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野心不小(第1/1页)重生之大书商
“每日如是吃他家的,便好道这大树底下好乘凉。”
无名氏的这一句,真真道出朝里有人好做官的真谛。
如果单凭蒲、尚俩人,要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恐怕也会多费一番手脚。
现在上面有人罩着,不用就显得太浪费了。
眼下对研究室而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合作单位,以及两个研讨会的事,就是攸关的大事。
解决妥当了,不说一劳永逸,自此高枕无忧。至少这一年的杂志内容,是不用发愁了。
兄弟俩计较一番后,就决定,马上联系钟文龙这尊大佛。
电话一通,蒲清泉还想扯点边网,说老三家的小东西想爷爷、奶奶了,想到北都去玩。
钟文龙都快成精了的人物,哪还不晓得蒲二娃的鬼心思?何况小家伙基本隔天给家里一个电话,勤着呢。这会正上学,哪会有时间到北都瞎玩。
电话里就没好气的呵斥道:老子忙得很,要来便来,你小子脚上又没拴链子。
似乎是一下想起来,钟文龙又提醒:把尚家小子也带上,有好事。
蒲清泉大喜之余,又被“有好事”这句话挠到了痒处,忍不住问是啥好处。
却被钟文龙直接给撂了电话,郁闷得蒲老大只想吼一声:说一下要死啊。
尚瑞达就在边上,把两人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看蒲老大吃瘪的模样,很有点乐不可支的意思。
“你小子!甭光想好事,指不定到了北都,还有啥等着你呢。”蒲老大很没面子的唬道。
玩笑归玩笑,该忙活的事,还得继续操心。
蒲清泉这会正被打秋风的队伍,搞得烦不胜烦,借着尚瑞达的这事,就想往外跑。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
只是苦了宁长河,蒲、尚兄弟俩一走,出版社就宁老二说了算,事情也全都得堆他一个人身上。
知道两位要办的。都是眼下必须解决的大事,宁长河也没唠叨。敲诈了尚瑞达这个地主老财一顿大餐之后,就答应社里和研究室两边,他都会照看着。
又各自把自己摊子里的那些事,交待给下面具体的责任人之后。第二天,兄弟俩就带着江陵的土特产,连带小豆丁尚文远,一起赶往北都。
上飞机之前,借着机场的电话,小豆丁就给嫣奶奶挂了个电话。说明了几点的飞机,大约几点到北都,让赵叔叔到点了到机场接人。
老人家自然高兴得很,嘴上说别耽误了学习,但在小豆丁一番双百分的保证后。就高兴的答应了。
临近中午,飞机到达北都。侯在机场的赵师傅,接了三人,回到了钟文龙的小院。
知道几人要来,没出去遛弯的嫣奶奶,一见面只顾着抱着小家伙,小乖乖。小乖乖叫个不停。
两个大人杵边上呢,老人家只当是电线杆子,招呼了一声就完事了。
也不管小东西越长越圆的现实,还一边对尚瑞达埋怨,家里怎么带的人啊,才几天啊。都瘦了这么多。一边从屋里拿出蜜饯、糖果、点心往小家伙面前堆。
兄弟俩也是无语,对望一眼:咱俩就是多余。
用过中饭,让小家伙留家里陪奶奶说话,蒲、尚两兄弟就让赵师傅带着,来到总署。
胡秘书把俩人带到署长办公室。奉上茶水后,就轻轻合上门,出去了。
钟文龙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说了声:来啦?找地方先坐,等着。就不再理会二人,只管处理起手里的文件,偶尔还拿起电话,给人交待工作上的事情,完全当兄弟俩不存在。
两人就端坐在待客沙发上,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茶水,也不敢弄出声响,乖乖等着训话。
非是故意晾着二人,堂堂一个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每天实在是有太多的事,需要钟文龙来处理了。
足足待了一个多钟头,茶水都快喝出白水味了,钟文龙才搁下笔,长长伸 了个懒腰。看了看端坐着的两兄弟,心里还是挺满意的。
“铁嘴,钢牙,木头屁股”,一直是官场中人讲求的一种境界。二人显然做到了这一点,尽管尚瑞达非官场中人。但耐得住性子,也是大有慧根嘛。
“这么急匆匆的赶过来,有什么事情啊?”呷了口茶水,钟文龙才不紧不慢的问道。
兄弟两个对视了一眼,在蒲清泉的示意下,尚瑞达才开口回答道:“钟叔,这不我们打算劳动节,几份杂志就准备开始上市发行了嘛。但中间因为一个春节,一个人才公开选拔,把时间都给耽搁了,很多事情都还没准备好。”
“嗯,五月上市,还十多天时间,是有点紧。”钟文龙看了眼台历,点头说道,“有哪些问题,说说看。”
“呃,是有两个问题,我们解决起来比较麻烦。”尚瑞达斟酌了一番,才接着说道,“第一个就是《中国国家地理》这本,因为一开始,我们就打算跟中科院合作,特别是他们的地学部,还有其他比如野外观测站这样的一线工作站。但我们打听了一下,中科院说他们也有本《中国地理》,恐怕没办法跟我们合作。”
“哼,《中国地理》?不死不活那么多年了,还……”冷哼一声,后面的话没出口,估计也不是什么好话。钟文龙缓和了一下脸色,又问道,“第二个问题呢?”
“这个……钟叔,我们想邀请您参加一个研讨会?”尚瑞达说完这话,心里虚得厉害,生怕老人家一口拒绝,自个可就坐蜡了。
“呵呵,小达子,你又想玩什么花招呢?”钟文龙一看尚瑞达的样子,就知道这小子,打完南巡老人家的主意,现在又放自个身上了。似笑非笑的盯着兄弟俩,把二人盯得心里直发毛。
“不是,绝对不是耍花招。”尚瑞达急忙否认道,“钟叔。绝对是正儿八经的研讨会。”
“你小子,撒谎也不打个草稿。”钟文龙一看对面小辈急赤白脸起来,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我要是不答应。是不是你们兄弟俩就赖定我啦?”
“不能,我们只是倡议,对,倡议嘛。”蒲清泉一看有门,赶忙帮腔道。
“倡议个屁,说吧,是啥研讨会,先说好,一般的我还真不去。”这也是老实话,一署之长。每年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研讨会,邀请他的还少了?看二人露出一丝挺失望的神色,钟文龙才补充道,“如果是像你们社搞的。人才公开选拔的这种,我倒可以考虑考虑。”
大有转机啊,尚瑞达心里狂喜,连忙接话道:“这个您放心,办好了,影响力绝对不小。”
“先说说看。”钟文龙不置可否的说道。
“好的。第一个研讨会,暂时命名为‘新时期下的文学动流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的目的。主要是参考目前图书、期刊市场上,反映出来的一种文学新动向。简单来说,就是严肃题材的文艺作品,正在受到西方世界,包括港、宝岛等地区传入作品的冲击。既然这样,我们不妨通过这种广泛的研讨。对我国新时期的文艺创作,进行符合潮流的引导。”
“嗯,你继续。”钟文龙也正视起来,其实像尚瑞达说的这种情形,作为新闻出版的主管部门。他自然知道。而且,署里也有相应的反应,下发的各种文件,从各地反馈上来的情况来看,实际效果不大。
管天管地,你还能管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不成。老百姓喜欢看什么书,岂是一纸公文可规定的?
“第二个研讨会,我们暂时命名为‘改革开放财经政策及信息研讨会’。我们关注到,近些年来,各种事关改革开放的文件、政策,中央已经下发过不少。但真正能够充分领会文件精神,且能够深入理论,联系实际,并厉行实践的,地方上恐怕不是太多。特别是财经政策,受信息传播影响,并不是很理想。多数基层执政者,只是人云亦云,喊喊口号。如果能通过这么一次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及化的传播、解读,而不仅限于学者、专家的讨论。对中央下一步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想来必有所裨益。”
尚瑞达这口气不小,把问题直接上升到了国家决策层面。
这给人什么感觉呢,要不熟悉内情的人,听了这番话,绝逼是一个反应:丫一升斗小民,粗粮糟糠的命,操的却是国计民生的心,这不瞎掰么。
但钟文龙却不同,盖因他了解。就是眼前的这个升斗小民,却直接推动中央,在年前、年初的几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决策的出炉。
尤其是关于国内基础性产品的价格调控,政府职能的明确界定的文件出台。源头就在这家伙年前送来的那一份报告。
随着中央在政策方面的不断推动,钟文龙从计委朋友那得知,年前就初现端倪的通胀威胁,却是在政府的强力、正确的干预下,硬生生的刹住了车。
连南巡老人家在中央局委的几次座谈会上,都提到尚瑞达这小娃娃,只不过是没人宣扬出来而已。
“想法是好。”钟文龙微闭双眼,考虑了一会,才说道,“这是初步的想法,还是落实到文件上了?”
“哦,有计划,钟叔,您先过目。”尚瑞达连忙从提包里拿出操录好的文件,双手托着,送到钟文龙的手里。
其实,研究室年前已经把刊号申请的手续,全部邮送到了钟文龙手里。
尚瑞达对几分杂志的定位,钟文龙看了,还是很欣赏的。
里面的提到的很多东西,就连他也是闻所未闻。
接到申请表的时候,钟文龙就想到。真要按申请里描述的路子走,可以肯定,一旦这三份杂志上市,稳妥的拓展发行渠道,就目前市面上的这些期刊,通通都得在后面捡屁。
接过文件,钟文龙仔细的翻阅起来。
文件并不长,读完也就二十来分钟。
“小子,看来你们还野心不小。”把文件搁桌面上,钟文龙对兄弟俩微笑着说道,“不过,你们这眼界还稍显窄了点,就我一人,能达到啥效果?”
“哪能啊,就您这尊大佛往那一镇,神鬼辟易,妥当得很呐。”蒲清泉这时候还瞧不出来情况,就得跟猪一个姓了,赶紧一记马屁过去。
“我镇你个大头鬼,当我泥胎菩萨呢。”钟文龙给逗乐了,没好气的说道,“计划先留我这,等会我去会会朋友,你们俩哪凉快,哪呆着去。”
这就是下逐客令了,兄弟俩不敢逗留,起身告退。
尚瑞达知道事情搞定,临出门之前,欣然笑道:“钟叔,辛苦您啦,晚上吃啥,我先准备去。”
被老伴强行吃了好大一阵子白菜萝卜,嘴里早就淡出鸟来,钟文龙一听这话,舌底生津,答道:“唔,剁椒鱼头不错,要时间来得及,荤豆花也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