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三节 狂风暴雨 2(第2/2页)我要做皇帝
军官。
另外,他还下诏给汉室所有野战军团,要求所有野战军,必须每年‘朝贡’一批精明能干的伍长、什长,作为代表,来到长安,宿卫宫廷。
但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
武苑强制要求固定一个来自下层军官的配额,最终可能变成贵族和外戚的盛宴,成为他们把持和控制的资源。
同样的道理,那些宿卫宫廷的卫士名额,最终也可能变成军队高层的关系户和亲戚的禁脔。
所以,刘彻已经打算效仿考举,每年举行一次武举。
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凭本事说话,靠实力来争取未来。
只是,军事不像文学。
前有赵括,后有马谡。
且军事也很难像考举那样,能分出高下和优劣。
旁的不说,键盘参谋官们,闭着眼睛都能推演出许多场大战。
但你敢把这种人放到指挥官的位置上吗?
再一个,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考举第一名,可以实至名归,纵然其他人不服,大约也无可奈何。
但这武事……
第一名必定要接受方方面面的刁难和指责。
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闹出大新闻。
最重要的是——考举出来的官僚,可以立刻安置、分配。
武举出来的军官,皇帝打算往何处分配?
军队会要这些没有证明过自己的人?
士兵们会服气?
这些都是问题!
在没有捋清楚前,刘彻不会贸然去做。
但有一个事情,却还是可以做的。
这就是,再开几所专业化的细分性质的军事院校,来专门培养对应的专业军官。
步兵指挥学校啊,骑兵指挥学校啊乃至于海军院校,全都可以开嘛。
也不愁没有老师,马上,汉室就会迎来一波高级将官的致仕潮。
那些太宗时期就活跃的高级军官、边塞将校,都将到点(大夫七十而致事)。
这些老将和老官员,当然不愿意就这么退出舞台,看着年轻人耀武扬威。
刘彻自然也知道,想要他们乖乖退下来,放下手里的权力,将舞台还给年轻人,就得给他们些甜头。
所以,这些院校其实是迟早要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