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兴风作浪(第1/1页)名将台

    正当众人思索马毓宝这番话时,执事官胡筱山急匆匆赶过来,笑嘻嘻地拿出一副电报,满脸欢喜地说:“好消息,好消息,湖南昨日也光复了,这还是萍乡那边传来的,南昌那边正要我们严守江防哩!”

    “大人,外面有十几个青年说是陆军学生,为首的好像是一个教官,现在赶来说是要见标统您。”在众人为好消息欢腾一片时,传达处传来十几张名片,还是最新的日本式的。马毓宝粗略一看名片上姓名,没有一个是自己认识的就不耐烦地说:“不见,不见,你就回复说本人正有要事,今晚不待见,明天再会。”

    徐世法上前阻止道:“陆军学生中革命党人很多,见一见也无妨啊!”马毓宝也只好宣见。少顷,只见十来个十八九岁的翩翩少年军装在身,军靴在脚,英姿焕发地踏进客厅,使得在座的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见到马毓宝及徐世法众人后,学生们齐刷刷地举手行礼。

    马毓宝见众学生十分懂礼,自己也不怠慢,站了起来施以回礼,回过头来见徐世法一干人坐着无动于衷,就示之以眼色,劝他们起来回礼,然后又亲和地问道:“诸位,深夜造访,不知有何事啊?”

    为首的那位教官彬彬有礼地回复道:“我身后的这帮青年是将弁学校的学生,我是他们的教官,同盟会中部总会派我们来九江,专请马标统宣布独立光复九江。若是马标统要向清廷邀功请赏,我们也会任凭发落,只是标统阁下要明白一点,现在举国上下都有我们同盟会同志,恐怕是再怎么也杀不完的,而满清腐败无能,行将就木,哪方是正义,哪方前途光明,您和在场的诸位可要想好。”

    “哈哈哈哈哈”马毓宝一听就大笑起来,还回看指挥部的各位幕僚,又转过头来握着那学生的手说:“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同盟会要是有你们这帮年轻有为热血青年,他满清如何不被颠覆。”

    那教官也是用力握了握马毓宝的手说道:“好,马标统到底是流着汉家人的血。我们这十几人也不打算回去了,您有什么吩咐尽管直说,我们愿意为前驱。”为首的教官这么一说,后面的学生也就沸腾起来:“志在灭清,恢复中华!愿意跟随马标统。”

    全场的气氛在此时已经被渲染到最高潮了,恐怕没有人愿意再抑制心中灼热的血液了,就连犹疑不决的马毓宝在此时也算从心底与清廷决绝,在这一波三折的催促下,毅然决然竖起反清义旗。指挥部的其他人也为将弁师生们的忠勇所打动,当即就决定起义:学生负责举火为号,马毓宝带领五十五标攻击各要地,徐世法回去带炮兵宣告举义并立即开往府城衙门。

    哪只枪炮声一响,保恒率先剪辫子、脱长袍,换上一身只穿过一次的西装就朝江边逃跑了。其他各地也是闻风而逃,新军几乎没遇到有力的抵抗,将府县厅局一应接收,巡防营也因为在九江城内的新军里应外合而被迫投降。早上,九江就成立军政分府,对外宣告独立。推举起义主力军五十五标标统马毓宝为都督,管带李云峰为副都督,徐世法为炮兵统领,并以九江军政分府的名义出示安民令:武昌起义,九江响应,望我同胞以国家大局为想,积极参军,维护革命之政府。今日之政府保境安民、不日将去除繁重税收及残暴刑罚以示民主文明,愿各界志士拥护!

    九江府下属的湖口县为门户重镇,那湖口总镇杨福田听说九江独立,便立马调来炮艇十五支来攻,自以为船坚炮利的杨福田认为大露一手的机会到了。可万万没想到,马毓宝先发制人,还没等杨福田从建功立业的美梦中醒过来就兵分两路将其炮艇于两岸围歼。至此,九江境内完全掌控在军政分府手中。

    听闻九江光复独立,首府南昌砸开了热锅一样沸腾起来。各界人士中有乡绅、学生、商人、工人等于谘议局门前摇旗呐喊,要求当局跟随潮流,宣布脱离清廷独立起来。特别是当地的革命党人熊式耀、彭程万、吴介璋号召早已控制好的陆军学堂立即起义。还是如同陕西那样顺利,新军加上陆军学校学生军一窝蜂地围攻江西巡抚衙门。那巡抚衙门为明朝宁王府,占地面积极大,另外建筑繁多,众革命军士搜索了半夜才将巡抚冯汝骙逮捕。

    南昌城内的清军只是群龙无首,见巡抚都被抓捕也就无心恋战,各处士兵纷纷向革命军投降。翌日,由各界公举,吴介璋为江西大都督,并占领各重要机关,宣告江西独立,并传檄至省内其他城市。

    可是吴介璋为人儒弱,因赣军在编制上发生内讧,他唯恐有变就提出辞职。马毓宝在九江得到吴介璋辞职前给他的密函,立即带领一半新军回到省城南昌接任都督。由于谘议局立宪党人处处刁难马毓宝,本来就不太精通政务的马毓宝也觉得力不从心,于是不久也便宣告辞职。

    “倘若李烈钧在就不至于此!”彭程万在马毓宝提出要辞职时深深感叹道。

    一旁已经任升任为军政府参谋部长的胡筱山若有所思,片刻才大声叫起来:“李烈钧,不是上次带着一批学生说是要见五十五标标统的那个教官嘛。”

    “是嘛?我怎么就没知道他是李烈钧呢?”我怎么不记得了,马毓宝一脸疑惑,自己也立即陷入回忆中。

    “可能是你当时没注意看他们递给你的名片了,我帮你收到名片,为首的第一张就是署名李烈钧的,我就知道是那个教官,印象特别深刻,我想就是他了。”胡筱山很是肯定地回答道。

    “什么?李烈钧拜访过你们?”一旁的吴介璋听闻到李烈钧的消息,心情特别激动和兴奋。

    “十有八九就是先前要拜访马标统的那个教官。”胡筱山继续带着肯定的口吻回答道。

    “那还等什么,赶快叫他过来接任都督,不然别人很难震住这里的立宪派和那些掌控不了的新军了。”吴介璋急切地催促道。

    之后的事情自然是马毓宝觉得自己有眼不识泰山,在好言劝慰李烈钧后,就让出都督位置。李烈钧当然也是推辞一番,尽显大将风度,在离开九江之前,李烈钧还特意嘱咐徐世法的炮兵加强长江要塞金鸡坡炮台和马当炮台,防止清军水师再度溯江而上威胁武汉三镇。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烈钧平时与马毓宝、吴介璋等人交往是性格直爽、豪迈大度;但是对于不服的新军则是强令整编或者干脆劝其退伍,在编练新军时赏罚分明、一张一弛;对于立宪派那帮人等李烈钧也是相应分派重要职务,号召革命党人与他们团结共进。很快江西一省政令统一,那些顽固的立宪派眼见作为同盟会老资格的李烈钧深得军界甚至是社会各界的一致拥护也就没有再兴风作浪。

    再把目光集中在与陕西接壤的山西。在这里,煤炭和陈醋是最出名的了,但近些年另一种说法渐渐被人认可并逐渐闻名全国,那就是晋商。陕西光复后,革命党新军声势大振,横扫全省各城镇,山西巡抚陆钟琦奉命派新军前往边防阻止陕军。当时山西府衙为防止新军哗变,早已将新军八十五标子弹没收,但这时又不得不重新发给新军,还特意给饷一月,次日也就是10月29日朝陕西进发。

    早晨新军全副武装出营,陆钟琦还兴高采烈地早起为新军训话打气,但听得府衙外枪声四起又犹疑不决。陆钟琦的夫人凭着直觉认为大事不好,极力劝陆钟琦从后门逃跑以待局势明朗再作为一番。陆钟琦听到妻子嚷嚷个不停,很是愤怒地一脚将其夫人蹬倒,还指着她怒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正是我为朝廷尽忠效力的时候,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可怜那夫人,爬着地上一把抱住陆钟琦,眼泪一直往下流,大声哭着哀求:“夫君,你又不是不知道其他各省巡抚官员的下场,还是逃了吧!”陆钟琦倒是不理会,整理了一下朝服,一脚踹开其夫人,走出府衙门朝胡乱奔跑地满营士兵喝到:“胆敢有造反者格杀勿论,你们都给我别乱窜!”

    那些满营士兵平时又不加训练,就因为是仗着自己是八旗子弟就不可一世,成天就知道花天酒地、游手好闲,要是突然要阅兵或是出操点名什么的,他们也是出几个铜板叫那些穷苦人为他们列队顶替,有生之年哪里见过有人用枪追赶自己的场面啊,他们根本就不听巡抚的话,只顾着逃命。

    “陆巡抚,听好了,现在归降还有活路,不然死路一条。”城墙底下的新军管带姚以价朝陆钟琦大喊着。

    “你他娘的,到底是谁在养活你们,你们到底应该效忠谁啊,还要我投……”陆钟琦还没有骂完,一粒子弹就从他胸膛穿过,他也应声倒地。革命军占领府衙,并在炮楼上悬挂起铁血十八星旗,宣告脱离清廷成立山西军政府。

    本来新军在各界乡绅会议上推举太原商会会长王庆平为山西都督,可这人估计经商还可以,但治理军政不行,没干多久就力不从心,于是宣告退位让贤。不多日,山西各界领袖便集会公开推举阎锡山为山西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