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南北对战(一)(第1/1页)名将台

    远在北京的袁世凯倒是没有闲着,一边要求各级司法部门尽快查出真相,将幕后主使绳之以法;一边派人与外交公使团磋商,寻求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借款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来对付孙中山的“武力解决”。

    “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手段夺得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的方式取得政权,把我撂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而能用合法的手段将我架空的,非精通制度与法律的宋教仁莫属。现在宋教仁已去,孙文一干人等尽管放马过来,我也无所畏惧。”在得到外国银行团的善后大借款后,袁世凯越发显得有恃无恐,用着相当霸气的口吻对前来商讨对策的杨度说着。

    组党回来的杨度对于宋教仁的去世感到可惜,认为自己又少了一位棋逢对手的博弈者,但是对于南方孙中山讨袁一事,他比袁世凯更为有自信:“蔡锷为我挚友,他既然答应支持大总统,我想以他的觉悟,至少应该会把西南诸省拖到中立的位置,西北陕西、山西也已经表示支持法律解决,湖北黎元洪又倾向于您,湖南谭延闿跟您家又是世交也不会乱动,孙文能够仰仗的只有东南数省,可据我所知,孙大炮虽然放了几跑,但响应者寥寥无几,看来那家伙是孤掌难鸣啊!何足惧哉!”

    “我现在算是看透孙、黄诸人,除捣乱外根本没有其他本领,左又是捣乱,右又是捣乱。我早就知道他们那些人不会那么轻而易举地将半壁江上拱手相让。”袁世凯带着愤恨地大声说道:“我受四万万人民付托之重,不能以四万万人之财产生命听人捣乱!自信政治军事经验、外交信用不下于人,倘若他们真有能力取代我,我又何尝不愿,但事到如今真无法还跟他们迁就退让。他们要是还敢另行组织政府,我就敢举兵征伐。”袁世凯到现在完全没有了去年那种南北双方在“蜜月”期间那种谦卑恭逊的态度,谈起孙中山就是怒火中烧,而且还让总统府秘书长粱士诒把刚才的话草拟下来通告全国。

    粱士诒听到袁世凯的话都一些紧张,他劝诫到:“总统阁下这话是不是有点过了,我可以以个人身份告诉国民党,但是通告全国就不必了吧。”

    “不能为他们留有余地了,我这也是被他们***的,你就这么说,说是我袁世凯说的,我当为此负全责。”袁世凯单手叉在腰间,另一只手用力甩着,好像要把满腔愤怒从手中甩掉。

    话分两头,在南方的孙中山对于袁世凯咄咄***人的气势倒是也不畏惧,更是加紧步伐组织讨袁力量。在上海召开的一次秘密高级党务会议上,只有沪军都督陈其美、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和广东省代表周震鳞、覃鎏钦应邀前来,其他受到电令邀请的各省都督不是托辞省务繁忙、财政紊乱、人心不稳等理由拒绝赴会。孙中山在这次会议上看见响应者寥寥,大为震怒,劈头就厉声说道:“宋先生之死,实在是死在旧派官僚之手。官僚派无整顿中国之能力,见到宋先生有能力整顿中国,便以残忍卑劣之手段暗杀之。所以,今后之争斗,就是官僚派和国民党之间的争斗,专制蛮横与民主共和之争斗。宋先生死后,中华民国是否与之共死,就看我国民党能否战胜官僚派了。还望诸君多努力,为捍卫新生之民国而奋斗,为捍卫民主法制而奋斗!对袁世凯一派旧官僚千万不要在抱有法律解决之幻想。”说到最后,还有意瞥了一眼在座的黄兴。

    黄兴对于孙中山的说法和鼓动不以为然,便而把头转过去,有意不与孙中山的目光交接。

    “我中华民国号称四万万同胞,但时至今日,实在只有三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八人,因为其中少了一位宋先生和一个袁世凯!”

    黄兴将转过去的眼循声看去,原来是江西都督李烈钧带来的一名副官。真是不知利害,真是不知利害,一个小军官瞎参合什么,黄兴嘀咕着,心里埋怨到。本来想发火制止这种煽动的人起来发言,但冷静一想,我倒要看看究竟是哪些人要力主对袁战。

    “对,必须向袁世凯宣战!他这种野心勃勃的人怎能甘愿被所谓的法律所限制呢?要知道他们这些旧官僚信奉的就是权术和武力,法律对他们有什么效果哩。”

    黄兴又循声看去,原来是柏文蔚旁边的一名青年军官,而且他还仔细发现柏文蔚用一种不满的眼神盯着那青年军官,那军官意识到了什么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一时间好像成了哑火的炮仗,只是咝咝作响一下便没了爆炸声。

    “孙先生,恕我直言,自古以来两方交战都讲究出师有名,我们仅能以宋先生之死来讨伐袁世凯了嘛,刺宋幕后主使到现在都没有公论和定案就贸然出兵,这样将置国会、法律于何处?”柏文蔚彬彬有礼中带一点诘问的口吻。

    “难道应桂馨和洪述祖通电的电报不足以为证吗?难道你到现在对袁世凯都还抱有幻想吗?难道你还不清楚袁世凯善后大借款的用意你吗?”孙中山倒是毫不客气地还之以一连串的反问。

    “电报上也没有清楚地表明就是袁世凯指使的啊,就算洪述祖是国务院秘书,矛头也该对准总理赵秉钧啊,怎么你就非要跟袁世凯过意不去。善后大借款就不能作为国债来建设民国了吗?”说到激动处,柏文蔚越发吐出一腔安徽口音。

    孙中山气得脸红脖子粗,却又无言以对,片刻才指着柏文蔚说:“你……你……你……你还是不是国民党?”

    李烈钧见事态不好,也站了起来笑着走到孙中山跟前轻拍着孙中山的后背说:“孙先生,你的良苦用心我们都懂、都懂,稍安勿躁,稍安勿躁阿。”抚平孙中山的情绪之后,李烈钧又带着微笑走到柏文蔚跟前,说:“烈武烈武(柏文蔚字),英烈雄武啊,真是人如其名啊。”然后又抚着柏文蔚的肩膀,靠近柏文蔚的耳边轻声说道:“现在是军事会议,孙先生又是国民党理事长,大家有事好商量哈。”见柏文蔚心情缓和下来,李烈钧又走在众人中间,环顾众人一遍后方才开口:“我们党内有不同的想法和主张是好的,要是听不到不同的声音那就糟糕了,遇到大事能够走在一起开会商议这才叫民主嘛。但不管怎样,商量归商量,辩论归辩论,党内在最后作决定时,都应该有一致的行动,不然这就叫人心涣散。要不我们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好,我同意,这个建议很好。”不管言多言少,黄兴算是说了今天的第一句话。

    “你们呢?”李烈钧又环视其他人。

    在场的众人本来就不多,说“好”的声音倒是成了独一无二的一片。事已至此,孙中山也只好勉强地答应。

    “那我们就举手表决,一个省份只派一名代表表决一次,你们可要想清楚。那就现在开始吧,同意出兵的代表请举手。”李烈钧话音落了很久,但没有一个人站起来举手。“为了公平明朗,我还是再问一次,不同意出兵的举手。”结果,各省都督或代表齐刷刷地举手。

    看着这番情景,孙中山低着头,呼着气,还用拳头的食指根部敲着额头,然后一声不吭,转身就走。看着孙中山落寞的背影,黄兴在这时倒是松了一口气,想必自己的奔走号召没有白费。因为在孙中山为讨袁积极四处运作的同时,黄兴也在国民党员中为“法律讨袁”在党内寻求同道人,作为执掌各省实权的都督,自然是黄兴“拉拢”的重点对象。柏文蔚、李烈钧对于“宋教仁案”发生之初的观点就与黄兴所见略同,后来又多多少少受了黎元洪来电的影响便不太热衷动用武力;向来激进又时刻维护孙中山威望的陈其美虽然刚开始也跟着孙中山嚷着要武力讨袁,听黄兴说以上海弹丸之地对抗袁世凯,一旦北洋军南下,首当其冲的上海岂不以卵击石,也便打消了武力讨袁的念头;陈炯明对于黄兴的密电以及蔡锷、黎元洪的劝告尤为信服,也就没有了起兵宣告反袁独立的打算。