信稍微用点心,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货铺满全国,是不成问题的。另外一个,我的想法是和邮局合作,邮刊的量也不少,这一块,做做关系,应当是可以的。至于《财经》这本,我的想法是,最先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跟瑞达商量了一下,就从大型酒店、机场、火车站、还有一些大型的休闲场所,这些地方下工夫。”
见钟文龙满意的点头,受到鼓励的蒲清泉就接着补充道:“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渠道,一时半会想不出来,但我想,只要随着我们的这个班子完善了,人员都齐整了,这些应当不是什么大问题。”
“看来,你们兄弟俩是考虑成熟了,这很好。”钟文龙审视了一番蒲、尚二人,才接着说道,“可以操作,不过,程序该走的,还得走,这个不能敷衍。不但不能敷衍,而且要给我办仔细,千万不能出纰漏。时候到了我会给有关的人打招呼,但你们俩必须给我保证,杂志一定得按照说的这个思路来。”
见两兄弟俱都露出狂喜的神色,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问道:“还有,小尚好像你还在那个什么电池厂上班吧?二娃,这个你怎么来解决编制和调动的问题?”
“啊?”蒲清泉这才想起来,敢情自个这三弟还是个工人身份呢。这跨区调动和行政编制,着实是个问题,他这边好办,几句话的事情,但电池厂那边不好整啊。想着,这脸色就沉了下来。
“钟叔,这个问题您就甭操心了,我有打算。”正好说到这问题,尚瑞达顺势就提了出来。
“老三,你啥打算?”蒲清泉一听,这是胸有成竹啊,不由好奇的问道。
“从单位请辞,不干了呗。这次回万川,我就给单位写报告。”尚瑞达轻描淡写的回答道。其实这话他早都想说了,只不过一直没找到机会,原本还想说成立公司的事情,不过又被蒲老大给打断了。
“哦,也对,你小子现在都百万富翁了,你们厂子里那百八十块,换我也看不上。”想想也就释然,蒲清泉就笑着道。
“不妥不妥,小尚你这想法不妥当。”钟文龙还在想用个什么辙,把尚瑞达诓到行政编制里来呢,连忙摇头说道,“别看你小子赚了那么多钱,但以后办事,还得有个章法才行。要不然,随便一个小猫小狗,都能整得你叫苦连天。”
尚瑞达心里一凛,不由又想到自个挨的那顿揍。权势权势,没权谈个屁的势。国家领导接见了一回两回,又不能当一辈子的饭食。
想到这,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下就楞住了。
好在有钟文龙这个老官油子,想了想,钟文龙就说道:“也不是没有办法,二娃这趟你回去,随便找个什么理由,成立个什么政策研究室,我跟你们省那边打个招呼,把小尚调过去当个主任什么的,不就得了。至于挂在什么单位名下嘛,这个你们合计合计,双江那边我不了解情况。不行,就另外想办法。”
“高,实在是高,钟叔您说您祖上,咋就不姓高呢,您这主意出的,简直太那啥了嘛。”蒲清泉一听钟文龙这话,不由大乐,没大没小的开起玩笑来,极力做出一副狗腿的模样。
“滚蛋,没大没小,小心我抽你小子。”没好气的冲蒲清泉虚扬了下巴掌,又被这个二皮脸给逗乐了,忍不住呵呵笑出声来。
跟说相声似的,有逗哏的,还得有捧哏的啊。
尚文远刚刚吃饱,正盘着小腿儿,靠在椅子背上化食儿,看蒲清泉狗腿的模样,嬉笑着接话道:“大伯,高司令是您家亲戚吧,您该说,太君,前面花姑娘大大的有。”
“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