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继续内战(第1/1页)名将台

    南京方面的北伐军还真是势如破竹,白崇禧、李宗仁率领的第二、第三路军向山东展开进攻,旋即就占领临沂、韩庄、临城,鲁军前敌总指挥许琨所部马玉仁师全被第七、第十两军俘虏。就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两路大军就迫近邹县、济宁,山东唾手可得。

    “我们向北推进迅速,武汉那一方却即将东征,妈的,到时候腹背受敌,这仗怎么打?怎么打?”第七军的几个中下级军官也开始表示担心。

    “如果调解不成,南京和武汉必有一战啊!”

    “到时候先前的友军就要变成敌军啦,哎,这样真不好。”

    正当士兵们在校场乘凉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时,李宗仁来了,他一来是为了慰问、视察,一来是为了给士兵们亲自下达命令并鼓舞士气。李宗仁说:“兄弟们,眼看北伐就要大有收获了,武汉方面太不老实了,他们蠢蠢欲动,南京方面已经约我去商讨应付事宜,兄弟们,你们先原地待命,我再去周旋一番,如果宁汉双方战端一开,我们也要随时做好与他们开战的准备。兄弟们,辛苦你们了,到时候北伐成功,我一定好好得为你们准备庆功宴,好好犒劳大家。”李宗仁说完,士兵们就热烈鼓掌。与几个中下级军官交流一阵后,李宗仁连夜南下南京。

    蒋介石在南京急切盼望着李宗仁前来商议对付武汉方面的事宜,李宗仁便滔滔不绝地分析当前局势:“武汉精锐如第四、第十一、第二十、第三十五军已从河南南下,并开始向长江下游移动,他们来犯,我们必将调集精锐至安庆、芜湖,迎头堵击。但精锐主力一旦南下,山东可暂时弃守,无险可守的徐州作为四战之地也可以先放一放,也就是说退守淮河天险,等武汉方面解决,再挥师北上也不晚,毕竟二张(张作霖、张宗昌)对于丢掉山东大部痛切在心,他们必将大举派精锐收复这一带。”

    “德邻兄所言极是,是该缩短战线,退守淮河,可徐州战略要地,得而复失,岂不影响民心士气,这样一来势必助长北方军阀和武汉方面的气焰,万万不可轻易丢掉徐州啊!”蒋介石也是说得头头是道。

    “古人有言,蝮蛇啮手、壮士断腕啊,我们这是战略撤退,到时候还是会回来的。”李宗仁又是苦口婆心。

    “不能这样,万不能这样,德邻兄,你别说了,我懂你的意思。”

    后来,蒋介石命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王天培率第十军镇守徐州,让李宗仁率精锐南撤芜湖一带布防。

    七十九  国共对垒

    就当宁汉对峙愈演愈烈之际,汪精卫领衔的武汉国民政府突然宣布分共,算是宣告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对革命领导权志在必得的中共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在南昌发起暴动(共产党最初称此事为暴动,后改称起义),这就为近十年国共内战揭开序幕。北伐未胜利,中华未统一,先是国民党内部分裂,再是国共两党公然对垒,中国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蒋介石和南京诸多军政要员认为武汉方面不久就要挥师东进,他们命令士兵枕戈待旦以备对其用兵,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武汉用兵没有那么及时迅速。自从罗易出示密件后,武汉国民政府的军政领袖忧惧共产党会夺取他们的权力,于是他们加紧分共,武汉警备司令李品仙和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都积极表示反共,而且将汉口工会纠察队的武装解除。在武汉,国共两党的分裂和斗争也日趋明朗,中共中央委员会很快发出宣言,声明中国共产党员参加国民政府的一律撤出。

    对于罗易从共产国际带来的“五月指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认为它不符合中国国情,还连连捶打着桌子说道:“这不是一般的过激,这样怎么能行呢!”在7月4日,陈独秀就汉口三教街召开紧急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一开始,陈独秀就主张暂时不要执行“五月指示”,还一再讲到如此一来便和武汉国民政府脱节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脱节了。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李立三站起来反诘道:“为什么苏共的革命却能够很快成功呢?其实两国都有内忧外患,国情大体相同,我们建党都是共产国际支援的,怎能不迅速执行呢,前些时日我们的工农运动进展得如日中天,应该迅速扩大影响至全国,这可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好机会啊,怎么能突然熄火呢。”对于李立三的话,张国焘、张太雷等人也站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深表赞同,这让总书记陈独秀有些吃不消。

    “难道你们就没有觉得,不光是北洋军阀,就连一起合作过的国民党都很反感过激的工农运动嘛?我们只是新生的政党,力量毕竟有限,这时候还要顾全大局,千万不能骄傲自大,过于冒进。”这位先前赫赫有名的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的创办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他顶着众人的压力好生劝着那些他认为想法过激的人。

    “你这样对革命不坚定,岂不是犯了机会主义的错误吗?”李立三咄咄逼人地问道。

    就他这么一问,陈独秀第一次觉得他这个秀才书生还真不适合干政治,但他还是倔强地辩驳道:“什么叫不坚定,我好好的教育不做,报刊不办,跑到这里冒这么大的风险是为了什么,还不是革命。我看你们不要太偏激,太盲从共产国际了。”

    没过几天,也就是7月12日,陈独秀就收到中共中央的通知,他的总书记职务被解除了,由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张国焘为首的五人小组领导中共中央,后来又加入瞿秋白。次日,中共中央就发表宣言,表明正式退出国民政府,还谴责汪精卫是公开赞助反革命。

    7月15日,汪精卫主持召开国民党会议,在会议中,汪精卫公示了“五月指示”,指责中国共产党取代国民党掌管领导权是司马昭之心,但他还是主张以和平的方式遣散共产党。汪精卫的主张得到与会大多数人的赞同,只有宋庆龄的代表陈友仁反对驱共并退场。最后,会议通过了《统一本党政策案》,要求国民党和军队中的共产党立即声明脱离共产党,否则予以停职。次日,汪精卫又以政治委员会主席团名义,抨击共产党“破坏革命”,并将武汉的共产党全部停职,此外,还仍然将蒋中正视为党国唯一的敌人。

    汪精卫将驱共的底牌一旦亮出,共产党就针锋相对,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建议主持中共中央事务的瞿秋白在南昌发动武装暴动,以反抗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中共中央毅然决定对国民政府还之以颜色,与其分庭抗礼,决议在南昌举行暴动。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亲自对周恩来下达命令:“这次委派你去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组织南昌暴动,南昌方面各军已经动员好,希望你能不负众望。”

    这位在黄埔军校担任过的政治部主任的青年才俊器宇轩昂,眉宇间英气逼人,他被好事者列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甚至很多人夸赞他是文武全才说是他堪比周瑜,而且他在黄埔时期就有“美周郎”这样的雅誉,再后来他就是“周公”了。周恩来接到命令,眉头不皱一下,他答道:“一定不会辜负组织的期望。”

    “那好,我们一定要拿出自己的本领来,干共产革命的千万不要被恶势力吓倒。”

    “嗯,事不宜迟,我这就去了。”

    就在周恩来离开武汉数小时内,中共中央收到共产国际电报,其中指示“如毫无胜利的机会,则可不举行南昌暴动。”瞿秋白接到这份电报后,就派张国焘月下追周恩来。但张国焘追随到南昌时,前线的多数代表都激烈反对停止暴动。

    箭在弦上,那就不得不发了,原属于张发奎第二方面军麾下的第十一军(军长叶挺、党代表聂荣臻都是共产党人)两个多师以及贺龙第二十军、刘伯承暂编第十五军已经秘密开抵南昌,他们与第九军副军长兼南昌市公安局长朱德所掌握的兵力参与了这次武装暴动。在7月31日晚上,公安局长朱德盛情邀请驻南昌各军将领前来赴宴,朱德劝酒热情洋溢,企图将这些将领全部灌醉,这样好使得他们的暴动能够进展得顺利些。8月1日,凌晨2点,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率部举火为号,官兵全都围着红袖章宣誓效忠中共革命,然后与当地的国民政府军展开激战。

    他们原本以为南昌暴动会很轻松,但还是激战了四个小时才将全城占领。当日,暴动部队还颁发了《八一起义宣言》、《八一起义宣传大纲》,表明他们以暴动来反抗国民政府的目的以及立场,以求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