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商议(第1/2页)重生之大书商
(新人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又在北都呆了一日,没干别的,就一个事情,了解杂志刊号申请的流程细则。
流程看着不复杂,但多半是给不明情况的外行看的,其中细节如果不是胡秘书领着,在出版署几个部门转了一遍,蒲清泉兄弟恐怕一辈子都了解不到个中的曲曲绕绕。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钟文龙这么大一棵树在,至少在出版领域,可以不怵一些小风小浪。
离开小院的时候,嫣婶很是舍不得,抱着小家伙不肯撒手。
蒲清泉就安慰嫣婶:等小安回国后,一定最快速度,让这小子把婚结了,让您和钟叔尽快把孙子抱上。
来的时候,被飞机给颠坏了,蒲、尚兄弟俩还是想坐火车回去,慢是慢了点,但人不遭罪。
怕小家伙路上给饿着,渴着,嫣婶给尚瑞达的袋子里,塞了很多吃的,水果、小点心,一大包。
实在是时间到点了,再不走就误了火车,嫣婶才红着眼说,等到家了一定要报个平安,平日里没事也要经常打电话。
尚瑞达拍胸口保证了无数次,说往后还要经常来北都,少不得带儿子来叨扰。嫣婶狠狠亲了亲小家伙红嘟嘟的小嫩脸,这才放手,挥手让赵师傅把几人直接送到火车站。
此次北都之行,过程曲折惊险了些,不过收获倒是不菲。
上车之前,蒲清泉找了个邮局,给宁长河挂了个电话,说事情全部解决,而且有大惊喜。把火车班次和到达时间说清楚后,让宁二弟到站接车。
宁长河自然欣喜,追问有啥惊喜,不过蒲老大俏皮的卖起了关子,让宁长河牙只痒痒,威胁说到了江陵要给两兄弟好看。
无惊无险,两日后,蒲清泉一行,顺利回到江陵。
看尚瑞达和蒲清泉拖着两个大箱子,宁长河大笑:果然是大收获,这么大箱子,是不是把北都的某个商店给抢劫了?
兄弟见面,热情拥抱一番,等把东西都搬上车以后,宁长河亲自当起了车夫,载着三人回到出版社。
还没到吃饭时间,三兄弟聚在蒲清泉办公室,宁长河把这段时间,社里的情况简单说了下。
有坏事,也有好事。
蒲清泉选择先听坏事,说好肉不怕晚,好事放在后头,整个人心情都要好些。
宁长河那就先说坏事。
《货币战争》的销量,冲到五十四万的时候,就有点走不动了。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情况反馈回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价格太高,该买的人都买了;另一方面,盗版猖獗,全国各地都已经出现了各种版本的盗印。
这两个问题都不好解决,特别是盗版,在时下的中国,基本是无解的难题。反盗版?一没精力,二没那个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市场上就这么着了,只看过段时间,全国馆配图书会的时候,还能不能走一些。
宁老二还补充了一个细节,说各地新华书店反映,就这段时间,新华书店涌出很多其它出版社的,跟《货币战争》类似的书,比如《货币战争是什么》前面四个字很大,后面那“是什么”仨字小得都有点看不到,连封面的风格都差不多,估计是考虑成本,才没弄成硬精装。
几人听得也是哭笑不得,不过尚文远在一旁暗自撇嘴,尼玛这算什么,更奇葩的还在后面。
接下来就是好事了。
《第一个殖民大国葡萄牙》全书编校完成,就等插图到位,就可以进入付印阶段了。
新书征订单发出去后,各地新华书店反响热烈。从发行部统计回来的数据综合,估计是受《货币战争》的影响,第一批订货量,就达到了42万册!
这说明市场已经认可“大国崛起”这个牌子了,确实是好事。
针对盗版的问题,蒲清泉觉得,这一次的新书铺货,一定要快速,及时。不给跟风者和盗版的反应时间,争取第一时间,就把货铺够。
当然,宣传也要跟上,特别是宣传时间点的选择上,一定要和铺货速度紧密结合,不能脱节。
宁老二另外还说了一个好事,是三弟尚瑞达的。
103军的判罚下来了,施国良军长调离,政委、参谋长也不例外,其他诸如纠察处负责人直接被一撸到底,整个103军的上层差不多被清洗一空。
江成,江团长,开除党籍、军籍,已经移送军事法庭,透出来的风声是,有期徒刑十五年。
参与打砸的三连,连长张春被开除军籍,军事法庭判决,有期徒刑五年。
其他三连士兵,经过甄别,除了没动手的那二十多位士兵,其他一律开除军籍,不享受任何退役士兵的一切补贴和待遇。
部队的补偿也已经下来了,尚瑞达个人受补500块,据说补偿金已经发到万川电池厂里了。而对万川电池厂,部队也有补偿,不过不是现金,而是一批订单,这批订单,部队给的价格高出市场价格30%。
总算出了一口恶气,过了这么些日子,尚瑞达的怨愤,也差不多都散了。对于那点补偿,也没在意。
说完了出版社和尚瑞达的事,宁老二就问蒲老大,说惊喜在哪呢?
跟尚瑞达相顾一笑,蒲清泉从提包里拿出一叠表格,递给宁老二,也不说话。
“啥玩意?老大,我说你给我一堆表格干嘛呢?”把手上的表格翻了翻,宁长河疑惑的问道。
“哈哈,我说老二,你眼长那去了?看看,仔细再看看。”不理宁长河的疑问,蒲清泉笑呵呵的说道。
听得蒲老大这么一说,宁长河这才仔细的看表格,这一看,疑惑更盛。怎么看着有点像杂志刊号申请表呢?一大叠表单,全是类似的资料填写表。
“这是刊号申请?”不确定的问了句,宁长河也不问蒲老大了,直接改问尚瑞达了,“别卖关子了,老三,你来说,你看老大那得意样。”
“没错,就是杂志刊号申请。”尚瑞达笑着回答道,“这次到北都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个了。”
“不是,你们就怎么想着要申请办杂志了?”宁长河越听越糊涂。
“哈哈,好了好了,等我慢慢给你说,看把你给急的。”蒲老大把那一叠表拿了回来,放办公桌上。
这才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说明白。说完了,才望着宁长河问道:“老二,这是不是大惊喜?哈哈,我跟你说啊,这次我和老三,是拼了老命,在老领导那立了军令状。要办不好这三份杂志,你哥哥我和老三,估计得被老领导抓北都去,晾前门楼子上风干,做成人肉干。”
“你这惊喜太大,容我缓缓,心脏受不了。”宁长河听得眉飞色舞,直接忽略了蒲老大后面的话。大口喝了两口茶水,才说道,“我的个天,我说老大、老三,你们是咋想到办杂志的?老领导就这么同意了?”
“我们怎么想起来的,后面找时间,慢慢再说。但现在你得听老三的,构思都是他在弄,他最清楚。”蒲清泉斯条慢理端起茶杯,一句话就把问题扔给了尚瑞达。
“好好好,先听老三的,我倒是对你们怎么唬弄老领导的,比较感兴趣。”
“咋就是唬弄,我们这是深思熟虑好不好?”尚瑞达笑着调侃了几句,这才把自己先前在北都给钟文龙的那些思路,完完全全的摆了出来。
宁长河听完,也是无语。
看来罗书林他们几个,给自个这三弟叫的“尚妖”绰号,还真是名副其实。
做好一份杂志,定位很关键。找不准在市场的位置,要么陷入同质化竞争,跟人刺刀见红,从血路中冲出一条道来,要么就是生僻冷门,无人问津。
而眼下听到的是什么?是基本完整的杂志定位阐述,而且还是三份!
宁长河暗自比对了一下目前市场内发展得比较好的几份杂志,对老三的钦佩之情更甚。不由很是期待,如果真的把三份杂志办起来,双江社又会是怎么一个光景?
尽管蒲清泉要求,三份杂志申请及相关计划书,宁长河要全力配合。但最终两位哥哥,还是觉得能者多劳,计划书还是交给老三尚瑞达来做,他们俩只负责申请资料准备和前期工作筹备了。
申请资料填写,这个费不了多少事,精力主要还是在前期工作筹备上。
首先当然是团队组建,三份杂志,必须要划分出三个部门。每个部门,因内容定位的差异,编采、市场运营都会不同,人员要求也肯定不一样。
在不影响出版社主业的情况下,还必须让三个部门的人员,尽快到位,这工作难度不小。
什么人,有什么能力,放在什么合适的位置,这就是两位哥哥操心的事情。
其他包括办公场地,办公室设施,相对来说,还要简单些。
最麻烦的,还是申请单位的组建。
挂在出版社下面,还得是事业编辑,光解决这个编制就不是容易事。最重要的是,按照钟文龙的提醒,要解决尚瑞达的身份问题。
可能有钟文龙的招呼,双江省会卖他一面子,不会卡着不办或者拖延,但报批手续就很让人头疼。
这比尚文远预想的,成立一家公司,然后与出版社合作的模式,显然申办某某政策研究室这种要好些。
涉及公、私合营,不说现在的国情气氛,单单审批手续就很麻烦。
成立一家政策研究室,以这个研究室的名义,申办杂志,运营上,与双江社合作经营,可以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研究室的名字,三兄弟商量了一下,最后蒲清泉拍板:既然是改革么,干脆胆子大点,搞国字头的,就叫中国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研究室,简称国策室。
名字听着挺大气,也很符合目前的国内形势,宁、尚两兄弟也没意见,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
还得确定合作模式,运营模式。简单点说,就是谁来操盘,利益如何分配。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现在一是一,二是二的说明白了,可以免掉后面的很多混淆不清,也可以把暗藏的矛盾化解掉。
蒲清泉就问尚瑞达,在运营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对这个问题,尚文远早在北都,就给老爸解释清楚了。现在蒲清泉问起,尚瑞达回答起来,自然是胸有成竹,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既然是以国策室的名义,申请的三份杂志,那么在明面上,就得是国策室独立经营核算。
按钟文龙的意思,国策室是不能享受相应的国家财政补贴的,给了你三份杂志,还要管国家伸手,那也说不过去。那就自负盈亏,法人、财务账户,一一比对公司化经营。
双江社作为国策室的直接领导机构,在国策室占30%的比例股份,在人事、财务和日常经营上,有建议及监督的职责。
股份制还是个新鲜事物,目前全国也就七月份,在北都新成立的那家北都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开了个先例,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